黄宾虹黄山追忆图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黄宾虹和他的《黄山追忆》图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用寥寥干余字来评价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一则是此类文章触目皆是,溢美之词穷其殆尽;再有,用"大师"."巨匠"这类泛滥成灾的字眼来形容黄宾虹先

用寥寥干余字来评价黄宾虹先生的艺术成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一则是此类文章触目皆是,溢美之词穷其殆尽;再有,用“大师”、“巨匠”这类泛滥成灾的字眼来形容黄宾虹先生,不仅显得乏力,甚至近乎苍白。

黄宾虹是历史的一部分。只要人类的历史还在延续,黄宾虹的名字就不会被遗忘,被抹杀。只有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从前,每当看到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心中总是会泛起一种难言的激动,如今,不仅没有了这种激动,甚至会觉得这些作品本身就很平淡。宋代青原禅师说参禅有三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或许就是这个道理。黄宾虹的画不仅仅是“已臻化境”,更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所以,欣赏这样的作品,单用眼睛去看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心去读,甚至用整个生命去体会。学养越深,阅历越丰富,从笔墨之间得到的消息也就越多。所以,欣赏黄宾虹的画,同样是对观者自身修养程度的检验。

这里赏介的黄宾虹的《黄山追忆》图(见上图),纵77厘米,横39.5厘米,纸本设色,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根据画上文字记载,这幅作品是在戊子年(公元1948年)初春时完成的,当年黄宾虹85岁,他的画艺已经进入大成阶段。黄宾虹曾经为绘画订立了“三不朽”原则,这三个原则在这件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

一是“用墨不朽也”。黄宾虹用墨讲究“五笔七墨”: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七墨即浓、淡、泼、破、渍、焦、宿。细细品读这幅作品,画中的线条,无论是山崖树木的长线勾勒,还是房舍桥梁的短线描绘,无不平稳凝重,行笔之中,轻重缓急,随时随地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墨色更是丰富多变,从山峦崖石之间浓重焦墨的点虱到半山腰用淡墨晕染的宛若轻纱一样的烟岚,各种墨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二是“诗、书、画合一不朽也”。黄宾虹的作品往往题录的都是自家诗句或是学画心得,这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放眼当今画坛,有如此功力的“大师”、“巨匠”恐怕寥寥。

三是“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观止作一望之间就知道画家描绘的是飞瀑流泉、烟云笼罩的黄山,这就是“远取其势”的大效果、大印象。仔细观赏细微处的树木、房舍、桥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用笔着色都十分细致考究,这就是所谓的“近取其质”吧。

黄宾虹在给傅怒庵先生的信中说:“重玄军吾:‘读力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画。画之为学,包含广大,圣经贤传,诸子百家,九流杂技,无不相通。日月经天,江河流地,以及立身处世,—事掀微,莫不有画。非方闻博洽,无以周知;非寂稳,不至恶俗,已胜于作家之精能。

故论画者以能品为下’。”这几句话同样是黄宾虹自身艺术成就的写照。他的画,不是单纯地表现笔墨,而是在画学问,画品格,画思想。诸多的学问融会之后在笔墨之间轻易地流露出来,所以,在作品当中表现出的“浑厚华滋”不是得自控制笔墨的技巧,而是来源于扎扎实实的学养工夫。

美术史上有一个定律:凡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必定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典范。一部《黄宾虹画语录》令后世受益匪浅。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一字予向。安徽歙县人。10岁开始学习书画篆刻,勤奋异常。1908年寓居上海,先后执教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并兼任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1937年应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邀请举家北上,担任教授和鉴定书画专家。

1948年,应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聘请,迁居杭州,定居于西湖栖霞岭。90寿诞时,被“华东行政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的称号。他曾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所(后改为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