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汉父亲 父亲的担当 □ 庄稼汉

2017-12-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父亲生长在农村,但年轻的时候,却没成为一名农民,因为早在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爷爷送到了铁匠铺学手艺.也许是因为父亲曾经念过两年私塾的缘故吧,父亲学了几年铁匠手

父亲生长在农村,但年轻的时候,却没成为一名农民,因为早在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爷爷送到了铁匠铺学手艺。也许是因为父亲曾经念过两年私塾的缘故吧,父亲学了几年铁匠手艺,又经过和师傅几年历练,很快成为一名手艺比较出色的乡村铁匠。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对于父亲那一代年轻人,不仅仅是靠知识改变命运,就连有些手艺,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刚刚20岁出头的父亲,就因为铁匠手艺出色被一家大型国营煤矿招为工人。

从一名乡村铁匠成为国营煤矿的正式工人,在那个年月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尤其是随后到来的三年困难时期,更是让家乡人眼热父亲这一步人生变局。因为,当时的整个国家进入一个大饥荒的状态,而身处国营煤矿的父亲一家三口人,虽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矿上的粮食供应,总算是能得到保障,三口人吃上饭还是没问题。

但身为长子的父亲,那段时间总是愁眉苦脸的,因为那时爷爷已经去世几年,父亲心里就始终惦记着老家一家人的饥饱。每个月总是挤出一部分工资寄给奶奶。可是那点钱在那个大饥荒的时代无异于杯水车薪。

大饥荒开始不久一天早上,奶奶领着三个姑姑与两个叔叔,突然出现了父亲面前。

一家人团圆了是应该高兴,可是吃饭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父亲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愁苦。原本三口人的口粮,其中还有一个是不到一岁的孩子的口粮,要由9口人平摊,怎么也不够吃啊。

于是,父亲苦苦思索了几天,就开始请假往煤矿周围的乡下跑,目的是到一些乡村的铁木社或者是村办的小烘炉谋职。父亲一亮手艺,每个地方都非常满意,问到父亲有什么要求时,父亲只提了一个条件:保证全家9口人的口粮就行,其他的都不计较。

就这样,父亲悄无声息逃离国营煤矿,抛弃正式国营企业工人的身份,带着一家9口人从煤矿所在地的地区级城市跑到了太行山深处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村,重新做回了一名乡村铁匠。

对于父亲的这个举动,很多人都感到很惋惜。可从大哥大姐乃至二姐小妹,我们五个子女,都没有因为父亲当年的举动,让我们成为乡村孩子,没能给我们一个国营矿区那样一个比乡村似乎更好一点的成长环境而稍有怨言,反倒是感觉,父亲当年的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做法,更让我们佩服。或者说,父亲那种担当,是父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那是多么优越的成长环境,是无法比拟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