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东政府工作报告 (内蒙古)2017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7年3月8日在赤峰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 孟宪东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

——2017年3月8日在赤峰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孟宪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重点工作任务复杂艰巨的严峻形势,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33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8亿元,增长6.9%,按可比口径增长9.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增长9.9%;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36元和9517元,分别增长8.5%和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全面落实五大任务为主线,有效保证了经济稳定增长。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全年淘汰钢铁落后产能31万吨、煤炭落后产能30万吨。持续实施去库存系列措施,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7%,待售面积下降17.

7%。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专项行动,有效防控了金融风险。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实施企业登记注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措施,累计为市场主体降低成本1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

1万户。实施了9大类45项补短板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主要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37个,完成投资961.

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99个项目签约落地,374个项目前期加快推进,策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突出抓好经济运行调度。

克服严重旱灾的不利影响,粮食总产保持在百亿斤以上,家畜存栏达到2231万头只、居自治区首位。积极稳定工业生产,推动81户停产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复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842.6亿元和1381.5亿元,分别增长23.3%和18.8%。

二是以培育壮大六大产业为抓手,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农牧业:全面实施"3661"工程,取得了玉米种植面积、肉羊养殖规模"两减"和设施农业、人工种草、高效丰产经济林、生猪养殖、肉牛养殖"五增"的可喜成效,较好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荣获"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称号。冶金产业:云铜40万吨铜冶炼项目奠基开工,金剑40万吨铜冶炼项目签约落地,有色金属产业综合体及非标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启动建设。清洁能源产业:落实了京津冀1000万千瓦的新能源电力市场消纳承诺,赤峰(元宝山)至华北500千伏输电通道列入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国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和26万千瓦新能源电力项目建成竣工。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签约,智慧赤峰建设全面启动,蒙东云计算中心入驻企业达到86家。旅游业:与南开大学建立了旅游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关系,阿斯哈图石林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评价,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家,全年接待游客1453万人次,旅游收入228亿元。

宁城县和克旗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玉龙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商贸物流业:全市物流园区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红山物流园区获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称号。左旗、林西县、克旗、翁旗、敖汉旗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试点,红山区被纳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三是以搭建四个平台为支撑,有效破解了瓶颈要素制约。壮大工业发展平台。编制完成赤峰城区东部工业经济带总体规划,出台了"飞地经济"政策,赤峰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高新区完成申报工作。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启动建设,2×35万千瓦自备电厂获批。

创新投融资平台。39个PPP项目开工建设或落实社会资本方,撬动社会投资360亿元。市本级设立产业基金11支,引进金融资本233亿元,通过其他金融工具成功融资55.

1亿元。新增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3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整合组建了城投、交通、兴农、文旅四大投融资集团,资产总额达1758亿元,政府的投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优化对外开放平台。举办了内蒙古牛羊肉产业大会、京津冀蒙旅游推介大会、蒙冀辽文化产业博览会,与广东省湛江市缔结友好城市。

对外贸易回稳向好,开通运行赤满欧国际货运班列,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额增长5.6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3%。

全年引进市外资金659亿元,同比增长11.1%。完善科教人才支撑平台。成功举办了京蒙科技合作对接大会和中国北方农博会,开展了科技列车赤峰行系列活动,新增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全市农村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开工率达87.9%。阿旗、右旗、元宝山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5个百分点。完成职教园区选址,规划论证和社会资本方选定工作正在推进。

四是以打好五大攻坚战为重点,有效增强了发展保障能力。脱贫攻坚开局良好。投入资金84.3亿元,实现了5.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十个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三年累计投入资金512.6亿元,村庄覆盖率达77.

4%,农牧民人口覆盖率达92%。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心城区5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50公里环城水系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总理关注的铁南棚改全面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沿河自行车道、污泥处理系统投入运营,城市绿亮美工程一期完成建设。

生态环保工作成效明显。完成营造林111.2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51万亩,封育禁牧立法工作基本完成。实施重点区域绿化41万亩,栽植苗木4000万株,完成投资40亿元。

扎实开展"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有效排查治理环境突出问题426个,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污染治理和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启动实施千亿元工程包,当年完成投资210亿元。经棚至锡林浩特高速公路具备通车条件,高铁项目全线开工,跨区域调水工程顺利启动,朝阳至赤峰燃气管道开工建设,3个220千伏输变电扩建工程竣工投运。

五是以推进五大工程为依托,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全市民生支出346.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8.8%。就业创业工程: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了北京双创服务龙头企业,共同打造"赤峰安快创业谷"。

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70.6万人,完成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7万人次。社会保障工程:完成城乡医保整合工作,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92元和301元,为75.

6万户低收入农牧户发放取暖用煤补贴,为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发放1.5亿元就学补助,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健康赤峰工程: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明创建工程:群众艺术馆和青少年宫建成并投入使用,话剧《热土》等文艺作品在区内外引起较大反响。荣获国家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和全国人防先进城市四连冠。社会建设工程: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督查及煤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实施全市公路安全畅通工程,不断深化平安赤峰建设,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和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