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如何看待聂树斌案 “我为什么盯住聂树斌案不放”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证的情况,但法院传讯只有5%的出庭率,意味着现在的证人作证制度完全流于一句空话,这是公然对法庭的藐视.有的案子一个证人都没有,律师怎么质疑,法院怎么判决?没办法

证的情况,但法院传讯只有5%的出庭率,意味着现在的证人作证制度完全流于一句空话,这是公然对法庭的藐视。有的案子一个证人都没有,律师怎么质疑,法院怎么判决?没办法当面锣对面鼓地对质,对谎言进行揭穿,这意味着司法过程中错误的发生率是很大的。

应该建立证据法——不经过当庭口头对质的证据就不能够被采信,除非例外情况可采取特殊质证方式。另外,像我前面提到的,法官必须行使完整权力和行使完整责任,他绝对不敢胡乱判决,必须审慎小心,所有证据都展示得审慎准确,形成完整链条。

“顶不住压力就不可能疑罪从无”

记者:行政干预的情况,怎样避免?

贺卫方:如果前面实现的话,法院内外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限制。法官如果实现终身制,职务不能被调换,工资也不减少,虽然现在很难确立,但我们必须要朝这个方向走。

记者:疑罪从无在落实过程中面临哪些压力吗?

贺卫方:法院要顶得住其他权力机关的压力,顶不住压力就不可能疑罪从无,只能疑罪从轻。

记者:除了立法层面,一个良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能起到多大作用?

贺卫方:非常重要,法律职业逐渐走向分享同样的职业伦理、追求正义、非常廉洁,同时有着律师、检察官、法官之间相互的尊重,刑事辩护律师拥有正当的权利和地位,检察官和律师之间在法庭上的对抗是建立在良好的法制基础上的。最重要的是法庭必须是客观中立的,不是有所偏向的。

记者:对于刑讯逼供、不作为、渎职等行为怎样追责?

贺卫方:首先要搞清楚责任,如果责任都搞不清楚,那谁是具体办案人员,谁就要倒霉。可能会受到一些行政处分,甚至刑事处罚。如果找几个第一线的替罪羊,其他人都安全了,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记者:怎样判断司法环境的改善?

贺卫方:必须有真正的体制性的改善,比如法官个人独立和终身制的制度。我今年年初提出构思,中央统管下的高级法院能够摆脱地方控制,这个也很重要。

记者:呼案和聂案的重审和复查是否会推动其他冤案的纠错?

贺卫方:如果通过这两个案子,对其发生的原理和背后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建设,这两个案子就能起到推动作用,否则只是个案的纠正而已。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主任记者章山峰

■相关链接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将被追责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法官检察官办错案终身追责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今年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下称《意见》)和改革方案,针对7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政策导向。

《意见》明确,将司法责任制作为改革试点的重点,以完善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为抓手,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的主体地位,明确法官、检察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同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办案工作全程录音录像、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充分发挥律师在诉讼中的作用,确保司法权依法公正运行。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