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老婆的照片 孙丕恕:跃上“中国创造”的潮头

2017-1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4年,山东德州某储蓄所,一个年轻人开户存了50元钱.然后他攥着存折,直奔另一个储蓄所,把刚存的50元取了出来.拿着钱和存折,这个白净瘦

1994年,山东德州某储蓄所,一个年轻人开户存了50元钱。然后他攥着存折,直奔另一个储蓄所,把刚存的50元取了出来。

拿着钱和存折,这个白净瘦弱的小伙子激动不已。

因为实现这一笔通存通兑业务的,正是他的研发成果——第一台国产服务器“浪潮SMP2000”。

这个小伙子名叫孙丕恕,是中国服务器开拓者。

做得出来,卖得出去

中国民用服务器产业的起步,落后世界30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为勘探石油,斥巨资买了一台美国服务器。对方的附加条件是,机器必须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屋子里,中方人员不得进入,美方24小时监控。

一边是按垄断价格、花大把外汇买,还要被外方像防贼一样防着;另一边是孙丕恕领着研发团队一根线一根线、一块板一块板研发组装出来的第一代服务器,一台都卖不出去。

当时浪潮公司的主业是电脑,没有销售人员知道该怎么卖服务器。一直埋头搞研发的孙丕恕,硬着头皮走到了市场第一线。

与进口服务器抢市场,“国产”标签往往是让客户止步的第一因素,连价格低廉都成了“便宜没好货”的佐证。“当年只有银行这类高端客户有实力用服务器,可咱的服务器就是免费给人家人家都不用,怕国产的不可靠,宁可多花钱买进口的。”

书生模样的孙丕恕带着几个人,扛着那台“黑不溜秋的”服务器天天跑银行,听“不要”听得多了,都不敢轻易开口说“买一台吧”,软磨硬泡只求一个试用机会。

有家银行的负责人被孙丕恕磨得无计可施,说你去弄两台IBM服务器转卖给我,我让你能挣着钱不就得了么?!

不同于一般的拒绝、轻慢,客户对自己的研发成果表现出如此彻底的不信任,令孙丕恕这个技术理想主义者在自尊心的刺痛中真正见识了市场的六亲不认。

作为电脑工程师,孙丕恕以能啃技术硬骨头著称。1988年,浪潮电脑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0%,是我国向美国出口电脑主板的唯一厂商。作为浪潮电脑的核心研发人员,1992年孙丕恕获评“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受到省里重奖,奖品是一辆轿车、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和15万元。

个人电脑大繁荣的时代里,技术员孙丕恕发展顺风顺水;研发服务器并成功后,销售员孙丕恕四处推销碰壁。

技术成果不是研发的最终目的,转化为生产力才是。因为那段经历,他从此不敢轻视“市场”。专注“中国创造”的浪潮凡有新研发项目要上马,决策者孙丕恕都会问两个问题:

做得出来吗?

卖得出去吗?

跟上浪潮,引领浪潮

浪潮自主研发服务器是在孙丕恕的强烈建议下开始的。

他1990年给浪潮高层写了一封信,并预测: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这是一个前沿技术员对IT产业走势的敏锐捕捉,他坚信这是大势,坚信时代浪潮会如期朝这个方向而来。

1994年,山东德州中行买了第一台浪潮服务器;1996年,浪潮服务器年销售量近2000台;2003年,浪潮建成生产能力为30万台的全国最大规模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中国IT厂商纷纷涉足服务器产业,国产服务器在国内市场已逐渐能与进口服务器抗衡。

“人光想活着是活不下去的。”孙丕恕说,“企业得靠主动变化才能活着。”

IT行业里,人人都有危机感,孙丕恕也一样。眼睁睁看着有的企业突然红火得很,“再过一阵子就找不着了”。若抓准时机,就能乘势瞬间冲上巅峰,而跌落也发生在一夜之间,这行业的新陈代谢就这么快。

孙丕恕说自己乐见变化,更希望能像IBM等国际一流IT企业一样引领变化。“你也可以等等看别人怎么干的,再跟着。但这不是我们要的模式。”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前一步进行技术储备,然后迎上去告诉市场:你需要我。这是孙丕恕的努力方向,环环相扣,每环节都对企业提出极高的要求。

靠什么?

靠创新,靠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孙丕恕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链和产业力量分化重组的巨大力量。

浪潮在全国率先向云计算全面转型,通过自主研发云计算核心技术、构建国内最大的云专利标准池等占领了技术制高点。

非典型技术员

孙丕恕身边人都说他的生活简单到乏味的地步,恨不得只满足温饱底线,多一分都不求。

他在1992年省里奖励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0多年,加班晚了就领着同事回家熬锅粥喝。某个员工有天忍不住说:孙总,以后别上你家吃饭了,你这儿的条件就跟咱浪潮没希望了似的。

最能让孙丕恕兴奋的,是技术攻关。“电路板调不出来的时候,突然看见黑屏上有光标跳动了,就像看见心脏跳了一样,那会儿可真是发自内心幸福呵!”

技术背景对他的管理决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核心技术,他宁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自主研发,也不愿意用别人的技术,否则心里没底。

但他不止是个只有解决问题式思维的技术员。

70年代,父亲专门给上中学的孙丕恕订了一份《光明日报》。孙家在农村,报纸送到往往是几天后了,但孙丕恕还是看得很仔细,特别是报上的科技新闻。

这种训练使孙丕恕具备了比其他工科生更强的信息分析和关联能力。用上智能手机之后,他除了电话短信功能外,只看新闻。看到与浪潮业务有关系的文章,就直接发给分管的高管,当起了个性化“董事长牌报摘”。

“浪潮服务器产业做大做强,符合国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需要;发展云技术,设计开发政务云、智慧城市等平台,又跟上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脚步。这都不是巧合。”他说。

“浪潮是根据国家改革的大背景推进自身变化的,企业和国家其实是利益共同体。”

孙丕恕说眼下正是中国IT产业的春天,中国将会产生全球顶尖的IT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