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刘秉义 80岁刘秉义要给音乐舞台带来一股“老风”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场音乐会我最大的顾虑就是我的腰北青报:已经80岁的高龄,您为什么要在此举办独唱音乐会?刘秉义:人们经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人生的感慨,人

这场音乐会我最大的顾虑就是我的腰

北青报:已经80岁的高龄,您为什么要在此举办独唱音乐会?

刘秉义:人们经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人生的感慨,人生是最实际的,没有办法。七十岁的音乐会叫“七十抒怀”,这回就“八十抒怀”。八十完了还能再抒不抒就不知道了。人到八十是个大站,而且离终点站越来越近,等着下次再抒怀,不知道抒得动抒不动了。

搞这样的音乐会是有很多条件的,最大的条件就是身体的健康条件,这是声乐艺术的特点,与其他的乐器还不太相同。声乐的特点,嗓子就是乐器,这个乐器不给劲儿,你就唱不了了。

还有,上台唱你总得有个健全的肢体吧,能够在舞台上站得住。这场音乐会我最大的顾虑就是我的腰,能不能还那么直溜,请大家见证。好几年前我就查出了腰椎侧弯,还不是外伤引起的,叫老年退化型变化,我现在能走路,但是走一段就觉得腰撑不住劲儿了。

我说总得治啊,大夫说:“治什么呀,您那不是病。”不是病就是不用治,换句话就是没治。前几年帕瓦罗蒂在世时坐着椅子唱的,那也是腰不行,怎么办。我要是也熬到坐着椅子唱的时候,那就别让大家找恶心了。

给当今的音乐舞台带来一股“老风”

北青报:那您这次音乐会是什么特色呢?

刘秉义:这次音乐会的节目单中,印了一个我们声乐界我的老大哥李光曦的致辞,它那里面有几个“不”归纳得挺好:“不炒作、不包装、不假唱、不请嘉宾助演、不用电声,给当今的音乐舞台带来一股新风。”我说:“其实不是新风,是老风。

”我们当年学唱歌的时候就是这么学的。过去我们做学生,到庄稼地里面给农民演出,在工厂车间里给工人演出,都没有麦克风。当年的中山公园音乐堂还没有围起来,是四面透风的。有一次我的老同学从家里拿出一张照片,是我跟郭淑珍领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队演唱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都没有用电声。

李光曦老师说这是新风,我说本来是老风,现在不这么刮了。保留这么一个形式,哪怕当古董看呢。上次孟玲老师带学生来听我的放歌六十年音乐会,听完音乐会孟玲给我打电话说:“气死了!

我带那些学生来学习,他们说唱得挺好,就是有一个意见,刘老师为什么不用麦克风?我说为什么要用麦克风?这不是也挺好?学生说,用麦克风不就更好了吗?气得我没辙。”据说现在有的院校在课堂上,声乐训练的同时还训练如何使用麦克风,这也是“新鲜事物”。

北青报:音乐会上您要唱些什么歌呢?

刘秉义:音乐会安排了四组歌曲,有一组是中外民歌,有一组是艺术歌曲,有一组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典诗词的精选,这在我的演唱里面是比较出新的,因为过去这些我唱得不是特别多,这次要唱《大江东去》、《离离原上草》、《踏雪寻梅》、《送别》等中华古典诗作。

最后一组是现代有代表性的我个人的代表作品,比如《回延安》、《我为祖国献石油》、《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我很想让大家听到声乐作品中男中音领域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很难,一个音乐会毕竟就这么多时间,不可能唱太多作品。

我还有一个想法,八十老头唱歌,就唱八十老头的歌,别唱十八岁人唱的歌,十八岁的歌很多是八十岁老人驾驭不了的,我想把这台音乐会尽量开得温馨一点、抒情一点,大家欢聚一堂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度过一个非常温馨的、清新的、轻快的晚上,不想让主题特别的沉重,所以作品里没有选很多沉重的作品。

80岁了还坚持每天练声

北青报:您现在还能唱出很好的歌声,这种状态的保持有什么秘诀吗?

刘秉义:没有秘诀,要说秘诀,我自己的感受有一条,就是不要中断歌唱。做这样的音乐会实际上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很有好处,好处就在于人都有惰性,没有任务在前头让你不敢懈怠的时候都是容易懈怠的。比如今年我没有安排独唱音乐会,有几场演出,不管是大会堂还是音乐堂,都是几个人的组合音乐会,一场要唱三个歌五个歌,这样的音乐会也是需要准备的,不敢不练功。

过去艺人的话没错:“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唱歌也是这个道理,那个张力、呼吸的状态,越年长越得坚持。

因为本身就在衰退的时候,不进则退。年轻人一两天就能恢复了,年纪大了,还想恢复,肌肉的弹性就不行了。有这台音乐会,哪怕启动得再晚,你瞄着音乐会的曲目做各种准备,需要实实在在的准备。

如果准备不足,光凭一股热情,功夫不到,你那个肌肉运行到不了那个程度,张力达不到那个标准,你想唱高音,呼吸要在下面控制,你想保持好,肌肉不听你的了,脑子想往那里指挥,嗓子却不受你的控制。所以,坚持练功,保持状态是保证开好音乐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