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鲤为什么被知乎封号 大家认为什么样的言行在知乎应该被封号?

2017-11-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既然知乎是由人来运营和参与的,很难想象,在关系到知乎网站的氛围.秩序和网络安全层面上彻底否定人为干预.其实,只要有明确.公开和具体的行为规则

既然知乎是由人来运营和参与的,很难想象,在关系到知乎网站的氛围、秩序和网络安全层面上彻底否定人为干预。其实,只要有明确、公开和具体的行为规则,不管是通过机制还是人为直接干预,本质上不会有什么差别,我们之所以厌恶人为干预,往往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不公平或不具备可行性。

另外,知乎的人为干预,不应该仅限于管理团队,也应该鼓励用户去引导、帮助新的会员,就像由用户来负责筛选答案一样。 我不认为封号等同于“网络死刑”,在互联网上注册免费帐号的门槛低的可以忽略不计,即便现在知乎没有开放注册,但依然有多种渠道获得邀请码,封号并不意味着断绝了该用户使用知乎的一切可能性。

总的来说,封号不能滥用,当然也不该弃用,尤其是某种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恶意破坏知乎时。

通常,权利和义务应该对等,当一名用户拒绝履行主要义务时,实在没有理由为他保留权利。 有朋友说,知乎应该减少对用户的干预,而是用技术手段保持网站平稳运行,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脱离了大陆网络的现实。

不管是网监还是网络水军,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会有办法跳过各种技术约束来实施自己的行为。真正的言论自由,不仅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观点,还应该确保这种行为不会伤害承载着言论自由的平台。

就上述发言,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名叫做Hippo Man的会员: 白天,Hippo Man在城管的眼皮底下四处张贴非法小广告,城管对此不闻不问,因为他们在等待街上的行人制止这样的行为,确实有好心的路人,帮助撕去了一些小广告,城管也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比如用某种设备不断自动拨打小广告上的电话,而Hippo Man魔高一尺,直接把联系方式改为了QQ……Hippo Man感到有恃无恐,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去限制和惩罚他的行为,无论是城管,还是路人,只是在对其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补救。

晚上回到家,Hippo Man打开电脑上知乎,发现知乎的一名工作人员迫于公司压力,将自己的河马头像换掉了,于是Hippo Man大怒,这是知乎团队在挑衅Hippo的荣耀和尊严,为了报复,他用字符隔断的方式,发了一大堆敏感词,结果知乎被有关方面勒令关闭了。

在这件事情上,知乎有没有错误?当然有,为什么不开发更完善的屏蔽系统?但是,仅凭这一点错误就罪该致死吗?知乎为此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吗? 答案是否定的,针对一些特别严重,需要立即制止的行为,知乎有权也很有必要采取快而果断的封号行动: -严重影响或可能给知乎运营带来巨大风险的行为,这里主要指违反中国法律和互联网管理条例的行为。

-专发商业广告或者从事恶意网络炒作的ID 适合用户自诉的不合理或轻度违规行为,知乎最好不要主动介入,所谓不告不理,除非用户投诉或该行为转化成应立即封号的严重程度。

这需要知乎建立良好的投诉机制,处理方式以沟通、劝解和引导为主。 -用户在回答和评论中发生争执 -用户提供了较低质量或者会造成一些会员不快的言论 -用户的言论可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最好由权利人或知情人举报,因为知乎没有能力对所有答案进行一一审查。

对于违反知乎行为规则的情况,知乎管理员、工作人员或者热心用户都可以通过私信方式同对方进行沟通,如果拒不更改,应该作删除、修正处理,如果当事人继续该行为,行为程度愈来愈恶化,知乎应该按照行为规则对其进行挂起乃至封号的处罚,不过应该保留对方进行投诉和辩解的通道。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很特殊,也不常见,就是在面对一些严重违规的集团账号时,比如一家网络公关公司利用知乎,恶意从事某种商业侵权行为,知乎在查明具体情况后,除了删除当事者的账号外,由当事人或当事人公司注册的所有账号——包括尚未实施恶意侵权行为的,都应该予以挂起。

当然,处理这种情况要特别慎重,必须有充足的证据,避免殃及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