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事迹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怀念航天技术专家姚桐斌

2018-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已有35年的历史,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航天技术的组成部分,航天材料及技术的研究工作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很大的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已有35年的历史,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航天技术的组成部分,航天材料及技术的研究工作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抚今思昔,我们特别怀念我国航天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姚桐斌同志。

炽热的爱国者

姚桐斌江苏无锡县人,1922年出生,幼年家境贫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边逃难、边谋生、边求学,立志读书救国。1945年,他毕业于当时迁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随后到当时迁北碚的矿冶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他公费留学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1951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姚桐斌等同志从万里之外向国内发了电报,向毛泽东主席致敬。收到祖国寄去的报纸、期刊、影片后,他们就在华侨和英国公众中广为宣传,扩大新中国的影响。姚桐斌的爱国活动,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1953年他不得不离开英国,去西德亚亨工业大学任研究员,并在其它几个国家的大学讲学。同时,他一如既往地宣传社会主义祖国。

后来,姚桐斌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底,姚桐斌怀着“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回到了祖国。

当时,聂荣臻同志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他到导弹火箭研究院去工作,姚桐斌欣然同意。1958年1月,他应调来到一个仅有12名青年科技人员和只有办公座椅的航天材料研究组工作。同志们问他:为什么不去高等院校当教授或知名的研究机构当研究员?他说:“我回来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到了这里,我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从回国的那一天起,姚桐斌就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他说:“我从国外回来,第一件大事就是补习政治。”他特别注意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学习辨证唯物主义。他有一本厚厚的哲学笔记和剪报,每有新的体会,就在原先的笔记上加以补充。

在哲学学习方面下这样大的功夫,这在科技人员中是不多见的。他还特别注意学习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政策和国家领导人对航天技术发展工作的指示。当听了聂荣臻同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报告之后,十分兴奋,当即表示,“只要我国科研事业能够上去,我就是死了也甘心”。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他遇见了几个英国和德国的冶金专家。在交谈中,有一位专家好奇地问他:他为什么舍弃我们那些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而回中国去。他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

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会强盛起来的。”还有一个会务工作人员竟借机向他发泄对中国的不满。姚桐斌理直气壮地当场同这个工作人员辩论起来。最后,姚桐斌说,他的问题都是来自你们的报刊宣传,我的回答却是来自我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我同你存在分歧的根源。在回国途中,他对同行的同志说:“外国人总是瞧不起我们中国人,这是历史的偏见。我们一定要发愤图强,将来拿事实给你们看。”

姚桐斌是一位冶金学家,他在国外长期从事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专题研究。但是,为了适应航天新技术和研究所新工作的需要,他以高度的事业心和紧迫感边干边学,迅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从事技术领导和科研管理工作的能力。

他经常收集和钻研大量文献资料。积累了数百张资料卡片,撰写了许多科技论文。他的事务繁忙,只能白天工作,夜晚学习和写作,十年如一日。有一次,他去北戴河休养,竟随身带了一箱书刊资料,被同去休养的钱学森同志看见。钱学森同志笑着说:“那有你这样休养的?”

在“文革”期间,他对所内的的无政府状态和科研生产秩序混乱深感痛心和惋惜。但是,他不愿随波逐流,仍监守岗位,照常工作。他对人说,“文化大革命过了以后,我们还要大干一场”。但是,“文革”尚未过去,他却于1968年6月8日被害,这时他才46岁。惨案发生后,周恩来总理极为震怒,指出,这是严重的政治事件,为党纪国法所不容,一定要查明凶手,严肃处理。后来,经中央批准,追认姚桐斌同志为革命烈士。

航天材料及工艺技术的奠基者

1958年底姚桐斌所在的材料研究组扩建为材料研究室,姚桐斌任研究室主任。

航天技术是集合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研制一枚运载火箭需上百种上千种材料。其中,有些可以在国内订货,有些需在国内试制,有些需在国内研制,有的甚至需在国内探索研究。

姚桐斌组织所内科研人员学校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型号产品的基本知识,研究国外航天材料应用和发展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航天材料近期试制计划和中长期研制规划。姚桐斌亲自向聂荣臻同志汇报了材料试制计划和中长期研制规划。

姚桐斌亲自向聂荣臻同志汇报了材料试制计划和研制规划工作的情况。此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委联合召开了一系列材料工作会议。姚桐斌等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和交底,受到了与会单位的赞同和支持。

在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方针指导下,航天材料近期试制计划和中长期研制规划内的项目大部得到了落实。从此,全国规模的材料科研生产协作网形成了。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上天的时候,它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已全部为国家材料。姚桐斌致力的国内材料科研生产协作网不仅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且以促进了国家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技术和国家材料科学的发展。

1960年,航天材料研究室扩建为航天材料研究所,姚桐斌任所长。遵循聂帅的有关指示精神,姚桐斌发表了“火箭工艺的研究方向及理论问题”的长篇论文。他写道:“火箭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围绕它的各门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除了对与设计有关的学科以外,尤其要求材料、元件和工艺的配合”。

“工艺是从设计构思向产品生产的一座必经的桥梁”。“材料和元件的改进,都离不开工艺的研究和更新。1962年,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强、模拟性强、实用性强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内材料科研生产技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所内材料及工艺应用性研究工作中,姚桐斌力主“远近结合”的方针。他列举了原苏联和美国火箭技术发展的经验后说:“研究与发展所需的周期较长,设计与生产所需的周期较短。如果研究与发展能创造充分的条件,设计与生产所需的周期即可大大缩短。

”因此,他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当前研制与预先研究,要“做到今天、准备明天、想到后天”。他要求材料及工艺工作先行,要走在新型号研制工作的前面,反对“现炒现卖”。要加强预先研究,要留有技术储备。

在他领导下,从1960年到1964年,所内共开展研究课题500余项,其中半数为预先研究课题。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性研究工作,都是在姚桐斌极力坚持和支持下才得以开展或完成的。这些课题的成果,有的很快就在当时研制的运载火箭型号中获得了应用,有的在稍后的新型运载火箭和卫星型号研制中获得了应用。

其中,许多成果填补了空白,居国内技术领先地位;不少的成功转用于民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姚桐斌经常深入到所内课题研究工作中去。对重大课题的方案,他一定要与课题承担者反复讨论后才最后敲定。1959年,铜合金棒材断口缺陷问题久攻不克,他指导课题组利用真空吸注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他曾亲自主持、指导过几项重大课题的研究、研制工作。

1960年至1964年,他担任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的总负责人。这种钎料合金的钎焊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良好,据说在国外航天结构上已获应用,但当时此类钎料合金在国内却是空白,而原苏联对此种合金的成分也实行严格的技术保密。

为此,姚桐斌和课题组人员自力更生,立誓要研制成这种合金。经过他的深入指导,同志们群策群力,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解开了这种合金的秘密,确定了合金的成分,制得了成品,实现了转产定型,并使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以钎焊结构取代老式焊接结构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生产中。

鉴于姚桐斌同志在发展我国导弹火箭事业的突出贡献,他成为国家198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之一。

文明科研的倡导者

聂帅曾指出,从事航天技术工作的人员,要按科学规律办事。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姚桐斌言传身教,始终不渝地按“三严”的工作作风就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种基本功。不掌握好这种基本功,就不可能作一名好的科研人员,也不可能作好科研工作。

姚桐斌指出,研究工作过程应该分阶段、按程序、循序渐进。实践经验表明,分阶段和按程序虽可视为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但它确实是研究工作进展的客观规律。无视这一规律,研究工作过程中就可能打乱仗,来回折腾,欲速而不达。

在关于准备阶段的论述中,姚桐斌特别强调,要重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要掌握前人已作过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要反对“闭门造车”,盲目重复前人的工作,和无视前人已提供的有益线索。他规定,在开始课题研究工作以前,必须写出文献资料总结报告,将它作为一项阶段性任务指标来要求和考核。

在关于试验研究阶段的论述中,姚桐斌特别强调两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细致追寻重要线索,解决主要矛盾。他说,什么是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反复寻找客观事物“蛛丝马迹”的过程。只有弄清楚难题所表现的各种现象,才有可能找出主要矛盾,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是要有条理、一丝不苟,实行“文明试验”。他说:“试验操作不文明,不仅容易引起试验时的质量事故,甚至会造成设备仪器的损坏及人身安全等问题。”他要求试验室和办公室一定要“干干净净、安安静静”。

1964年,一个工厂的电解锰的生产现场环境差,电解锰的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科研生产工作。姚桐斌运用文明生产这个武器,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帮助这个工厂彻底解决了电解锰的质量问题。

在关于科研总结阶段的论述中,姚桐斌特别强调试验结果的整理和科研报告、技术文件的编写。他认为,这是将实验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总是细致认真地批改他主管的各课题的报告和技术文件。对一些不合要求的报告,他一次、两次地退回重写。

为了更深刻的帮助大家认识“三严”作风的重要性,姚桐斌亲自领导和组织了一个科研作风展览会。其中有大量的关于科研作风优劣的实物事例,对全所同志震动很大,教育很深。

姚桐斌在研究工作方法和“三严”作风方面的言传身教是留给全所职工的宝贵遗产。他的《研究工作方法》一文至今仍为许多同志所珍藏。

姚桐斌同志离开我们虽然已经20多年了,但受人尊敬和怀念的人是永远不会死的。姚桐斌同志与我们同在,与我国航天事业同在。我们要记住他所做出的贡献,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要把他留下的好作风发扬广大,让它在伟大的四化事业中,开出更鲜艳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