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玲河北梆子 王洪玲:徐水走出的青衣名角成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洪玲:徐水走出的青衣名角成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转发]父亲教人吊嗓,她一旁"偷学"唱河北梆子有板有眼 艺校遇恩师,2个月"开小灶"让她成了班里的"尖子生"

王洪玲:徐水走出的青衣名角成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

[转发]父亲教人吊嗓,她一旁“偷学”唱河北梆子有板有眼 艺校遇恩师,2个月“开小灶”让她成了班里的“尖子生” 跑龙套3年多,她从“演丫鬟”变成了剧院“台柱子”

冬季跪在水泥地排练,膝盖出血,只为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洪玲:徐水走出的青衣名角成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见习记者 张天成 文

王洪玲

舞台上她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的艺术家,舞台下她是雷厉风行、事无巨细的王团长。从徐水农村爱听戏的“戏丫头”,到河北梆子界的“一枝梅”,再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掌门人”,她把河北梆子剧种唱出了河北,唱出了中国。她就是从徐水走出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她说,“我爱舞台,爱河北梆子,有机会一定回保定给家乡的乡亲们唱上一段。”

痴迷戏曲,“偷学”技艺考进艺校

9月10日在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处理剧团事务的王洪玲团长。

王洪玲出生在徐水县贾官营村,受父亲影响走上戏曲道路。“小时候村里的人们都会来我家,找父亲吊嗓、学戏。”尽管当时她只有七八岁,根本不理解唱词的意思,但很快就能记住唱腔,动作、神情,有板有眼,“别人跟着父亲学吊嗓,唱腔,我就在一边偷着学。”

贾官营是徐水有名的“梆子窝”,“我们村南头有个破旧的露天小戏台,闲时人们都会上去唱上几段。”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加上受父亲影响,王洪玲对河北梆子情有独钟,那些腔调仿佛天生就储存在她的身体里。

小时候每到周末,王洪玲就会在院子等父亲下班,“自行车铃铛一响,我就跑出去”,除了父亲带回的零食,父亲的戏匣子和大弦对她更有吸引力。

小时候王洪玲话不多,但是邻居们只要一说:“洪玲,给唱段梆子。”她从不害羞,张口就来。见王洪玲对河北梆子有极高的天赋,父亲问她愿不愿意学戏,王洪玲没有丝毫犹豫:愿意。

1978年,王洪玲参加了艺校考试,她一开口,便得到了老师的称赞,之后顺利通过了三次考试,进入了河北省艺术学校。

王洪玲《北国佳人》剧照

师从“小金刚钻”,两个月改变了一辈子

王洪玲的嗓音如她的名字一样,洪亮如银铃般清脆。在河北省艺术学校,王洪玲因为嗓音洪亮,又宽又高,得到了河北梆子大师、有“小金刚钻”之称的贾桂兰老师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