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蕙蘅两栖 彭蕙蘅的两栖时光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0岁的她,激情饱满地享受着自己的"两栖"时光.在河北梆子界,她注定是一个传奇.酷爱讲台相约采访那天是下午两点,因为才忙完授课,彭蕙蘅在办公室正吃"午餐",几块

50岁的她,激情饱满地享受着自己的“两栖”时光。

在河北梆子界,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酷爱讲台

相约采访那天是下午两点,因为才忙完授课,彭蕙蘅在办公室正吃“午餐”,几块饼干和一杯速溶咖啡。身后,文件柜里满满地都是学生们的奖杯和证书。

从舞台到讲台的“转身”,准确地说是在2002年。当年彭蕙蘅正大红大紫,在外界看来她此次转身并不华丽。有人就曾劝过彭蕙蘅,“你把自己的家底都亮出来,你吃什么?”出身于教育世家的她却不以为然:“戏曲要发展,河北梆子要繁荣,薪火相传才是事业的根本。”

初为人师,彭蕙蘅真的有些不习惯。“以前在剧团里,既是领衔主演又是团长,大家的时间都是配合着我来,现在每天安排课,时间特别受限制,很多时候想写一些东西就会没有时间。而且突然离开了舞台,心里一下子空落得很。”

倔强好强的彭蕙蘅,偏偏喜欢知难而上。

上课时彭蕙蘅以身示教,学生们跑圆场,她就跟着一起跑,几节课下来腿都肿了;排《窦娥冤》,她哭得眼睛肿了一个学期;排《宝莲灯》练习甩水袖,地毯上的灰尘全都飞起来,她的嗓子因此哑了一个学期……“我爱人有一次看到我给学生们上课,他说虽然排练场里尘土飞扬,但我在那儿示范、说戏、教学,特别有范儿。

他终于理解我,为什么回了家就不想再说话,就累得不想动了。”彭蕙蘅暗自鼓励自己,你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不想在年华老去后鄙视自己。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讲台通达舞台,排练场通达剧场。”这是彭蕙蘅从教后的追求理念。

在接下来的这十几年中,彭蕙蘅辛勤耕耘的同时,也不断尝试新挑战。河北梆子《窦娥冤》是一部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其中以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齐花坦的版本流传最广,而彭蕙蘅正好师从齐花坦。去年,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复排此剧,由年仅16岁的小演员康佳欢领衔主演,饰演窦娥。彭蕙蘅甘当绿叶,为学生演起了配角蔡婆。一个是梨园新秀,一位是观众公认的艺术大家,两人的表演深情投入,舞台上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彩。

每当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看到他们站在舞台上,这对彭蕙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一幅山水画,两幅长城板型,十六把椅子……”2013年9月河北梆子《孟姜女》那简洁空灵的道具和几片背景让人眼前一亮;2015年1月9日河北梆子实验戏剧《牺牲》,她又首次尝试100多分钟的独幕剧……每次演出,她都会带着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更让他们的心能够皈依舞台。

教学相长,彭蕙蘅不仅用多年的演出经验来指导教学,更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思考。从演员到教师,慢慢地实现着她由感性化为理性的飞跃。她坚信,“找到心底的热爱,专注而简单地去创造,舞台会还你一个奇迹!”从艺至今,彭蕙蘅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心融于戏,戏炼人生。

痴迷舞台

又是发笑脸又是发玫瑰,从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出,最近这两个周末彭蕙蘅是多么开心。

原因是,每周五央视11频道《青春戏苑》栏目上,京津冀河北梆子展演之河艺(“河北职业艺术学院”的简称)篇的惊艳亮相。

节目里除了有自己的河北梆子片段,更多的是弟子们异彩纷呈的戏曲作品。彭蕙蘅希望弟子们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越大越好,大到能“让世界听到河艺的声音,让世界感受河北梆子的魅力”才好。

“参加本次节目录制既是对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教学的成果检阅,也更让我们看到了河北梆子的未来。”彭蕙蘅说,在朋友圈里发“广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宣传“河北梆子”。她用心良苦,一片痴心,皆源于她对戏曲舞台的热爱。

从2012年《蕙质蘅香》,到2013年《孟姜女》,到2015年《牺牲》,再到2016年的《吕玉兰》,身为河艺的老师,彭蕙蘅一面教学,一面创作,从没离开过舞台。

“多年来,舞台,我百分之百投入热爱,满带幸福去创作,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是孤独的,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找到那个热爱的、另一个孤独的灵魂,或许,我热爱的是那个燃烧自己的过程。那一方舞台,迷得人醉生梦死。”彭蕙蘅的文字表述里,明里暗里都载着她对舞台的痴迷。

作为戏曲人,彭蕙蘅说舞台就是她的生命。

今年10月8日晚,“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中,由彭蕙蘅领衔主演的河北梆子《牺牲》在河北省话剧院儿童剧场上演,场外一票难求,场内座无虚席。可是观众不知道,台上激情投入演出的彭蕙蘅,做了乳腺手术还没出一个月,而且国庆期间还崴了脚并感染了。事后她在朋友圈写道,“昨晚状态不好,甚至……上场前特别沮丧,特别怕辜负大家,感谢观众的包容……”

今年6月4日晚,“同心筑梦·美丽河北”河北省优秀剧目进京展演中,《牺牲》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上演。两个多小时淋漓尽致的演出,让观众大饱眼福。可就在谢幕的一刹那,彭蕙蘅“扑通”一声跪在舞台上,“对不起!久违了20年的北京观众,对不起!

从河北及全国各地赶过来的观众!”原来,演出过程中因为舞台音响的问题,音效出现了点小瑕疵,这对于追求完美、有着“戏比天大”信条的彭蕙蘅来说,绝对是不能原谅自己的。可那天晚上,彭蕙蘅收到了有生以来最多的鲜花和掌声。

“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去做牺牲,总是有价值的!你们信吗?我信!我信!我坚信!”这是《牺牲》结尾的台词,彭慧蘅说,这也正是自己的写照。

蕙质蘅香

和其他剧种比起来,听河北梆子要的就是酣畅淋漓的痛快劲儿。这让笔者想起当年朱德的评价,“因为历史上燕赵之地屡遭外族入侵,老百姓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们不屈服,要反抗,所以唱戏都是喊出来的。”

聊到此,彭蕙蘅联想到自己主演的《孟姜女》。“河北人演河北的故事,这是‘原汤化原食’的优势。演孟姜女,哪个剧种能哭过咱河北梆子?我这人比较轴,想干的事就要干成。那会儿,家人常常被我在梦境中揣摩主人公在不同境况下的哭声惊醒。”彭蕙蘅一门心思,为了将这出戏搬上舞台,耗用了整整十年。资金、剧本、排练、演出,一路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终《孟姜女》成为她的又一代表作。

和孟姜女一样,彭蕙蘅有股子燕赵儿女的刚烈和韧劲儿。记得那年由她率团参加第六届拉丁美洲国际艺术节,当时,32岁的彭蕙蘅已有了4个月的身孕:是要孩子还是要艺术?彭蕙蘅斟酌权衡之后,毅然决然地背着家人做了手术,“一定要让河北梆子走向世界!”令她欣慰的是,河北梆子《美狄亚》在艺术节上首次公演就获得了巨大成功。

更早些年的时候,她刚从省艺校毕业时,省里决定以彭蕙蘅所在的班为基础,在河北梆子剧院成立青年试验团。从此,她每年都要随团深入偏远农村演出近200场。“记得有一次下着特别大的雪,台下只有一位老人披着塑料袋抱着一条狗看戏。我只穿着纱衣,在漫天风雪里,我也要把最好的身段、唱腔展现给这唯一的观众。”彭蕙蘅说,因为热爱,再大的困难她也能支撑着走下去…

“搞艺术就要隐忍,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殉道者的精神!”回首过往,彭蕙蘅说她要感恩磨难,感恩压力,感恩忙碌,这是她人生宝贵的财富。

“以前在剧团每天除了演出就是排练,连轴转。现在可以静下心来,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彭蕙蘅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来自新乐农村的学生孙娜艺术悟性很好,但是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彭蕙蘅闻讯后立即掏出5000元钱,替她交上了学费。

好多相熟的朋友都问过彭蕙蘅,名字中的“蕙蘅”有什么寓意。

也许每个人的名字,对其人生都有着某种暗示。彭蕙蘅很喜欢父亲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字,父亲期望她做一个如花的女子,香而不张扬的花中君子。殊不知,“蕙蘅”在古代还是对美酒的称呼和寓意。“大夫芝兰士蕙蘅,桂君独立冬鲜荣。无所慑畏时靡争,酿为我醪淳而清。”这是古代文人骚客写桂酒的佳句。

彭蕙蘅不嗜酒,只是偶尔和爱人小酌一杯红酒。但她对酒有着天生的好感,骨子里有着酒一样的醇和烈。

“酒是一种蕴含着神秘力量的液体,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产物。每一杯酒里面,都隐藏着一个小小的宇宙。当你喝下一口好酒时,酒精就不仅仅只是进入你的血液,它还会进入你的情绪,你的想象,你的记忆。只要不贪杯喝到酩酊大醉,适量的酒精能够让你获得心灵和身体的放松;在某一个阶段,你会发现酒精帮你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宇宙的大门……”这是彭蕙蘅对酒的理解。

除了酒,便是诗和远方。在彭蕙蘅远郊幽静的家里,最显眼的就是环绕四周的书架。

档案

彭蕙蘅,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三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同年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任演员、主演、领衔主演、青年团团长、名誉团长;2002年底调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任教,现为戏剧系主任。

曾主演《美狄亚》《窦娥冤》《孟姜女》《牺牲》、《吕玉兰》等30余出戏。2015-2016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