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简历 周光召院士在我校讲述一位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

2017-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22日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莅临我校,在林杏琴会堂为一千余名师生生动讲述了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

4月22日晚,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莅临我校,在林杏琴会堂为一千余名师生生动讲述了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的人生经历。此次讲座也是我校“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88讲。周光召院士夫人郑爱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金康、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严陆光院士出席讲座。讲座由校长聂秋华主持。

讲座中, 周光召院士通过讲述物理学家Bardeen一生在理想选择、事业追求、科学研究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分析了成为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需的社会环境,自身的奋斗方向,以及在事业追求中所应有的与人合作和谦虚的态度。

 周光召院士分析了Bardeen在物理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三方面的因素:第一,他成长于世纪之交(19-20世纪)的威斯康星州,并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在追求商业繁荣和人民福利共同进步的思潮影响下,威州大学确立了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Bardeen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树立了造福人民的理想并决意终身为之奋斗;第二,Bardeen在成长过程中善于选择和抓住机遇,为了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选择电机专业,几次工作的改变,使他确定了主攻的方向;第三,Bardeen为人谦逊,善于与人合作。

在晶体管的研究中,他有理有节的态度和无法掩盖的突出贡献为他赢得了应有的荣誉——诺贝尔奖,而在超导方面他和两位年轻学者的合作更是堪称佳话,Bardeen在团队中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领导、协调,充分激发了年轻学者的创造力,而在成果公布时,他却把发表的机会留给了年轻人。

他的品格和成就同样令人敬佩,这是他在物理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周光召院士的演讲给在座师生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无限的启迪。商学院的陆同学表示,他对周院士提到Bardeen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在人生道路选择上的自主性感受很深,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医学院的研究生张同学认为,Bardeen身上具备的谦虚与合作的精神是科研工作所必需的。懂得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有所突破的基础。

此次讲座也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与名家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来自材化专业的杨文静同学提出了“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问题。周院士回答,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成长的文化教育环境,孕育出杰出的一代,对中国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回答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周光召院士强调,青年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在快速发展的科技和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下,只有那些坚持原则和理想,又能迅速适应社会变革,奋斗不息的青年才能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他寄语宁波大学的同学们,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中坚作用,祝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为国争光,为民造福,为全人类作贡献,取得完全的成功。

聂秋华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周老的演讲极其生动、至为感人,让我们领略了他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这是我们宁波大学师生的无尚光荣!周老对宁波大学的寄语,我们将倍加珍惜,竭尽全力,奋发工作,为实现周老的期望,力争将宁波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讲座结束后,校党委书记程刚代表学校向周院士赠送了纪念礼物——越窑青瓷,寓意科学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