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简介是什么

2017-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景润的简介是什么众所周知,陈景润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通过了解陈景润简介得知,陈景润生于1933年,卒于1996年,享年63岁. 有关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很少有故事提及陈景润在三明的求学过程.即使翻阅有关陈景润简介资料,里面也只提及了陈景润的求学历程.比如陈景润于1938年到1948年在三一小学.三元县立初中等学校读书.陈景润如今,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里,还放着陈景润上初一的成绩单.通过成绩单可知,陈景润在1945年2月进入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就读.等到陈景润上初三时,便跟随父亲离开了三元县,

陈景润的简介是什么

众所周知,陈景润是中国著名数学家。通过了解陈景润简介得知,陈景润生于1933年,卒于1996年,享年63岁。 有关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多,但是很少有故事提及陈景润在三明的求学过程。即使翻阅有关陈景润简介资料,里面也只提及了陈景润的求学历程。比如陈景润于1938年到1948年在三一小学、三元县立初中等学校读书。

陈景润

如今,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里,还放着陈景润上初一的成绩单。通过成绩单可知,陈景润在1945年2月进入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就读。等到陈景润上初三时,便跟随父亲离开了三元县,回到了福州。陈景润对数学十分痴迷,等到陈景润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面世后,陈景润在数学上的天分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陈景润在这一论文中,用充足的数据证实了哥德巴赫猜想。

后来,国际数学界将陈景润的这一发现命名为陈氏定理。陈氏定理的面世推动了数学界证实哥德巴赫猜想理论的进步。陈景润对数学异常痴迷,经常废寝忘食的研究数学理论。据说,陈景润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即使身体状况不佳,陈景润依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陈景润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他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陈景润的死因是什么

在记载陈景润生平的资料书籍中,都有提及陈景润死因。众所周知,陈景润的身体比较单薄,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陈景润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而被红卫军进行改造。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摧残,更加剧了陈景润的病情。除此之外,陈景润是一个“工作狂”,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每天都要花上12多个小时进行演算。

陈景润

事实上,表面上的病症并不是陈景润死因,其实,陈景润真实死因,和他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有关。根据陈景润妻子由昆回忆说,陈景润1984年过马路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倒在地。几个月之后,陈景润在乘坐公交车时,又被乘客从车上挤下车而摔伤。因为陈景润两次被撞倒时,都是后脑勺着地,所以这间接引发了陈景润的帕金森氏综合症。陈景润的妻子由昆发现了丈夫的异常之处,便带着陈景润前往医院就诊。

经专家会诊得出,陈景润除了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以外,他还需要做股骨置换手术。陈景润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再加上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所以专家们在治疗陈景润时,越发艰难不已。等医生给陈景润做了股骨置换手术后,术后又出现了骨化性肌炎。此时的陈景润已经无法站立了,慢慢地,陈景润由于身患慢性咽喉炎的缘故,致使他的喉头逐渐麻痹,日常饮水吃饭愈发困难。从陈景润被撞到陈景润离世,这期间12年的时间,陈景润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是什么

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是陈景润生平最大的成就之一。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道数学难题。大约200多年前,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的理论。但是哥德巴赫数学家一生也没有证明出来这个猜想,哥德巴赫为了证实这一猜想,还曾给俄国的数学家欧拉写信,希望欧拉能够帮助他证明这个猜想。不幸的是,欧拉直到离世,也未能证明出这一猜想。

陈景润雕像

陈景润听完这一课后,对哥德巴赫猜想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哥德巴赫猜想如同一块磁石般,紧紧吸引着陈景润日后的专研生涯。陈景润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学了英语、德语,乃至俄语。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陈景润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光演算的草稿纸都装了几麻袋。

1957年,陈景润被调往中科院工作,经过陈景润数十年的钻研,他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写入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中。《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经发表后,立马引起了国际数学界人士的重视。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高度评价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并将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成果写入书中,给其命名为陈氏定理。

有关陈景润的故事是什么

关于陈景润的故事有多则,通过了解陈景润的故事,便可得知陈景润是一位追求真理的数学家。话说,有一天陈景润正在吃午饭,他摸摸了脑袋,发现头发长得太长了,于是陈景润丢下饭碗,前往理发店剪头发。等到陈景润前往理发店时,发现店里有很多排队剪发的人。

陈景润

理发师为了按顺序剪头发,便给前来理发的人一人一个号码牌,陈景润拿到号码牌一看,居然是三十多号。于是,陈景润坐在理发店里静静的等待。时间是如此宝贵,如果浪费掉的了话,该是多么可惜,陈景润急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了下来。随后,陈景润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背诵上面的英文单词。陈景润背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早上读外文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没有看懂。陈景润一看时间,才十二点多,等到自己理发时,肯定还有一段时间。

于是陈景润前往图书馆查找单词,谁知道陈景润刚走不久,就轮到陈景润理发了。理发师傅大声的叫着陈景润的号码牌,但是陈景润人在图书馆,他哪里能够听到理发师傅的声音呢。过了一段时间,陈景润终于弄懂了不清楚的问题,他这才高高兴兴地离开图书馆。返回理发店途中时,陈景润被路边的外文阅览室吸引住了。陈景润急忙进入外文阅览室阅读书籍,等到他想起理发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数学家陈景润有什么故事

陈景润是享誉全球的数学家,关于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至今仍在坊间流传。通过了解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便可得知陈景润的生平经历。陈景润对数学几近痴迷,只要他一进入图书馆,就会废寝忘食的地研究几个小时。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着两个馒头,便来到了图书馆。

陈景润

为了专心致志地看书,陈景润找了一个最为安静的地方。陈景润一坐就坐了一中午,等到肚子饿时,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馒头吃。陈景润一边啃着馒头,一边专心致志地看书。即使图书馆下班铃声响了,陈景润也丝毫没听见。来到图书馆看书的人,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图书馆,图书管理员以为馆中已经没人了,便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安安心心的地回家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以为要下雨了,便打开图书馆中的灯。

陈景润坐了一会儿,突然想到昨天还有一道题没有解开,于是陈景润收拾好了书本,准备离开图书馆。走出教室时,陈景润发现图书馆中空无一人,他一看手表,才发现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他推了推大门,发现门已经锁上了,于是陈景润走到电话机旁,给图书管理室打电话,但是没人接听电话。这时候,陈景润想起了党委书记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于是陈景润向党委书记求助。党委书记接到陈景润的电话后,这才急忙找人为陈景润打开了图书馆的大门。

陈景润的教书生涯

教书是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之一。1949年,陈景润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被政府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学教书。于是陈景润教书生涯便开始了。在政府的安排下,刚从厦门大学毕业的陈景润,立马就前往了北京第四中学入职。陈景润教书时,因为口齿不清晰而被校方百般嫌弃。

陈景润

就这样,陈景润在北京四中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便被北京四中以“停职回乡养病”为由辞退了。虽然陈景润对数学知识十分敏锐,但是当陈景润面对学生为他们授课时,陈景润却说不出来多少。加上,陈景润说话不流利,口齿不清晰,于是学校拒绝陈景润为学生上台授课。在校方安排下,陈景润只能待在办公室里为学生批改作业。陈景润教书时,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于是校方便以回家养病为由辞退了陈景润。

陈景润被北京四中辞退后,只能待在家中,加上身体羸弱,这让陈景润异常烦闷。1954年的冬天,对陈景润而言,是人生中最为凄惨的一个冬天,陈景润看着父亲为自己的前途整日操劳,这让陈景润很不是滋味。为了养活自己,陈景润摆了一个路边摊卖书。一天下来,根本无人问津。正在此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得知陈景润的遭遇后,向他递出了橄榄枝。于是,陈景润回到母校,在图书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