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聪是谁 丁聪:我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右派”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编自赵国春<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等奔波人间93年之后,一代漫画大师丁聪5月26日驾鹤西去.丁聪很喜欢"小丁"这个笔名,"因为'小丁'就是'小人物',这倒符合我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晚年的"小丁"感触最深的就是:"千万不能再折腾了!也折腾不起了!"他一直为一件事心酸:1992年,他在厦门第一次开个人画展,有人问他:"怎么您的漫画跳跃性这么大?从40年代一下就到了80年代?"丁聪苦笑:&q

◎摘编自赵国春《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等

奔波人间93年之后,一代漫画大师丁聪5月26日驾鹤西去。丁聪很喜欢“小丁”这个笔名,“因为‘小丁’就是‘小人物’,这倒符合我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晚年的“小丁”感触最深的就是:“千万不能再折腾了!也折腾不起了!

”他一直为一件事心酸:1992年,他在厦门第一次开个人画展,有人问他:“怎么您的漫画跳跃性这么大?从40年代一下就到了80年代?”丁聪苦笑:“我能说什么!这就是历史,是我的历史,也是中国特定的历史!”提到丁聪的历史,就不能不说他在北大荒的艰难时光……

差一点我都想给牛跪下了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丁聪,40岁那年当了“右派”后来到北大荒的八五○农场云山畜牧场。

丁聪上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漫画创作,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投入反蒋争民主的运动,画了大批反美、反蒋漫画。到新中国成立后,丁聪想“这下可好了,可盼来一个安定的画画的环境”,但没想到《人民画报》的行政业务工作又把他拴住了。

1957年,丁聪刚结婚不到一年,就被打成“右派”。后来妻子生孩子时,他只能隔着医院的玻璃窗望了望了儿子,内疚地登上了北去的列车,来到八五○农场云山畜牧场,先后参加了修“五一”水库和云山水库的劳动。他回忆当年在工地劳动时的情景时说:

“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劳动强度相当大,铲土运土,抬土上坝,来往穿梭,好在我当时才40岁。身体比较棒,拼命干活,也就把心里的苦闷丢在脑后了。”

为了不荒废时光,丁聪临来北大荒时,偷偷从家带来一卷日本宣纸,卷得紧紧的,塞在箱子里,生怕旁人特别是领导发觉。空闲时,他就偷偷地画,或者追记工地劳动时的场景和人物。

一天,王震部长让人把他找去说:“你原来编《人民画报》,你要好好发挥你的专长,把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抢建北大荒‘人工湖’的事迹,用图片形象地记载下来,要为修建云山水库的转业官兵出一本画册,给后人留点资料……人手不够,由你亲自挑选!”

丁聪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挑选了原《人民画报》社的吕向全——这个从小参加八路军的年轻记者,由于受了他的牵连,也被打成了“右派”——做他的助手。云山水库竣工,丁聪就把编完的《云山水库画册》画稿交给农垦总局有关部门。

后来,丁聪同聂绀弩一样,当作一名戴“右派”帽子的特殊编辑,调到由当年日本关东军驻守虎林机关的气象站改成的《北大荒文艺》编辑部,负责封面设计、插图、刊头补白、画版样等所有美编的活,另加跑印刷厂,搞发行。他每天都有条不紊地忙着。

每期10万字,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直到装订成册送往邮局,他才松口气。最使丁聪难堪的是刊物印出来后,要亲自赶着一挂牛车从印刷厂拉到邮局寄发。他那双握了几十年画笔的手,一旦举起牛鞭,却怎么也不听使唤。可那头倔强的老牛,仿佛故意和他闹别扭,往往不听调遣。有一次丁聪赶着牛车行至半途牛突然不走了,丁聪急得满头大汗,后来他说:差一点我都想给牛跪下了。

当时印刷厂设在密山,刚建成的密虎铁路行驶着已淘汰的闷罐车,冬天不保暖,生着火炉,他穿着棉袄,头戴狗皮帽子,风尘仆仆地在密山与虎林之间穿梭。

丁聪为《北大荒文艺》画了不少插图,笔名不叫“小丁”,改为“学普”、“阿农”。但熟悉他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丁聪画的。别人在《北大荒文艺》上发稿可以领到稿费,而他画插图不得一文。这一切都未使他感到不公平,因为只要允许他拿画笔,就可以使他本来单调的生活充实起来。1960年秋天,在北大荒生活了两年多的丁聪,终于踏上了南归的列车。

丁聪16岁开始发表漫画,不论是颠沛流离的战争时期,还是风雨如磐的“运动年代”,或是物欲横流专讲“实惠”的岁月,他都坚持守着自己的漫画阵地,不邀宠,不媚俗,按照他独有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挥舞着他犀利传统的画笔,至老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