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柯爱人 【人民日报】中科院院士卢柯:用行动证明“人比环境更重要”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3年10月18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中科院院士卢柯领导的研究组关于纳米层状结构的论文,并在同期发表的评论中称赞

2013年10月18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中科院院士卢柯领导的研究组关于纳米层状结构的论文,并在同期发表的评论中称赞此研究成果“非同寻常”。

对于卢柯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2000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就被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赞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十几年过去,卢柯和中国纳米材料学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做科研,人比环境更重要”

卢柯身上有两个绕不开的“标签”,第一个是“超音速”: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2013年,48岁的他又成为“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的6位人选之一。有人称他为“天才科学家”,他却相信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比起天赋,他更依仗严格的时间表和作息规律。

卢柯身上的另一个标签则是“中国制造”,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的他是地地道道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卢柯并不缺少出国深造的机会,1988年硕士毕业时,金属研究所就计划送他去日本读博士。彼时中国的科研条件、经费等远落后于日本,然而他决定留在金属研究所读博。

卢柯用行动证明了“人比环境更重要”。199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出制备纳米晶体的新方法——非晶晶化法,成为当今国际纳米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

“在国内外搞研究没有区别”

2000年,卢柯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帮他在材料科学的世界权威领域打开了一扇窗。2003年和2004年,《科学》杂志两次刊登卢柯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科学》总编辑邀请卢柯出任该杂志的评审编辑。

“我们中国人总要有人参与这种全球顶尖学术类杂志的活动”,尽管日常工作和科学研究把卢柯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他仍坚持做好这份工作。因为此前《科学》的评审编辑里没有中国人,卢柯明白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还要代表一个国家在世界科学领域发出声音。2010年年初,卢柯应邀为《科学》撰写展望性文章《金属的未来》,这表明他已跻身世界材料科学的顶尖科学家队伍。

26年前,卢柯放弃去日本的学习机会,他认为“在国内外搞研究没有区别”。26年后,他已经有足够底气宣布,“在纳米金属制备上我们这儿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柯喜欢用两句话勉励自己的学生,一句是“游戏远没有结束”,另一句则是“没有什么不可能。”比起花费大量时间在实验上,卢柯更看重思考的力量,如今他也把这种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他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做研究的兴趣,对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反而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