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冯小刚打造史上"最牛"贺岁档 细看贺岁档电影13年变迁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1997年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为标志,国内电影市场开启了电影贺岁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每逢岁末年初,观众朋友们开始和大荧幕有了雷打不动的"约会".而在如今

以1997年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为标志,国内电影市场开启了电影贺岁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每逢岁末年初,观众朋友们开始和大荧幕有了雷打不动的“约会”。而在如今国产电影票房每年超过30%涨幅的牛市背景下,虽然只是短短13年的发展,国内电影贺岁档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影贺岁档十三年间悄然改变百姓生活

“一到十二月,客流马上就上来了,年底这时候就是电影院线比较忙的时候。”这是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的值班经理在接受《真维斯娱乐现场》这次关于中国电影贺岁档十三年变迁观影调查时所描述的院线状况。正如这位值班经理所言,如今谈到电影贺岁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自从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首开中国电影贺岁档的先河以来,13年间,不少电影观众见证了中国电影贺岁档的成长和嬗变,而贺岁档的发展也成了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大爆发的一个缩影。如今,电影市场是越来越红火,每逢辞旧迎新之时,走进影院看看贺岁大片,更成为了不少老百姓固定的生活习惯。

国内电影贺岁档这十三年——贺岁档期越“映”越长

冯小刚曾以一部影片撑起整个“贺岁档”

要说中国电影贺岁档的这十三年,最直观的变化恐怕就是片子越来越多,档期越来越长,贺岁的意味越来越明显了。1997年12月冯小刚那部有点儿赌一把意思的《甲方乙方》意料之外的火了,遗憾的是,《甲方乙方》的成功却并未对该档期的电影市场造成刺激。

1998年的《不见不散》和1999年的《没完没了》秉承了冯氏贺岁喜剧热热闹闹嘻嘻哈哈的套路,但却依旧是贺岁档中的一颗 “独苗”。当时的情况,用一部“贺岁片”撑起了中国电影的整个“贺岁档”来形容,是一点儿都不过分。

电影贺岁档时间越拉越长竞争日趋激烈

这时候的贺岁档,其实就是每年12月中下旬冯氏喜剧上映的那么三两天。片子再好看,也少了点儿“贺岁”的气势。而这种情况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有了转变,2004年岁末,影片《天下无贼》、《功夫》先后上映;到了2005年贺岁档,参与分羹的影片已成规模,《无极》、《如果·爱》、《情癫大圣》、《千里走单骑》等分列其中;而到了2007年,头部上映的贺岁影片《命运呼叫转移》距离押后上映的《大灌篮》,相隔了近两个半月。

贺岁档终于由一部片子的档期变成了长达一个季度的电影票房大战。

当然,随着市场的更加成熟,国产电影在安排档期时将更加追求细分市场,12月贺岁档、1月寒假档和2月春节的档划分将更有指导意义,适合不同影片各自的特点。

国内电影贺岁档这十三年——影片渐露“大片”气质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除了占了贺岁档的大便宜,还因为葛优代表的小人物非常有群众基础。而且影片中 “小品”似的包袱轻松自然,即发挥除了葛优“侃爷”的气质,又符合和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

《英雄》宣告电影贺岁档大片时代来临

但贺岁档终究不是一两部小成本小打小闹一下便能成气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冯氏喜剧开创的贺岁档把甜头带到了2000年之后,真金白银的票房开始刺激资本的冲动。2002年贺岁档,张艺谋执导的古装武侠大片《英雄》以2.5亿的票房创下了当时国产片的票房之最,它的成功标志着国产商业大片时期的开始,而贺岁档由此从“搞笑小品”升级到大片纷争的时代。

《英雄》制作宣发统统走“大片儿”路线

尽管从现在的眼光看《英雄》无论是投资还是宣传都不能算的上大手笔,但在2002年的贺岁档,《英雄》第一次汇集华语影坛的明星大腕,第一次剧组包飞机宣传,第一次拿出1000多万元做宣传……种种努力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尝试和突破。尽管2005年的《无极》、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7年的《集结号》和2008年的《赤壁》也都有大片气质,但《英雄》却绝对算得上代表作。

国内电影贺岁档这十三年——“贺岁档”蛋糕由独享到瓜分

国内贺岁档早期呈现冯小刚一家独大之式

说到中国电影贺岁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电影导演恐怕就是冯小刚,从冯氏喜剧三部曲到进入新世纪后的《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冯小刚在贺岁档可谓是独步江湖无人能敌。

而自从张艺谋《英雄》掀起贺岁档大片儿潮流之后,《满城尽带黄金甲》持续出力,张艺谋开始登上贺岁档舞台。而真正让贺岁档形成规模的,还是从2007年末的那场贺岁大战。当年有《投名状》、《集结号》、《长江七号》、《大灌篮》4部过亿大片,其中陈可辛执导的《投名状》、和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均过2亿。大导演们终于不再羞羞答答,双手承让,真刀真枪的比试开始了!

2008年贺岁档老中青三代导演一同发力

到了2008年末的贺岁档,导演间的比拼更是有增无减:陈凯歌的《梅兰芳》、叶伟信的《叶问》、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吴宇森的《赤壁(下)》和宁浩的《疯狂的赛车》等多部大片狭路相逢,并携手过亿,此时的贺岁档已经是众多导演谁都想分一杯羹的“香饽饽”。

国内电影贺岁档这十三年——票房神话不断改写

2002年全年中国电影票房为9亿元,不及今年贺岁档12月一个月的票房。在众导演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取悦观众,电影类型不断丰富时,贺岁档票房也呈现井喷势头。据统计,2007年贺岁档票房8亿,2008年贺岁档票房10亿,到了2009年,这个档期票房达到32亿元。

国内贺岁档2009年厮杀激烈损失不小

尽管2009年12月的的票房总体成绩不错,但就每部作品来说,却没有达到预期。《剌陵》、《风云2》、《三枪拍案惊奇》和《十月围城》4部国产大片“群殴”,结果互相挤压空间。《十月围城》虽然口碑很好,但3亿票房略显寒酸;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票房也只有2.5亿,更是让人出乎意料。

陈凯歌姜文冯小刚打造2010年史上“最牛”贺岁档

有了前车之鉴,虽然今年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姜文《让子弹飞》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业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三大导演却抱着“人人有饭吃”的态度,陈凯歌提前上映就是表现。而说到票房预期,导演、演员、质量、话题等各方面都是整体水准最高的贺岁档,恐怕没有失望,只有惊喜。

声明:以上内容由光线传媒《真维斯娱乐现场》独家提供。如需转载,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真维斯娱乐现场》或《娱乐现场》”,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