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工业网于笑 影一制作所让台湾电影变工业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前落幕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 <行动代号:孙中山> 将最佳原着剧本奖留在台湾, 制作这部电影的就是能率集团二代 董家兄弟及李烈投资的影一制作

日前落幕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 《行动代号:孙中山》 将最佳原着剧本奖留在台湾, 制作这部电影的就是能率集团二代 董家兄弟及李烈投资的影一制作所。 他们卖的不是商品,是梦想! 他们宣告: 「影一要让台湾电影工业化!」

「这是一部谈爱的电影!」李烈说着。「有一幕我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不敢掉下来!」董俊仁笑着回应。两人聊着大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新片《星际效应》,话匣子一打开停不下来。一位是专业电影人,一位是电子业老板,因为爱电影,结成了事业伙伴。

董俊仁为能率集团第二代。能率集团由代理日系事务机起家,现为国内重要的数位相机代工大厂。去年启动接班,他正式接下应华董事长一职,弟弟董俊毅则担任副董。这对业界称呼为大董跟小董的兄弟檔,跟多数电子业老板一样,私下亲和力高,对外习惯低调,近年因为投资国片开始被外界关注。

董俊毅虽被冠上台湾电影圈天使投资人的称号,但他却说得坦白:对电影不是特别有兴趣。只是看到李烈为了拍戏,「拿着剧本沿路化缘」的辛苦,加上香港电影圈、中国华谊兄弟已往资本市场走,他与李烈思考着:「台湾是否也能将电影变成一种工业?」因为这个信念,今年10月影一制作所挟着「台湾第一檔电影股」的光环登录兴柜。

「火虽然是我点燃的,但我哥(指董俊仁)比我更有兴趣。」董俊毅大笑说。原来董俊仁是个电影迷,经常在Facebook上写影评。就这样,影一董事长成了董俊仁的新头衔。

基于完全信任专业,董氏兄弟将影一制作所交给制作出《总舖师》、《艋舺》等破亿票房电影的李烈领军。就像採访时,几乎是由李烈回答,董俊仁多是专心聆听。但只要遇到兴柜等繁复流程问题,李烈拿起电话:「俊仁,我有问题,怎么办?」立刻就能得到协助。两人一动一静,各发挥专业,是从没吵过架的事业好伙伴。

电影就是赌博產业

进入资本市场,就得面对重视「数字」的投资人挑剔,影一截至今年前三季仍小亏1,800多万元台币。摊开同是电影股华谊兄弟的财报,今年前三季获利4.5亿元人民币,不过电影营收仅有1.5亿元人民币,比同期掉了75%,主要获利贡献其实是来自合併游戏公司银汉。

难道台前风光的电影业,台下却难赚?面对获利变动性偏高的疑问,影一总经理李烈收起笑容,脸色转为严肃地说:「这个產业本来就是赌博的產业,我们卖的是梦想、是娱乐,这不正是最不确定的东西吗?」就连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也无法保证拍一部片就能赚钱,但只要有一部大卖就可以补足其他片的亏损,这就是赌博特性。

她进一步强调,「电影不能只靠电影来取得利润。」过去台湾缺乏这样的概念,因为光筹钱就很辛苦,没法做完善的规划。但这块是未来影一很重要的策略,事前依照每一片的类型做不同的规划,创造周边的商业效应,包括书籍、游戏、艺人等,这些都要变成赚钱的工具。

正因电影產业挟带「星光效益」,销售梦想的独特商业模式,连阿里巴巴也来分杯羹,今年3月推出娱乐宝,一般大眾用100元人民币就能投资电影。其中在中国大红的电影《小时代》系列,娱乐宝就参与两部《小时代3》及《小时代4》。 对于娱乐宝的投资模式,李烈直言:「噱头大于投资!」阿里巴巴能推出娱乐宝,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够庞大的中国市场,但并不适用台湾,一是效应慢,二是投资人多,技术层面会变得很复杂。

从女星变成创造卖座大片的制片,李烈似乎早已习惯角色转换,也扮演得恰如其分。现在又从制片变成兴柜公司的总座,她笑说:「刚开始好像进入另一个世界。但做制片的人,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出发点正确,我就无所畏惧!」为了对大小股东负责,影一绝不会只看台湾市场,「否则股价会很难看。」

电影是带有世界观的娱乐,跨区域拍戏已成为趋势。她强调影一的策略是放眼全球,尤其亚洲文化差异性较小,对彼此电影的接受度相对高,影一正积极与日本、韩国等国接触,目标2~3年内创作出一部跨区合作的作品。

此外,真正让李烈有信心的是:「现在是一个不缺平台,只缺内容的时代。」只要剧本好,不论是戏院或网路平台都会抢着要,影一的业务范畴不局限在电影、戏剧或艺人经纪,只要跟影像有关的都是机会。影一目前规划一年拍三部电影,最快一部将在明年暑假上檔,「或许很快就能赚钱!」李烈说。

补救台湾电影人才断层

消费者的娱乐选择眾多,电影仍是歷久不衰,韩国、中国数年前积极透过政策力量,扶植当地產业,逐步发展成影视输出大国,台湾却长时间卡在低谷,直到近年在《海角七号》、《艋舺》等贴近庶民口味的电影带动下,人气渐增,產业朝气也渐现。

看着台湾电影起伏,李烈直言:「人才严重断层,是很大的危机。」台湾过去十几年没有片子拍,剧组不同技术层面的工作人员如灯光、摄影出走,老师傅也凋零,自然无法培育人才。

为了突破台湾电影圈的瓶颈,必须让「台湾电影走向工业化」,这就是董俊仁与李烈的初衷。李烈口气坚定地说,我们有足够资金,也有操作大片的经验、足够的判断力,可以帮助年轻创作人展现创意,在最好的环境下拍片,「台湾电影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走出这个很小的市场。」这就是影一要做的事。

挑战自我,小董赴日念机器人

电影《星际效应里》的智慧机器人TARS、CASE,不仅讲话超幽默,还能为了护送太空人伙伴而牺牲自己,这些是人类对机器人的想望。而董俊毅近期就忙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机器人。

他在日本接受本刊越洋专访时笑说:「刚来念时好痛苦!」。读财务出身的他,为了挑战自己,加上集团关注的投资案多以电子业为主,就选了当红的机器人来进修,一开始让没有理工背景的他叫苦连天,不过顺利的话,明年就能毕业!

科技產业风向球吹向物联网,Google一年收购8家机器人公司、亚马逊打造仓储机器人军队,在大厂领跑下,不少台湾电子业大厂都在布局,而董俊毅背后代表的是拥有佳能、应华、上奇等多家上市柜公司、投资公司的能率集团,不难预期能率集团也将投资机器人领域。

董俊毅指出,机器人最重要的有两件事,就是转轴马达跟影像定位,產生影像后,进而牵动马达,做出动作。不过这两大关键技术,很多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但日本人技术不爱外流。」能率集团以往就是从影像、光学制造起家,加上与日本產业合作广,有人脉优势,「因此能率创投看的是优良、关键的日本技术,可透过投资,将技术引进台湾,彼此结盟合作。」

儘管机器人话题热,但董俊毅直言,现阶段全世界的机器人应用还是局限在自动化,机会较大的是工厂自动化、餐饮业自动化,而生活类、贴身管家类型还需要很长时间!

「请外佣比买一台机器人便宜。而且叫机器人去买东西,很可能它一出门就被人家偷抱走了。」董俊毅开玩笑举例,却很贴近事实,这是使用习惯以及价格问题。 此外,机器人「缺乏应变性」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克服。近期日本科学家研发的机器人挑战日本大学模拟考,机器人可录取超过470所大学,但仍旧考不上东大,因为部分考题与时事有关,机器人就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