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世上从此无真人 熊十力:世上从此无“真人”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熊十力教授学生,自成一格.初入北大时,他将通行的课堂教学,改为旧式师生交流.据说,每讲到精彩处,他常意兴陡发,情不自禁地随手在听者头上或肩上

熊十力教授学生,自成一格。初入北大时,他将通行的课堂教学,改为旧式师生交流。据说,每讲到精彩处,他常意兴陡发,情不自禁地随手在听者头上或肩上重重一拍,然后哈哈大笑。因为拍得太重,久之,学生听熊先生讲课,都要找个远离他的座位。

论者称,熊十力天性旷达,不喜雕饰。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此人又颇有些书呆子气。上世纪30年代,他住北京沙滩一座小院,门总关着,门上白纸一大张,纸上字几行:“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门。”认真又啰嗦,使人莞尔。

不过,熊十力最有“真人”风范之处,当数他一身牛气,平生绝不媚俗。众人皆知他爱骂人,尤其爱骂达官贵人与名士。徐复观当时官拜少将,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常问学于熊。一次,他替蒋带给熊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拒绝,并破口大骂徐和蒋,声音之大,自后山一直传到院里。

即使是好友,也难逃熊氏一骂。

在北大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合,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

发生在两位学人中间的这场殴斗,后来被演绎成无数版本。有说法称二人是在桌子底下扭成一团,还有人说打架时,熊正“坐在马桶”上。据传,熊十力不敌废名,被叉出门外,仍然“边逃边骂”。

不过,二人过几天相聚,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又一次,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不过,熊十力并非一味狂妄之人。早在1919年,梁漱溟与熊十力尚未谋面,即收到熊的信,说梁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中,“骂我的话却不错,希望有机会晤面仔细谈谈”。

熊曾自我辩白,“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9年以后,熊十力脾性依旧,坚持不肯改造自己,数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建立哲学研究所,允许旧学传播。

而熊十力写书,仍然批判唯物论之缺失,被当做“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痛批。

“文革”开始,熊十力不挂领袖像,只设孔子、王阳明、王船山座位,朝夕膜拜。但此时,他目光不再炯炯有神,谈吐不再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热烈激昂,而是“常独坐桌边,面前放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良久呆坐”。

后来,由于抄家、批判等变故,熊十力精神有些错乱,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连裤袜之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当年意兴豪放的这位“真人”,在他80余岁时,穿一件褪色灰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据徐百柯《民国旧士》

个性

骂弟子徐复观读书专挑坏处

世上有好多天才,其性格特点、处世方式都比较怪异,这一点熊十力先生也不例外。当年他因佛学思想的不同,而和业师欧阳竟无多次论战以至于不相往来;与弟子,他也同样不讲情面,当时身为陆军少将的徐复观写信欲拜他为师,不料熊先生却批评徐对长辈写信字迹潦草,分明诚意不足。

徐复观吓得立马写信道歉。后熊十力推荐徐阅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数日后问弟子的读后感,徐不敢怠慢,可能是为了表示自己阅读的认真,故说了不少书中不足。

不料熊听了厉声骂道:“你这个东西,太没出息!读书为什么不先看出书中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什么益处?”多年后,徐复观对此仍印象深刻,并以为“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因见解不同与废名大打出手

四十年代晚期,废名(冯文炳)也住在红楼后面,这位先生本来是搞新文学的,后来迷上哲学,尤其是佛学。熊先生是黄冈人,冯是黄梅人,都是湖北人,如果合唱,就可以成为“二黄”。他们都治佛学,又都相信自己最正确;可是所信不同,于是而有二道桥(熊先生三十年代的一个寓所,在地安门内稍东)互不相下,至于动手的故事。

这动手的武剧,我没有看见;可是有一次听到他们的争论。熊先生说自己的意见最对,凡是不同的都是错误的。冯先生答:“我的意见正确,是代表佛,你不同意就是反对佛。”真可谓“妙不可酱油”。

———张中行《熊十力》,《负暄琐话》。

在朋友家与孩子抢夺肉食

熊先生特爱吃肉,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孩子刚想吃桌上的一块肉,不料熊十力却立刻抢先夹到自己碗中,说:“我身上负有传道的责任,不可不吃,你吃了何用?”于是坦然吃下。住朋友家时,他还会问朋友的孩子:“熊伯伯好不好?”孩子道:“不好!”他问:“为什么?”孩子直言说:“你把我们家的好东西都吃了。”熊十力闻之哈哈大笑:“好,这孩子将来有出息!”这里所谓的“出息”,应该就是率真自我,不趋时、不做作吧。

趣闻

“新娘”出城

清朝末期,武昌恶棍张彪,性情残暴,无恶不作。当时在武昌任教的熊十力为了杀一杀张彪的威风,便组织一些学生在街上张贴“杀死张彪,为民除害”的标语。张彪是清朝提督兼第八镇统制,大权在握,他查出策划者是熊十力后,气得拍桌打椅,破口大骂,命令部下将武昌城围个水泄不通,一定要捉拿熊十力治罪。

同事们焦急万分,熊十力却泰然自若说:“别担心,没事儿”。第二天清早,熊十力化装成“新娘子”,坐着花轿,一路上热热闹闹,大大方方地出了武昌城。

白日掌灯

熊十力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一次,有个在国民党内任要职的学生再三请他赴宴,他只好答应。赴宴当天,晴天朗日,熊十力先生却打着灯笼来到酒楼,在门口迎接他的学生感到很奇怪,就问:“先生,您何故白日打灯笼?”熊十力顺手将灯笼递给学生说:“天下暗无天日,一片漆黑,岂不白日掌灯?”那学生哭笑不得。

熊十力在北大任教期间,同事吴雅晖、李石曾等人组织了一个“八不会”,即入会者必须遵守八条戒规: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不吸毒、不做官、不贪财、不阿谀。吴、李认为熊十力安贫乐道,一心求学,是“八不会”的当然人选,要熊十力参加。熊十力说:“你们‘八不’还要搞个组织,这是结党营私,我加上第九条‘不要组织’,我要来个‘九不’。”他因此没有参加这个“八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