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后裔于滨阳 周朝后裔改名莫振杨考

2017-06-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姓氏流源,个人所看到论述最详的是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略>.该书讲述,姓者,生也.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血统,氏别贵贱.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姓氏之失自此始,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即姓氏渐归于统一.莫氏则是以名为氏之一:莫氏即幕氏省文,汉有富人莫氏,见游侠传,唐大历比部员外郎莫藏用.又河南官氏志刑莫氏改为莫氏,望出江陵.幕氏:风俗通舜祖幕之后也,幕见左传.此外,该书还详记了后魏(即南北朝之北魏)莫含及其子丶孙之事迹.莫含,雁门繁畤(今繁峙县)人也.刘琨

关于姓氏流源,个人所看到论述最详的是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略》。该书讲述,姓者,生也。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别血统,氏别贵贱。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姓氏之失自此始,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即姓氏渐归于统一。

莫氏则是以名为氏之一:莫氏即幕氏省文,汉有富人莫氏,见游侠传,唐大历比部员外郎莫藏用。又河南官氏志刑莫氏改为莫氏,望出江陵。幕氏:风俗通舜祖幕之后也,幕见左传。此外,该书还详记了后魏(即南北朝之北魏)莫含及其子丶孙之事迹。

莫含,雁门繁畤(今繁峙县)人也。刘琨为并州,辟含从事。含居近塞下,常交通国中。穆帝(307-316,316年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北方建立16国,317年复建晋朝于建业,史称东晋)爱其才器。

及为代王,备置官属,求含于琨,琨喻遣之。乃入参国官,常参军国大谋。卒于左将军丶关中侯。子显,昭成世(338-376)为左常侍。显子题,道武(386-409)初,为大将,以功赐爵东宛侯。

而莫题条则记莫条为代人。可见,莫含所处的年代为西晋(265-316),地点为雁门关内,原为并州从事,后被征入塞外为官,北魏立国后,莫含的子孙户籍变为代人。莫含为诸史籍所记莫姓之第一人,通志所记其及其子孙户籍变化对研究莫氏历史至关重要。

唐人林宝着有《元和姓纂》,记莫氏为:汉有富人莫氏,见游侠传,唐大历比部员外郎莫藏用。河南官氏志刑莫氏改为莫氏。幕氏:风俗通,舜祖幕,支孙以王父字为氏,见左传。

可见,《通志.氏族略》基本上传承自《元和姓纂》。 《魏书.官氏志》记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按:《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也记载诸多以莫字开头的代北复姓。 宋朝的《太平环宇记》钜鹿郡下姓氏有五,莫为其一。

关于分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分封其子是不需理由的,也无时间限制。而受汉室封为钜鹿侯则显得牵强,执戟为皇城守卫,如非其他特殊功勋,实在看不出何以得封侯。 寻根溯源皆是我等的愿望,但也要有足够的证据。

其他文物个人看不到,有待各位宗亲贤能发掘论证。但莫邑疆大印,学界有不同看法,《古玺汇编》就将其列为私印。如果说以此为据,并得到当地认可,就简单地将鄚州视为莫姓发源地,也只能说能探源实属不易了。试想,如果我们不是以世莫的名义丶以海外侨胞的名义去谈访,当地人会怎么回应?再说鄚州不曾属于钜鹿郡,说鄚州为分支是可以,视为根源则略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