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院士风采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任新民,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任新民是我国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他几乎参加了我国所有的第一代液体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并曾担任试验和实用卫星通信工程.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被尊称为总总师.任老在任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期间,主持创办了火箭弹专业,1960年,炮兵工程系分建成为炮兵工程学院,并发展为南京理工大学.邢

任新民,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任新民是我国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他几乎参加了我国所有的第一代液体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并曾担任试验和实用卫星通信工程、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被尊称为总总师。任老在任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期间,主持创办了火箭弹专业,1960年,炮兵工程系分建成为炮兵工程学院,并发展为南京理工大学。

邢球痕,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进入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学习。邢球痕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由他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使我国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曾任中国航天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李鸿志,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瞬态力学专家,中间弹道学创始人。1961年8月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他首次提出中间弹道学的概念,在瞬态力学研究和瞬态物理现象实验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主持研制成功7项瞬态测试技术设备,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历任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学位委员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弹道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曾任我校校长。

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迄今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专利4项,拥有8本著作和译作,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2005年,因其在专业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被美国金属学会授予杰出成就奖,是中国大陆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学者。历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系主任,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1960年毕业于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其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1994年获得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特等奖。

崔向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1975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光学仪器专业。其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主动光学方法,不仅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还将中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现任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进入华东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其之后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系统研究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结构稳定性,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性能,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辽宁省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陈志杰,1986年考入我校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副所长,少将,高级工程师,***中央***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特聘总体专家,全军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首批空军级专家,2003年获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科协求是奖,***特殊津贴享受者,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苏哲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火炮武器系统专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2年成功地造出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131轻型坦克,并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任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课题总体设计组组长和武器设计组组长,成为1984年国庆35周年受阅的新式武器装备之一,并获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0多年中,经他参加和领导开发研制的大型复杂产品有14个,其中5个获得部级和国家级奖。多项产品出口外国,为国家创汇数亿美元。曾任国营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总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哈尔滨北方特种车辆制造***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杨绍卿,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学院),1981年-1984年在美国TexasA﹠M大学研修控制工程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工作,是我国末敏弹技术与装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枪炮弹箭专家组顾问、***中央***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田禾,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我校炸药专业。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国际学术刊物Dyes and Pigments 主编,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副主任等。1996年被批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获得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刘怡昕,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炮兵模拟系统和检测器材研制、提高武器作战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武器运用与研制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中共十四大代表。历任炮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等职务。

王兴治,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总体设计专家,著名反坦克导弹专家。1957年进入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学习。6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制工作。80年代参加红箭-8导弹研制工作,任总设计师,90年代承担国家某重点工程项目,任总设计师。他主持研制的项目,具有国内外很好的声誉。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曾任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名誉所长。2000年后,任西安市科协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

潘德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进入炮兵工程学院兵器物理专业学习。在海洋水色遥感大气校正、反演模式和应用技术,以及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理论、系统建立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有创造性成就和突出贡献。是我国海洋遥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和开创人,在国际海洋水色遥感界享有很高知名度。现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遥感专家、《海洋学报》主编、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