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何会被驱逐出宫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08年11月,光绪.慈禧接连驾崩.只有三岁的醇亲王载沣长子溥仪,做了大清朝的皇帝,改元宣统.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按照<优待条件>规定,皇帝尊号不变,暂居宫禁.民国政府承认溥仪仍然是皇帝,溥仪又在紫禁城中度过了13年的“关门皇帝”生活,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溥仪的宫禁生活,算是结束了.  冯玉祥为什么会驱逐溥仪出宫?冯玉祥的这一举动,对中国历史有何贡献?一.驱逐溥仪出宫,是为了禁止复辟活动的发生  1917年7月1日,“辫帅

1908年11月,光绪、慈禧接连驾崩。只有三岁的醇亲王载沣长子溥仪,做了大清朝的皇帝,改元宣统。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按照《优待条件》规定,皇帝尊号不变,暂居宫禁。民国政府承认溥仪仍然是皇帝,溥仪又在紫禁城中度过了13年的“关门皇帝”生活,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溥仪的宫禁生活,算是结束了。

  冯玉祥为什么会驱逐溥仪出宫?冯玉祥的这一举动,对中国历史有何贡献?

一、驱逐溥仪出宫,是为了禁止复辟活动的发生

  1917年7月1日,“辫帅”张勋率领辫子兵占领北京城,拥立溥仪第二次登极。溥仪在太和殿第二次举行登极大殿。消息传出,各地反对,孙中山在山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于7月3日,组成了讨逆军队,自任总司令,7月4日到北京讨伐张勋, 7月9日,北京城被段祺瑞的军队包围。1917年7月12日,北京被讨逆军攻克,溥仪被迫第二次宣布退位。

  张勋发动兵变复辟,虽然失败了,但是紫禁城里的复辟阴谋,仍然没有停止,还在想尽一切办法复辟。这使民国人士认为,溥仪不安分,在民国的范围里面,紫禁城里面还留了一条辫子,为了断绝这些遗老遗少们的念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将军在前线倒戈,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贿选为总统的曹锟。接着,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于11月5日,驱逐溥仪离开紫禁城。防止了有人借尸还魂的目的。

二、驱逐溥仪出宫,是为了保护国家文物

   溥仪在宫中慢慢长大,干出了盗运国家文物的勾当。

1919年8月,溥仪之弟溥杰做了他的伴读,溥杰每天入宫伴读,溥仪就给溥杰一堆文物,溥杰把这些文物装到背包里。伴读结束之后,溥杰就带回醇亲王府。溥仪的七叔载涛在天津买了一间房子,把这些宝物放在了天津的房子里。溥仪和溥杰的盗宝活动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开始以为还很隐秘呢,实际上,太监与护军早就知道了。

溥仪盗运文物的原因是为什么?因为溥仪知道这个《优待条件》靠不住,如果自己以后出宫了,靠什么生活啊?这就是溥仪盗宝的原因。

  据我所看到的一些资料表明,被溥仪驱逐出宫的太监,为了报复溥仪,到冯玉祥的军队里报告说出了溥仪盗运国家文物的勾当。冯玉祥也是为了尽快挽救国家文物,囚禁曹锟后,立即派手下将领鹿钟麟带着军警,将溥仪驱逐出宫。

  溥仪被驱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清点紫禁城中的文物,挽救了一部分国家文物。

三、驱逐溥仪出宫,是因为清室不遵守《优待条件》

   1912年初,南北双方通过议和,达成的《优待条件》,一共八条,其中第三条说“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清室根本没有想要移居颐和园的打算。

  庄士敦做了溥仪的英文教师后,多次提醒王公大臣,以及溥仪本人,要注意《优待条件》上的这一条。庄士敦的提议,遭到了内务府的强烈反对。假设说,1924年,在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之前,清室能主动遵守《优待条件》,移居颐和园,我想,也不会发生溥仪被驱逐出宫的事件。

  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冯玉祥将军为民国政府剪掉了这条多余的辫子,挽救了一部分国家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