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延光拍过的照片 贺延光:《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照片是这样拍成的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国青年报原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在新闻摄影界享有盛名,他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更是有口皆碑.那么他是怎么在程式化的会议新闻作品中突破形式上的刻板,把握住珍贵的历史瞬间?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贺延光拍"胡连会"的那些事,也许会有所体悟.中国青年报原摄影部主任贺延光  贺延光摄影作品<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我拍的<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最后照片得奖,实际上拍照背后的过程更有趣.▉ 提前两小时,占个好位置领导人

    中国青年报原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在新闻摄影界享有盛名,他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更是有口皆碑。那么他是怎么在程式化的会议新闻作品中突破形式上的刻板,把握住珍贵的历史瞬间?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贺延光拍"胡连会"的那些事,也许会有所体悟。

中国青年报原摄影部主任贺延光  

贺延光摄影作品《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

我拍的《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最后照片得奖,实际上拍照背后的过程更有趣。

▉ 提前两小时,占个好位置

领导人会见,最常见的就是两个人握着手,笑容面对记者的半身像。如果按这种模式拍自然十分简单,但缺乏象征性的意义。国共两党领导人见面毕竟是中国人打破坚冰的福音,海内外所有华人都明白。

上午,连战到北大演讲。连战在台湾国民党政坛被认为是个"木讷"的人,但他竟然在北大侃侃而谈,而且讲得很不错。全场热烈鼓掌,他的夫人激动得从位子上站起来当众上台亲吻他。演讲结束,我也拍完照了,回到车上,司机也说刚在车上听了广播,觉得连战讲得真好。

接着我们马上往报社赶。回到报社,我让司机赶快吃饭,自己上去储存数码相机里的照片。司机给我拿了一盒饭到办公室,我说没时间吃了。司机很疑惑,说:不是下午3点才开始么?我说要去占位子,你去晚了一分钟,在中间找不到位子,站在侧位,就没办法拍了。

过了安检之后,我拿起镜头和相机就开始跑。去到现场一看,给摄影记者预备的是照合影的那种铝合金梯子,一共四级台阶。最中间的是给中央电视台预留的机位,大约一两米见方,谁也不能上去。几分钟后,梯子上就站满人了,并且位子还不够。

不久,工作人员又推出同样的一组梯子,放在中央电视台机位的后面。我一下就蹦过去,站在梯子的最高一层。我考虑,从上往下拍,背景比较干净。如果我站在第一层拍,背景就完全不一样了,警卫人员、其他工作人员、门和窗都会入镜;而从上往下拍就只有胡、连二人,背景比较干净。站好位子之后,就要干等两个多小时,喝水、上厕所都不行,只要你一走就没位子啦。

▉ 摄影记者要不要用闪光灯?

我这些年拍照片是不用闪光灯的。因为上世纪80年代,我在新华社听一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女摄影师讲课,她当时37岁,连续三届在荷赛获奖。她说她15年没有使用闪光灯了。当被问到为什么,以及光线如果太暗怎么办时,她并没有正面回答技术问题,只说现场光线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真实性的组成部分,能不用灯就不用灯。我觉得她一下说服了我,所以我这么多年也是不用闪光灯的。

但是"胡连会"这种情况,我一看就傻眼了。几乎所有记者都拿着闪光灯。这就意味着,在胡、连握手相见的瞬间,会有几百个闪光灯同时在闪。如果我不用闪光灯,快门开启的一瞬间都是别人的光,我拍出的照片曝光就无法控制。

幸亏我还算有准备,犹豫了半天,还是把闪光灯从包里拿出来了。因为我常年不用闪光灯,现在的闪光灯又比较复杂,我都有点不太会用了。就利用会见前这两个小时,不断试验闪光灯。前面有工作人员走来走去,我就判断胡连大概的位置,不断地试。全光、半光、1/4、1/16的曝光情况下,闪光灯是什么效果。为了达到既要抓住主要人物,还不能有闪光灯痕迹的效果,我试拍了有50张照片。

▉ 摄影技术好掌握,难在对事件的认识

会见开始了,胡锦涛先到了预定位置,他站在那儿,看着一侧的记者。时间不长,3点一到,另一边的门就开了,连战出来了。我的镜头一直追着连战走,走到两人一伸手,啪啪啪连拍三张照片。

照片拍完之后,很快胡、连二人就进入会场会谈,我们就进不去了,离开了大会堂。下台阶的时候,有两个年轻记者,都认识我。我就问他们拍得怎么样?两位年轻记者很高兴地回答说拍上了。给我看相机屏幕的时候,我发现都是半身握手的微笑像,就是很常见的那种照片。

我当时就问了他们一句,为什么不拍全身照?两个小伙子没有反应过来。我解释说,共产党、国民党过去60年刀光剑影,现在第一次见面,手要往一起伸了,腿要往一起靠了,这意味着什么?他俩恍然大悟。

所以我说,摄影记者不要把技术问题看得太难,技术好掌握,反倒是你对事件的认识是最重要的。你对生活有什么样的认识,你就能拍出什么样的照片。

▉ 好照片险些被毙稿

因为拍这张照片是事先有预判的,所以回到报社之后,我很快把照片以及标题和文字说明拿出来了。当时我们摄影部的编辑记者,还有报社的编委,都到我的房间里来看,一致认为这张照片拍得好。我心里也很踏实,觉得自己的想法实现了,把这事儿交给当时值班的图片编辑柴继军,就去和朋友吃饭了。

没想到,晚饭还没吃完,编辑就打电话叫我回来,说是照片被总编辑毙了。因为新调来的总编辑觉得,"这么大的事儿,拍得太不正式了"。潜台词就是没有按照领导人会见的传统模式拍。

我不甘心,就告诉柴继军联系其他媒体,是不是愿意用这张照片。后来新京报看了照片,他们值班的几个头儿一致决定明天就用这张照片。

虽然照片刊发有了着落,我心里还是不舒服。我是"中青报"的记者,好不容易拍了一张自己也觉得满意,别人也觉得满意的照片,结果自己报纸没用。我又去找总编辑。当时的副总编辑何春龙,还有三四个人在场,都说这张照片好。

何春龙就跟总编辑介绍,"中青报"有个传统,就是照片谁拍得好用谁的,不一定非用新华社通稿,如果外人比我们拍得好,我们就用外人的,多少年来都是如此。面对大家的七嘴八舌,总编辑也想了半天,最后说,既然你们都觉得好,那就用这张照片吧。我长舒了一口气。

后来我知道,那天副总编亲自做版,把中国青年报的报头缩小了一栏,腾出地方,把这张照片由四栏变成五栏,文字说明和标题一个字都没改,发了出来。

过两天开办公会,总编辑就在会上检讨说他的思想不太解放。他说真没想到,这张照片一见报,好评如潮。

过了十来天,宋楚瑜也来大陆。听去现场拍摄的记者说,在会场等待时,很多摄影记者都在议论贺延光的那张照片,说这次也要逮着那个镜头。我听了就笑,因为这不可能拍得到。上次是连战在走,而胡锦涛往前迎了一步。但是宋楚瑜来,胡锦涛是纹丝不动。况且一个是国民党,一个是亲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背景完全没法比呀。

所以实际上,我讲的这个故事,是说明,摄影记者要去拍一个新闻事件之前,你要去了解它,而且应该比一般读者更了解,把背景讲清楚,新闻才有力量。如果我们不讲背景的话,光是拍照片,只能拍出一个情节,它会很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