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的清华学子成为清华导师

2017-1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清华园中,他们曾是青年学子,吸纳知识,砥砺人格,终于成为经世治国之才.但心中难以割舍的"清华情结",吸引着他们回到母校,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成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华建敏等人.1947年,年仅19岁的湖南伢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因为喜爱文科,英语又好,***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系&quo

在清华园中,他们曾是青年学子,吸纳知识,砥砺人格,终于成为经世治国之才。但心中难以割舍的“清华情结”,吸引着他们回到母校,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成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华建敏等人。

1947年,年仅19岁的湖南伢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

因为喜爱文科,英语又好,***刚进清华时“老想着转系”,不过没转成,这也促使他下决心在工科埋头钻研起来。***的同窗好友、著名法学家郭道晖回忆说,***学习很用功。当时,电机系的功课在全校是最难的,他却应付自如,是班上的“业务尖子”之一,当过“课代表”。他待人诚挚,在同学中很有威信。

***非常热爱文学。郭道晖记得,1948年的一天,他偶然从北平一家报纸副刊上读到一篇署名“容基”的文章,作者正是***。“那篇优美的散文题为《谈爱与憎》,文中援引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曹禺的话剧《北京人》和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论爱的格言,可以看出他当时的文学根底和志趣。”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常开玩笑说,自己做官是“误入歧途”。

在清华园里,***结识了一群大师级的教授,每次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都感觉值得回味。“朱(自清)先生为人廉洁、谦虚。我清楚地记得他在同方部(清华大学小礼堂——编者注)讲话的样子,音容宛然。”“我们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他纵论天下,大骂***。”1992年,时任***副总理的***在参加电机系60周年院系庆祝会时,题写了“为学与为人”的赠言。

学习之余,***痴迷唱戏,曾在清华京剧队当过票友。巧的是,清华电机系58届毕业的师妹、后来与他结为伉俪的劳安也唱得一口好戏。***的孩子也都和清华有缘。***曾在同学聚会上说:“劳安在清华就读时,在校医院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女儿燕来;劳安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儿子云来。”

清华园不仅是***收获知识与爱情的地方,更是他增强能力、树立信仰的地方。1999年3月,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中国时,***对她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他说的事,就发生在他上清华时。

1948年4月,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北平各校掀起了“反饥饿、反迫害”的“四月学运”风暴,清华等校的师生员工举行了连续半个月的罢课。为保护校园安全,清华的学生们成立了“护校纠察队”,***是队员之一,和郭道晖等人一起夜间轮流值班,拿着棍棒守护校园。

1948年秋,清华大学的十来位湖南籍同学自愿组成了一个“过共产主义生活”的小集体——“明斋117室生活小组”。***积极参与进来,并很快成为组织的骨干之一。小组生活的内容是组织读书会,学习从解放区传来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办了一份油印报《晓露》。

***负责撰稿、发消息,还因为字写得工整漂亮帮着刻蜡板。在《晓露》上,他和清华的同学们发表过吴晗、张奚若教授为青年所写的文章,还撰写了《历史的道路》等文章,回顾“五四”以来的学生运动,以及清华、北大校园里的民主生活和争人权争自由的斗争,还用红油墨印出***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论》等书,供全校同学学习,在读者中名声大噪。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据当时的电机系党支部***李叔平回忆,***是支部里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的人。他作为班长,代表本班同学在全校大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还援引苏联小说《恐惧与无畏》中的情节,说明勇敢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为了保卫祖国,革命青年应当不怕牺牲,无所畏惧,抵抗美国的侵略。后来,党组织考虑到工作需要,没有批准他参军,并于1951年1月推荐***担任学生会***。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不但要指挥、开动庞大的“学生会机器”,还要随时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发表演讲,动员和组织同学积极参加活动。他组织全校同学参加“五一”大游行,声援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动员同学踊跃参加捐献运动;还同清华大学的校委会与青年团联合制定了“全校爱国公约”等。后来,***任上海***、***时,有人夸他组织能力强、口才好,他说:“这是在清华当学生会***时锻炼出来的。”

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一直十分珍惜在清华的同窗情谊,他所在的51届电机系,确实也是英才辈出,光院士就有4位。***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集体的优秀,并深深为之自豪。清华这片沃土,是***厚积薄发、成为栋梁之才的根基。饮水思源,***在母校建校80周年的时候写下“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身不忘”的词句。

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开始筹办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一致希望“邀请一名有才能、有身份、有名气的人”来做院长,最理想的人选就是***。当时,***正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在这个主管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行政部门,他愈发认识到:“中国最缺的不是技术、资金和人才,而是管理。

”所以,当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的同班同学李传信和校秘书长吕森前来邀请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从经管学院1984年4月成立起,***就亲任院长,一直做到2001年。

开始,***每个月都会来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讨论学院发展工作的重大问题。到了1991年,***出任***副总理,尤其是1998年出任总理之后,因为工作太忙,他只能一两年来学院一次。***曾说:“这些年,我给经管学院没有做过什么事,甚至同学们想见我一面都难。扪心自问,心中有愧。”但师生们都将他倾注的心血看在眼里,认为他尽到了关心学生和推动学院发展的双重责任。

在工作中不苟言笑的***每次回到经管院,见到学生们,总是十分开心。他的学生、北京鑫民安科技***总经理李治平说,朱院长每次来都神态温和、谈笑风生。“他发言都从不打草稿,但思维敏锐、条理清晰,一些重要的统计数字都记得很清楚。”

***亲自带过4个技术经济专业的博士生,看过他们的博士论文,并邀请国际上最优秀的管理专家成立顾问委员会,对论文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在上海的时候,曾把学生杨宏儒交给上海市经委研究室主任,让他们一起研究上海市的工业状况。杨宏儒回忆此事时,不无遗憾地说:“他希望我能拿出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来,但我当时太年轻,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想法,写出的东西不是特别符合实际应用。现在明白他的期待了,可惜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1986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为经管学院毕业生饯行的宴会上,***得知其中一名学生将去美国留学,语重心长地叮咛他:“你学成一定要回来,国家确实需要人才。”又在这位学生的毕业留言簿上赠言:“博采众长,学通中外。”后来,这位学生在美国得到了去高盛投资公司工作的机会,但因为朱院长的话对他影响太深,于是决定放弃高薪,回国创建了投资银行。

***一直以清华和经管学院为荣,出国访问,都要表明他是清华的教授、院长。他以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与清华经管学院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很多大学羡慕清华有这么个好院长,也纷纷来邀请他,但***都婉言谢绝了。

2001年6月,***辞去了院长职务。在告别会上演讲时,***动情地说:“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说实话,永远也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此后,***继续担任该院顾问委员会名誉***,“办世界一流管理学院”一直是他的心愿。

2004年,经管学院举行20周年院庆大会,***发来亲笔贺信,谦称自己“当时根本不知如何办学”,但看到今天桃李满天下,“虽然自己出力不多,但感参与此建国兴邦之大业,实为我毕生光荣”。“纵我廉颇已老,但此心耿耿,始终和你们在一起”。

与***一样有“清华情结”的领导人还有很多,如华建敏、周培源、钱伟长、费孝通、华罗庚、周光召、李蒙、丁石孙等人。同在清华园,昔日的“才子”,变成日后的老师,他们的回馈比汲取更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秘书长华建敏,1957—1963年曾在清华大学动力系学习,此后一直关心清华的发展。2009年,清华大学宣布成立启迪创新研究院,华建敏欣然担任首任院长,并聘请国内外顶尖的理论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参与研究工作。

原全国***副***钱伟长于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学习,1946年至1983年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在清华园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他非常注意对年轻人的培养,经常鼓励学生们向他提问题,甚至和他争论。他的学生、清华航天航空学院教授谢志成曾感慨地说:“钱老作为大科学家,却一点架子也没有。”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孟祥发曾同钱伟长一起搞新型电池的研究长达5年,他回忆说:“那时科研经费很少,钱老就想尽办法带着大家去找旧电表等‘二手货’加以利用,就这样一点点地‘武装’起实验室,搞起了科研。他当年踏实勤恳的科研习惯,我们一直延续至今。”

同样担任过全国***副***的周培源,当年在清华大学是出了名的优等生。1919年9月,17岁的他走入清华园,被插入了中等科三年级,由于各科成绩优秀,只一个月后就升入中等科四年级。中等科毕业时,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自动升入高等科,后任甲子级级长。1924年毕业赴欧美求学。

1929年,清华大学聘周培源为物理系教授,这是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一位教授。1947年到1952年,周培源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即使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校长,也割舍不下他对清华大学的情感。

他的女儿周如玲曾总结说:“父亲在清华学成、结婚、立业,度过了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起步于清华;他的世界观、或说做人的准则也是在清华逐步形成。父亲一生在教育、科学和社会活动诸领域中能做出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养育他的清华园。”

***、***、***等领导同志,虽不常回母校,但他们——

从清华走出的领导者中,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毕业之后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常回到母校。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清华,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关心着清华的建设和发展。

中共中央***、中央***处***、国家副******,在清华大学先后完成了本科和博士阶段的学习。1975年至197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98年至2002年,在担任福建省委副***、***期间,他还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2002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写《福建博士风采》丛书时,***在第一卷中发表了题为《自述》的文章,讲述了自己进入清华大学的曲折过程。文中写道:“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

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了清华大学。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

这又是一个机遇。1975年7、8、9三个月,正是刮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当时顾不上清华大学的具体工作,刘冰同志主持工作(此三人都是当时清华的负责人——编者注)。

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

从政近20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进行系列研究,著书并发表文章。”

2002年10月,***出任浙江省委副***、代***。清华大学与浙江省的交流合作一直都很频繁,***到浙江后,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10月16日,***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浙江省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合作协议书》。

2003年3月17日,***带领浙江考察团一行人回到母校进行洽谈和考察,为双方合作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列举了浙江在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经济结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清华在科技知识和人才方面的支持。4月10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浙江嘉兴举行揭牌暨总部大楼奠基仪式,***为研究院总部大楼奠基。

2010年8月23日,已经是中共中央***、中央***处***、国家副***的***,又视察了清华控股博奥生物***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他重点询问了中心创办人程京院士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情况,并对博奥生物经过10年的努力所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原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也是清华校友, 1959年至196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动力系,曾担任团支部***。本科毕业后,他接着在清华大学动力系攻读硕士学位,1968年毕业,并曾担任党支部副***。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负责人张振明,曾担任***近年出版的有关著作的责任编辑,与***有过多次接触。他这样回忆这位清华学子:“他(***)出身贫寒,家里三代都是贫农,没有人进过学堂的门,但凭着自己的聪敏和勤奋,他一个农家子弟实现了到清华大学学习深造的梦想;更以他的传奇人生经历对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了非常独特的注解。”

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1965届毕业生刘云清撰文回忆大学生涯时曾这样说:“根据系里的安排,工化系的七八名教师和近40名同学(还有***等5名热工仪表专业的同学)参加了在上海组织的聚四氟乙烯的会战工程……对于我们这些还未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没有经验,于是不懂就学,在干中增长才干。

在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到处可见同学们不知疲倦的身影。由于我们基本功比较扎实,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我们特别注意虚心向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尊重他们的经验,搞好与他们的团结,所以很受他们的欢迎。”

参加工作后,无论在技术领域还是在行政岗位上,***都谨记校训,勤勉好学,工作格外出色。

担任中央纪委***后,反腐倡廉成为***的主要工作,在这方面他也不忘找母校“取经”。***曾多次与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清华大学在廉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还向母校发去了贺信:

我收到母校寄来的90周年校庆庆典“邀请函”,十分欣喜!谢谢你们的邀请。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去母校参加这一盛典活动,备感遗憾。唯有忠诚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才能报答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才是对母校90华诞的最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