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华的妻子 林洋电子陆永华:低调的回归

2018-0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年近50岁的陆永华又回来了,"我从未脱离过光伏."回归后的陆永华说.在热闹非凡的光伏舞台上,陆永华的名字或许已不为人知,但在中国光伏十多年的短暂发展史上,陆永华和林洋新能源的名字却不容忽视.年近50岁的陆永华又回来了,"我从未脱离过光伏."回归后的陆永华说.在热闹非凡的光伏舞台上,陆永华的名字或许已不为人知,但在中国光伏十多年的短暂发展史上,陆永华和林洋新能源的名字却不容忽视.在光伏发展最火热的时期,他变卖手中的股份,套现转身去从事当时看起来冷门的产品;而两年

摘要:年近50岁的陆永华又回来了,“我从未脱离过光伏。”回归后的陆永华说。在热闹非凡的光伏舞台上,陆永华的名字或许已不为人知,但在中国光伏十多年的短暂发展史上,陆永华和林洋新能源的名字却不容忽视。

年近50岁的陆永华又回来了,"我从未脱离过光伏。"回归后的陆永华说。在热闹非凡的光伏舞台上,陆永华的名字或许已不为人知,但在中国光伏十多年的短暂发展史上,陆永华和林洋新能源的名字却不容忽视。在光伏发展最火热的时期,他变卖手中的股份,套现转身去从事当时看起来冷门的产品;而两年之后,在哀鸿遍野的光伏领域中,他又迈着轻松的步伐回归了。进退之间,陆永华的选择让人琢磨不透。

"脑残"还是"睿智"?

有关陆永华为什么要卖掉林洋新能源(现为韩华新能源)的争论,至今没有定论。他是江苏南通人,1997年开始创业,辛苦打下一片江山,就是今天的林洋集团。林洋集团涵盖了地产、交通、新能源等领域,陆永华的财富也曾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单。

2004年创办的林洋新能源,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凭借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公司Q-cells做代工,规模迅速扩大,在2010年达到900MW的产能,跻身全球前十大太阳能公司行列。

当时的林洋新能源与尚德电力、英利集团等早期一线太阳能品牌齐名。2010年5月份,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太阳能大会上,林洋新能源的品牌赞助行为,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名字。当年,林洋新能源的发展如日中天,而当时的江阴海润尚在襁褓之中。

但是2010年8月,在二季度总体营收同比增长105%的前提下,陆永华将林洋新能源剩余股权转让给韩华集团,林洋新能源最终变身韩国企业,韩国韩华集团以3.667亿美元现金收购林洋新能源49.9%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这是当年中国财经新闻里面最有分量的一次收购,也是最充满了悬疑的一次股权转让。

在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卖掉股份,陆永华的行为,在当时招来一片嘲讽。在公开场合的讨论,他不止一次被骂"脑残"。其实,将股份转让给韩华集团是陆永华的第二次转让,早在2007年12月,他已经先向瑞士Good Energies公司出售所持林洋新能源大部分股权,从第一大股东的位置退下。

将手中股份变现之后,陆永华先后投资了四川雅安的多晶硅项目和光伏逆变器等产品。因为价格急剧下滑,陆永华的多晶硅项目在2011年9月被迫停止。而光伏逆变器业务则顺利开展起来,这也为其后来的回归打下一定基础。

陆永华选择激流勇退,到底是"脑残"还是"睿智",随着行业的发展,他的选择最终证实了那些"怒其不争"的人的眼光是何其短浅。尽管有人认为是由于当时陆永华的得力助手王汉华突然离世,导致他在林洋新能源的股东中显得尴尬,他才不得不选择放弃。

但是一位林洋新能源里走出来的高管透露:"陆永华是一名很有眼光的精明商人,他看出来当时组件的技术门槛低,恶性竞争必将导致空间萎缩,他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有发展潜力的逆变器和储能产品。"

低调的回归

2012年3月份,林洋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新能源),主要从事光伏系统产品设计、光伏电站工程、能效管理和LED 应用等业务。2010年卖掉股份,退出光伏圈的陆永华,又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归了,公司依旧取名林洋新能源。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陆永华称:"一直看好光伏行业,这个行业依然是个蓝海。"

昔日低调的陆永华退隐行业两年,在他的名字即将被湮没的时候,带着新产品,用回旧名字,归来了。这样的回归方式耐人寻味。

2012年初,正是中国光伏水深火热之际,资本市场上"防火防盗防光伏"的声音此起彼伏,陆永华的回归和他的隐退,都是在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选择。光伏正火热之时,他离开,被骂"脑子有问题",他不在乎;但光伏正是低潮期,他挟良好的现金流和轻资产上阵,让他在回归之途中显得很轻松。

在光伏发展已经进入下游资本博弈的阶段,1亿元人民币微乎其微,可能只是一个大型地面电站投资额的九牛一毛。当外界揣测不到陆永华唱的是哪一曲戏码的时候,他自己站出来,为自己当年的隐退和近日的回归做了注解。他坦诚当年离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看到未来组件利润肯定会急速下降,而产业也会走到过剩边缘。

而他认为2012年初进入终端应用市场则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他看到了市场的扩容就需要终端的光伏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等光伏应用产业的跟进,也看到了国家大力扶持的态度。

但是再次进入之后的林洋新能源并没有走资本集中的大型地面电站,而是定位于适合家庭用的小型光伏系统。这种系统规模小,应用灵活,不会受制于大型地面电站的三角债问题,却是未来的需求趋势,在全球均有市场。"做终端的小型电站,将用得上以前积累下来的各种渠道。

"陆永华在坦白为什么回归光伏之时,对媒体谈道。"陆永华的经营风格不会特别彪悍,更不会冒进,但是他会是最后的大赢家。"一位资深光伏从业人员说。这一退一进,都惊人地出人意料,也只有陆永华一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