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管教在右(金韵蓉的亲子书)

2017-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心理定式--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n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

心理定式——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n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会影响学习结果的。 在这个实验中,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并且各给他...    显示全部信息

心理定式——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n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会影响学习结果的。

在这个实验中,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并且各给他们一组智力和体力表现完全相同的大白鼠,请学生们教这些大白鼠走迷宫。但是在实验开始之前,他故意告诉其中一组学生,他们分到的大白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仅脑子聪明,体力也非常好;然后他又告诉另一组学生,他们的大白鼠是准备淘汰的,因为在评选中,它们都表现出了体力和智力上的鲁钝反应。

结果,学生们在实验室里用相同的时间和方法教大白鼠走迷宫之后,发现被认为是聪明伶俐的那组大白鼠走迷宫的速度,要比被认为是鲁钝愚笨的那组大白鼠快得多,而且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也强得多。

这个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出罗森塔尔的意料。他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实验者对聪明的大白鼠怀着比较高的期望和信任,因此在训练的态度上比较友善、和蔼;而另一组因为内心先带着偏见,所以对鲁钝的大白鼠表现出粗暴、不耐烦的态度,因而影响了大白鼠的学习情绪,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偏见会影响学习结果”的假设,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格布森来到了一所位于美国中部的小学,他们从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当中,各选出3个班级的学生来参与实验。

首先,他们给这些学生作了一个叫“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又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把这份假装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还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嘱老师们不要把名单外传出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又来到这所小学,召集了上次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作了一次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在那份随机抽取的假名单上的学生,他们的智能增长比其他同学要快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情绪的表现上也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和老师们互动积极,感情深厚。

罗森塔尔对这个结果的解释也和上个实验一样。他认为,虽然拥有名单的老师们始终把名单藏在心里,但掩饰不住的信任和期待,会通过眼神、笑容、声音以及肢体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这些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对上学也更有动力和兴趣。

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叫做“期待效应”。

当然,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反思,让老师们理解,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其实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过,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负向的(想想那些被诬陷为劣等的大白鼠和不在优异名单上的学生们)。

此外,中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因囿于客观现实,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一个班级当中只有十多个学生,所以我们如果期望老师们能理解“罗森塔尔效应”的威力,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一视同仁,在现实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更希望对“罗森塔尔效应”的认识能落实到父母或家里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因为孩子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多,而学龄孩童能够寻求认同的对象,除了对他们影响至深的老师之外,家长也是责无旁贷的。

习得性无助——把通往理想的长路切割为可以努力迈上的阶梯 “习得性无助”是我们在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时,常会用到的专业诊断词汇。

它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学习之后,因为不愉快的情境经历,而在情感和认知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有两个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在第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将一只跳蚤放进敞着口的玻璃杯里,结果跳蚤没一会儿就跳出了杯子。

来回几次之后,实验人员又将跳蚤放回了玻璃杯里,可是这一次,他在杯子上加了一个厚厚的玻璃盖子。跳蚤以为这次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可是没想到它跃起时却被盖子给弹了回来。

跳蚤不死心,又奋力地往上跳了几次,可是每次都被牢牢盖住的杯盖给重重地弹回来。 最后,灰心丧气的跳蚤就再也不想跳了,即使实验人员把玻璃杯盖挪开,又试图引诱它再跳,可是再跳起来的跳蚤,也只跳到了和杯口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的高度,就再也不去尝试往上跳得更高了。

另一个实验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那条有名的狗。塞利格曼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并且在笼子边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

只要扩音器一响,笼子的铁丝网就会通上电流,电流的强度足以让狗感到痛苦,但不会伤害它的身体。 刚开始,扩音器响的时候,被电到的狗会在笼子里四处乱窜,试图找到逃脱的出口。

可是在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之后,狗就绝望了,放弃了挣扎。 虽然扩音器响了,还是有电流通过,但狗只是躺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痛苦,而不再极力逃脱了。 于是塞利格曼把狗挪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里,笼子的中间用隔板隔开,一边通电,一边没有通电,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

塞利格曼把另一条从来没有经过实验的对照组狗,和先前的那条实验狗一起关进了通电的一边,当扩音器响起,笼子通电时,对照组狗在受到短暂的惊吓之后,立刻奋起一跳,逃到了安全的那一边。

可是那条可怜的实验狗,却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轻易地跳到笼子的另一边,自己却卧倒在笼子里,再也不肯尝试了。 我知道这个实验听起来十分残忍,对爱护动物的人来说,更是残酷到不可思议。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结果对照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就会发现往往我们对待学习成就比较低的孩子,就和对待那条实验狗一样残忍。 在学校里成绩不佳、表现不好的孩子,就像那条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一样,曾经奋力跳跃,试图还击,可是当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或电击的力量远远超过自己的力量时,可能就会“习得性无助”地放弃挣扎和努力。

他们可能选择认同自己的无能,自暴自弃,默默忍受失败的痛苦;也可能因此向下修正自己可以到达的高度,宁愿选择较低的成就,以避免再次受到失败的打击。

所以,我们是不是能重新审视给孩子定出的标准,并且试着帮助他在到达目的地的路途中,多切割出几个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迈上的阶梯? P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