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的相册 李春英老人的百岁梦想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月7日是正月初五,民间有"破五"吃饺子的习俗.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大南寺巷的李春英老人早早起来,穿上红棉袄,嘱咐二儿子多包些饺子,等着其他儿女的到来. 97岁高龄的李春英老人,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举家由河南省平顶山市迁至宁夏固原市,从此扎根这片土地.如今,李春英已是四代同堂,大家庭有50多位成员. 记者询问老人生活得好不好,老人有些耳背,听了几遍后,才张开已经没有牙的嘴,笑呵呵地说:"托共产党的福,这两年日子越过越好了.每个月能按时领到220元的高龄补贴,这样我的伙食费

2月7日是正月初五,民间有“破五”吃饺子的习俗。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大南寺巷的李春英老人早早起来,穿上红棉袄,嘱咐二儿子多包些饺子,等着其他儿女的到来。 97岁高龄的李春英老人,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举家由河南省平顶山市迁至宁夏固原市,从此扎根这片土地。

如今,李春英已是四代同堂,大家庭有50多位成员。 记者询问老人生活得好不好,老人有些耳背,听了几遍后,才张开已经没有牙的嘴,笑呵呵地说:“托共产党的福,这两年日子越过越好了。

每个月能按时领到220元的高龄补贴,这样我的伙食费就有了着落。儿子还给我投了保险(城镇医疗保险——记者注),一个月看病吃药也不发愁了。再加上平时儿女给的钱,日子过得好得很。

” 中午,阳光从云中洒出,老人家中四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气。当李春英老人听到记者说原州区目前共有7位百岁寿星时,老人高兴地说,她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争当第8位百岁老人。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母亲虽然年龄大了,但思维清晰,平时喜欢看看电视,偶尔还能到亲戚家走动走动。

记者告辞时,有些倦意的李春英老人正坐在椅子上打盹,身边是跑来跑去的重孙子。 据原州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高龄老人津贴制度的建立,使宁夏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由以往低标准、临时性、不确定性的救济方式转变为一种规范的制度性保障。

目前,原州区共有4000多位高龄老年人,按照农村老人80—89岁每人每月50元,90—99岁老人每月65元;城市老人80—89岁每人每月170元,90—99岁每人每月220元的标准,收取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记者 周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