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江起义后结局 死罪难逃:国民党少将起义后的结局

2018-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为李嵩落实政策的过程中,李佐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李嵩这个人,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坏!"这话,并非无稽之谈.李嵩的人格印记,可以从他一生三次痛哭中得到历史的投影.1906年,李嵩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一处谷地的贫苦农民家庭.最初几年,一家六口人靠父亲耕种祖产五斗山田和佃种儒公祠堂几斗公田维持生计.因为地租高,收获不丰,父母常为一家人的衣食愁眉不展.后来,由于父亲读过几年书,人也精明能干,农忙时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农闲时借高利贷做倒卖竹木.茶叶等小本生意,加上母亲勤俭

在为李嵩落实政策的过程中,李佐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李嵩这个人,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坏!"这话,并非无稽之谈。李嵩的人格印记,可以从他一生三次痛哭中得到历史的投影。

1906年,李嵩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一处谷地的贫苦农民家庭。最初几年,一家六口人靠父亲耕种祖产五斗山田和佃种儒公祠堂几斗公田维持生计。因为地租高,收获不丰,父母常为一家人的衣食愁眉不展。

后来,由于父亲读过几年书,人也精明能干,农忙时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农闲时借高利贷做倒卖竹木、茶叶等小本生意,加上母亲勤俭持家,若干年下来,家境好转,佃种的公田退给了佃主,自己购置了些田地,请了一个工钱不多的跛脚长工,父亲则专做他的生意。

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不辞辛劳的奋斗,为幼年的李嵩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生楷模。家庭步入小康后,李嵩有了读书的机会。虽然,私塾教学方法不良,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但他却牢牢记住了父亲的嘱托:"像长工那样泥手泥脚的'光眼瞎子'是最苦的。读书明理,才能在社会上为一家人求得好生活。"

李嵩的功课得到了先生的好评。好评,又强化了他蒙蒙眬眬的责任感,乃至于引发了李嵩懂事以来的第一次痛哭。

那一次,邻居办喜事,因私塾先生外出无人写对联,想起了平常大家总在夸李家的"伢子"书读得好,字也写得好,便上门相求。李嵩的父亲一口应承下来。

一般的孩子能写则写,不能写则一推了事,不会挂在心上。李嵩不然,他内心感受了一种无法推卸的心理压力:要是写不好,岂不辜负邻居的一番厚望?岂不丢了父亲的老脸?

越想越愧,越愧越急,百般无奈又急又愧的李嵩最后竟伏在桌上,嚎啕大哭。

邻居不再勉为其难,小李嵩却为了将来给邻居"写好对联",为了使全家稳居长工之上的"好生活",更加发奋读书。

上中学后,正赶上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置身于救国图存热浪之中的李嵩和许多同学一样,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宣传新思想的书刊,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他读,共产党的《向导》、《独秀文存》他也读。

新知识的灌输,使父亲言传身教培养起来的责任感融入了更神圣的内容。李嵩追求人生理想的视野,从此越出了生育他滋养他的小山谷,越出了凝聚了父亲一世心血的家业,越出了乡间邻里婚丧嫁娶所求的笔墨功夫。他看到了社会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看到了军阀杀伐连年横征暴敛,看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及其丧心病狂的经济掠夺。

特别是沙基惨案和五卅惨案,从感情上极大地刺激了李嵩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报国救民的人生志向。李嵩不顾父兄规劝,参加了学生会组织,投身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

1926年,李嵩中学毕业,家里无力继续供其读大学。正痛苦彷徨,北伐革命军占领长沙,带来了广东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李嵩不顾父亲强烈反对,毅然徒步前往广东,于当年9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入伍生队,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不久,中国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打着"清党"旗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正在入伍生队学习的李嵩,亲眼看见一批批优秀同学被五花大绑押上远去的卡车,投入大牢,其中不少人倒在了血泊之中,都是些忧国忧民志向远大品学皆优的好青年,有的,甚至与李嵩情同手足!

21岁的李嵩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要革命,为什么以血腥手段摧残有胆有识有志向的热血青年?

几乎在一夜之间,血淋淋的现实封死了李嵩追求新思想之路,使他从美好理想的云端,跌入阴霾笼罩的深谷。逮捕同学的卡车驶离校园后,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宿舍,一头栽倒在床上,扯开被子,蒙住脑袋,偷偷哭泣起来。

留在国民党营垒里"年轻幼稚"的李嵩,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自然找不到任何求解中国革命道路的答案,思想上的空白,从此,于青天白日的大旗下,逐渐被一种诠释"清党"暴行的国民党"正统"理论所充填:中国为什么受尽列强的欺凌和宰割?还不是因为自己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帝国主义是一条"饿狼",实行封建割据的军阀和"共匪"是家里的"疯狗","疯狗"乱咬人,"饿狼"就要趁虚而入,入室吃人,所以,"攘外必先安内"。要结束分裂,统一中国,只能实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特别是"一个领袖",那是凝聚人心的旗帜,就像德意志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大和民族的天皇。中国要想不受列强欺负,惟有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