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民科王晓明 除了伪民科 还有“伪民社科”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关民间科学家的讨论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在媒体上我们不时就可以看到一些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严格的方法论训练,并且游离在体制外.没有固定资金支持的学术爱好者们满怀热情地进行研究的报道.不得不说,他们之中的确有很多前辈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果.这些人理应得到我们的敬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也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是真正的中国民间科学家的代表.然而,有一群"伪民科"却更能吸引眼球,郭英森应属这其中的代表."伪民科"的特征也很明显,他们操弄着玄乎其玄的前沿理论,

有关民间科学家的讨论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在媒体上我们不时就可以看到一些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严格的方法论训练,并且游离在体制外、没有固定资金支持的学术爱好者们满怀热情地进行研究的报道。不得不说,他们之中的确有很多前辈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果。这些人理应得到我们的敬意,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也许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是真正的中国民间科学家的代表。

然而,有一群"伪民科"却更能吸引眼球,郭英森应属这其中的代表。"伪民科"的特征也很明显,他们操弄着玄乎其玄的前沿理论,总是自称取得了惊为天人的研究成果,自称因为体制原因一直没能得到重视,缺少伯乐来支持其进行研究或是将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

如果你缺乏专业知识,他们会耐心地向你阐述他们的研究成果;而如果你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与他们进行辩驳,得到的却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或是直接愤而拂袖而去,不愿与尔等"才疏学浅"之人继续交流。

自然科学领域有了"伪民科",那么人文社会学科领域自然也相应的存在着一批"伪民社科"。因为某种程度上人文社科领域内的研究相对来说容易起步,"伪民社科"在中国是一个更庞大的群体。并且由于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更难被证伪,"为民社科"们仿佛"半仙附体",敢做敢言。

因此,在许多人文社科领域的论坛、演讲等学术活动中,出现长篇大论发表观点的"伪民社科"实在不是一件新鲜事。"伪民社科"们醉心于自己的臆想之中,对各种晦涩的学科术语操之即来,然而研究的材料多来源于各大论坛、网站,研究资源缺乏可信性,研究方法混乱,推理过程逻辑跳跃、错误百出,缺乏对经验事实的充分了解。

他们只记得"大胆假设",不在乎"小心求证",更是将"论从史出"活生生地变成了"史从论出"、"有论无史"、"有论假史"。

更令人无语凝噎的是,他们总是拥有超越常人的自信和无比执拗的性格。秉持着"哲学家们的任务是改变世界"这一信念的"伪民社科"们大多幻想着能够改造社会,因此这些人广泛地在媒体与社交平台等领域发声,他们造成的负面效应与自然科学界的"伪民科"相比可能更大。

因为校园的开放性,笔者在人民大学学习期间就遇到过这么一些"伪民社科",常常以其令人瞠目的行为和理论来扰乱正常的教学与研究活动。在这些"伪民社科"中,就有这么两位让笔者记忆深刻。

第一位据其个人的介绍是资深的国际政治学与中国外交研究者。作为一名听众,他在2016年1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中国国际问题高级讲坛"上受到了诸位参会者的"充分关注"。在为期三天的讲坛上,他几乎在每位老师授课结束之后都会非常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主持人没有邀请他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跳起来,先对主持人做一番批判,然后再发表其系列高见)。

北大的王缉思教授、国防大学的李莉教授等学者先后有风度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尽管他的问题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钓鱼岛现在处在这种危机情况下,中国到底能不能,有没有决心到钓鱼岛进行核试验?""我们的‘一带一路’将引领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那么中国到底准备何时推动全世界创立保护我国企业利益的国际法?"……更夸张的是,他声称自己的成果已经吸引了法国、德国等国家学者的重点关注,更是有很多专家想要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据现场的一位博士生介绍,此人经常出现在人大哲学院、历史学院等活动中,老师们也拿他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