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返回[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目录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爱科研教师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又

返回【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目录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
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爱科研教师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
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

1953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
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
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他教外语,效果良好,
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
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
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 Page 119-----------------------
1954年,他教普通植物学。

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
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
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
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
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
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
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
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
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
研上搞出点名堂来。

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
研、生产紧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
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
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
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这引起他的深思,并决心扩大视
野,另辟蹊径。
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
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
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
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
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课题上来。从
1964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
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
丰硕成果。


“***”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
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漫长的19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
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
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成功的公式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
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
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
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
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
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 Page 120-----------------------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
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
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
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
难于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
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

袁隆
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
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
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
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
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
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
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
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
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
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
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
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
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重要论
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
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
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
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走向辉煌
1975年冬,***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
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
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
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48.5%。10
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

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
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
“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
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
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
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
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Page 121-----------------------
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
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
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
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
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

他便
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
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
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
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
杂交水稻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
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这是袁
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
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变异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
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
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
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
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
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
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
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
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
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
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杂交水稻
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李少元)
----------------------- Page 122-----------------------
陈景润
——璀璨的数学新星
(公元1933~ )
1933年5月22日,在我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镇的一个邮电职员家,降
生了一个瘦弱的男孩。

他生长在鱼米之乡,而听到的却是妈妈因缺吃少穿的
叹息声。这个先天不足、幼年营养不良的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刻苦与拼搏成
为新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陈景润。
书本知识要学活
陈景润自幼喜爱数学,成绩在班级里拔尖。日本侵略者欺辱中华民族的
现实,老师关于“科学技术不兴旺,就难振国威”的教导,深深地印入他的
脑海。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进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他的班主任正是现在中
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沈元先生。沈元老师学问渊博,在数学课堂讲了整数性质
后,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段故事:
“200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指出了一个数学现象:
凡是大于2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比如,4=2+2,6=3+3,
8=3+5……这位数学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确实的验证,却无法对之进行逻辑
证明。

这个 ‘猜想’的证明难倒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连数学大师欧拉多年
计算,到临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于是,有位数学家认为这是现代人智力解决
不了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 ‘猜想’得到证实,便可以大大丰富人们对整
数之间关系的认识,把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一步。

这是一颗数学皇
冠上的明珠,你们能有志气把它摘到手吗?”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同学们态度迥异:有的冲动,
有的木然,而陈景润却由此激起求知的欲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景润胸
怀希望的种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功课,演算习题,把功夫用在打好基础上。


陈景润不仅能准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愿意多做习题。有一次
老师布置了33道题,让同学们选做10道,而陈景润的作业本里,却工整地
做好了33道题。他学习数理化,不满足于学懂,还把概念、公式、定律一字
不漏地记住,他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学会弄懂,运用自如,触类旁通。


陈景润还顽强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本来背大量英语单词已叫不少人头
疼,但他还下苦功夫,把一本化学书背得滚瓜烂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
赞。
陈景润是图书馆的热心读者,他阅读中学数理化参考书,还钻研大学的
有关书籍,如《微积分学》、《高等代数引论》等。


陈景润熟记数理化基础知识,并博览群书,改变那种呆读死记的方法。
例如:999×1001,按一般计算方法很麻烦,而且易错。陈景润的解决方
2 2
法是: (1000-l)×(1000+l)=1000-1=999999。

求解方程式:(X-4)
2=25时,陈景润的解法是:x-4=±5;x=9,x=-1,一步求得结果,速度快
1 2
而且计算准确。说明陈景润把数学知识学活了。
----------------------- Page 123-----------------------
科学路上崭露头角
陈景润上中学期间,他那操劳一生的母亲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

他艰苦
地坚持学习,到了高中二年级,终因家境困难而失学。

1949年新中国的五星
红旗在福州城升起,他家的生活也好起来了。大学招生允许“同等学力”报
考,他高兴地报名参加***,于1950年秋天被录取上了厦门大学。


厦大张开双臂拥抱了他。高大的图书馆,明亮的教室,幽静的校园,的
确是潜心攻读的好地方。陈景润更加发奋地学习数学及各门课程。每个学期
结束,他总是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1953年,陈景润以一名数学系
拔尖的高才生而提前毕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数学高才生陈景润,也有缺欠:一是身体不
佳,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三是讲不好普通话。因此,他被分配到中学教数
学时,就败下阵来。他只得离开中学,到福州的街头巷尾摆起书摊子以租书
为业了。
消息不翼而飞,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悔恨分配工作不对路,险些埋没了
人才。

于是,学校决定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图书馆资料阅览室任管理
员,给他充分的时间研究数学。他开始研究数论中的“他利问题”。
过去的老师李文清先生,用印度数学家拉曼纽让拼命攻读的事例,及自
己的努力显示东方古老智慧的事例鼓励陈景润。

他在师长的关怀下,一头埋
进自己取名“勤业斋”的一个7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
用工整的笔迹,写成了科研起点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人才,就像30年代熊庆来教授发现华罗
庚这颗数学新星一样,热情地肯定了陈景润的研究成果,以豁达宽广的胸怀
于1956年推荐他在全国数学论文宣读大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陈景润走上讲台时,紧张得心跳唇颤讲不出话来,只能在黑板上演算让
与会专家来看,这大大影响了大家对他研究成果的理解。还是他的老师李文
清先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对他的论文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才使论文里的
许多数学符号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使这一研究成果得到异口同声的称赞。


会上,华罗庚阐述了陈景润论文的意义,给予高度的评价。新中国亲手
培养的年轻数学家,在数学会上第一次崭露头角。

会后不久,陈景润又发表
了第二篇论文《关于三角和的一个不等式》。在华罗庚的建议下,中国科学
院数学研究所致函厦大,协商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
1957年9月,陈景润接受调动来到北京的中关村,踏上了科学的新征途!


为攻关刻苦准备
陈景润来到中国科学院从事数学的专业研究工作。为能在研究中做高水
平的攻关工作,要做许多准备。陈景润像一座不停运转的钟表,为自己上紧
了发条。
返回【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