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而教黎加厚 为智慧的生成而教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众所周知,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考试,屡屡在国际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可时至今日,在中国本土上还没有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虽不及我们,但是自1964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却占了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中国没有诞生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得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也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知识性教育,它给予学生是"死"的知识,却丢掉了"活"智慧.正如A·N·怀特海在&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考试,屡屡在国际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可时至今日,在中国本土上还没有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虽不及我们,但是自1964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却占了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

中国没有诞生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得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也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知识性教育,它给予学生是“死”的知识,却丢掉了“活”智慧。

正如A·N·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 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一、知识与智慧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凝聚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经验。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存储和传承。智慧是由智力、知识、能力、意志、情感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是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和自然,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

智慧只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不能直接给予和传授,只能不断去开启、丰富和发展。

可以看出,知识与智慧有着内在的联系,知识是智慧形成的基本要素,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知识。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不一定是个富有智慧的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

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静态的,它关注的是既定的认识,指向的是过去,它是可以转让的。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指向的是未来,它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比知识更复杂,更重要。知识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它只是智慧的外在产物;智慧最具生命活力,它是知识内在核心,是创造的泉源。

二、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程、教学、评价过多关注的是知识,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在现实的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呈现的是现成的知识、标准的知识、一成不变的知识,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成了传承知识的中转站,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沦为知识的奴隶。

一味对知识的追求,淹没了学生对探索的渴望,这种没有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这种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肤浅和跛足的教育。

如果说传统教育的内核是知识,那么未来教育的视野应该是智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袁振国教授指出:“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与无限增长的知识“赛跑”,人就会一直被知识所控制,并最终沦为知识的奴隶。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知识,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有智慧。对于社会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智慧的人”,智慧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这正如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所说:“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

实质上,人类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促进人的智慧发展活动,知识教育只是教育的外表,智慧教育才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真谛不是给予学生知识,而是通过亲近知识,来激发潜能、启迪智慧。

三、为智慧的成长而教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以‘有智慧的教育’取代‘缺智慧的教育’,恐怕已属大势所趋。”(陈桂生语)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们的教师将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彻底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立足课堂,由为知识传承而教转变为为智慧的生成而教,当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根本。下面就此谈点个人浅见,以期同行斧正。

1、建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智慧课堂应是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老师说:“智慧”是一种态度,是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善良”感,是教师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回到心理常态,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砥砺智慧的乐园。

2、课堂教学应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和整合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生成的过程。

知识与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应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3、课堂教学应充满问题的探索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各种创造起源于问题。发现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智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学生的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空,让学生有独立沉思的时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构建。

此外,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让学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合作学习中探究,让学生真正亲历知识探究和获取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开启学生智慧的过程。

4、智慧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智慧教育必须扎根于肥沃的,有生命力的土壤,而开放的课堂就是这样一块丰厚的土壤。开放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只是教师教育行为机械动作的场所,而是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

(1)开放课堂的前提是开放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材的开发者,这是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论。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不能囿于教材的束缚,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大胆革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利于探究的学习内容,使课堂充满智慧的光芒,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现师生生命的价值。

(2)开放课堂的核心是开放思维。心里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开发取决于开放的思维。教师不应再简单地给学生灌输思想、观点、知识、而要给他们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束的成长,敢于遐想、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索、乐于探究。

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动手实践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学生思维启动时,教师进行引导;当学生思维断裂时,教师帮助衔接;当学生思维堵塞时,教师进行疏通;当学生思维模糊时,教师适当点拨;当学生思维散乱时,教师帮助梳理,让思维的开放成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3)开放课堂的关键是开放评价。要采用师评、生评、自评等多种开放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参与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方式、参与的品质、参与的效果等。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5、智慧课堂应关注差异,张扬个性。

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和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主要不是表现为强弱之分,而表现为类别之分。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该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和检测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关注人的差异,因材施教。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 同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给予学生不能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和发展他们的智慧,为智慧的生成而教当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