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丝丽雅冯涛辞职 “优秀企业家风采”—访宜宾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

2018-0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纺织化纤行业,宜宾丝丽雅集团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基纤维产量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出口创汇行业第一.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纤维生产企业,还拥有100余项国际领先技术,20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和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建立了遍布北美.东欧.韩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3%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5%以上,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50%左右.围绕丝丽雅有无数耀眼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科技示范项目"

在纺织化纤行业,宜宾丝丽雅集团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基纤维产量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出口创汇行业第一。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纤维生产企业,还拥有100余项国际领先技术,20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和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建立了遍布北美、东欧、韩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3%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5%以上,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50%左右。

围绕丝丽雅有无数耀眼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科技示范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出口名牌""中国名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创新型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纺织科技型企业"等等,每一个无不金灿灿、沉甸甸。

然而这一系列荣誉中,最让公司董事长冯涛看重的却是"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因为正是创新使丝丽雅起死回生,走上行业的巅峰。正是冯涛到企业以来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得丝丽雅完成凤凰涅槃。

以智图强

"我们不要低估员工的智慧,哪怕是最基层的普通员工,如果把他的潜能、智慧激发出来,将是巨大的生产力"。2月16日,记者采访宜宾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时,他这样说道。

探究丝丽雅的创新发展之路,冯涛感慨万千。

他说:"其实当初的创新,当初的一切举措都是被逼出来的。"

1997年,冯涛出任丝丽雅集团前身宜宾化学纤维厂掌门人。当时这家老牌国有企业已经连续亏损多年,在全国化纤同行业中"不幸"拿到了多个"倒数第一"——产量只有区区2000多吨,质量被称为"地摊货",总资产只有2亿多元,工厂亏损负债率高达96%,骨子里的不服输使得冯涛痛苦万分。

产能低,产品单调,等级垫底,从上到下普遍缺乏斗志,也不可能有钱进行技术改造、人员引进。怎么办?冯涛认为当前第一要务是激发员工信心,激发员工信心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多产生效益,让员工看到希望。

很快,冯涛在全厂提出了"以智图强"的口号。"以智图强"最根本点就是激发员工智慧和潜能,向传统工艺、传统思维模式开战。

以丝丽雅"一锭多丝"专利技术为例,这项由冯涛带领团队完成的重大发明,让企业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解决了困扰生物基纤维长丝行业多年的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问题。还打破了垄断世界近百年的传统工艺,累计节约投资20亿元,节约土地2000多亩。

而这个创意在当时全厂上下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在大家意识里,传统工艺一直是这样的,产能也只有这么大,结果却攻克了难关,实现了技术突破。究其原因,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在于思维惯性,打开了一扇门,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丝丽雅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冯涛说,一个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就是要思考如何去激发员工的智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特别是资金实力、市场实力不强的企业,提振员工信心,激发员工智慧潜力是解决企业困境的最佳途径。

创新舞台

冯涛说,在企业的创新工作中,只有创新制度还只是纸上谈兵,要把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为员工提供创新舞台。对普通一线生产员工来说,他所在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是一个创新的舞台。管理者就是要设计课题,辅以相适应的激励措施,引进激励机制,奖惩必须鲜明。

丝丽雅后来获得了很多专利技术,都是通过为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创新"舞台"以来,有了明确的好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创造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有了好的"创新舞台",员工的创造力才会有施展的空间。

丝丽雅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冯涛认为,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此,丝丽雅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万元,重奖一线科技创新功臣。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丝丽雅又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但由于涉及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暂未对外公布。丝丽雅向来重视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16年,丝丽雅累计申请国家专利近1500项。冯涛说,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创新"舞台"的成果,而成果越多,舞台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企业就会走上持续良好的发展之路。

创新文化

只有创新激励制度是不够的,技术日出月新,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永远都会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保持长久的创新活力,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创新文化。只有形成了文化,让创新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企业的基因,创新才是持久的,可以传承的,才可以自如面对市场发展变化。

近年来,丝丽雅通过科技创新,不仅构建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四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冯涛还总结性地提出了丝丽雅的"十二大创新基因",为丝丽雅的创新文化构建框架。

具体就是:文化基因、探索基因、体制基因、领导基因、激励基因、冒险基因、造马基因、知识基因、聚合基因、实践基因、容错基因、宽容基因。

"十二大创新基因"驱动丝丽雅创新发展。目前,丝丽雅已经形成了效能技术群、资源替代技术群、新产品技术群、循环经济技术群等多项行业核心技术群,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未来发展中,丝丽雅还将深度集成先进的企业文化、经济思想、管理体系、科技知识和资源体系,完善项目的平台和发展的舞台,形成创新再创新,发展再发展的格局

商场如战场,在大家都激发出了血性的时候,狭路相逢"智"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