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举中状元 梨园戏《高文举》中状元名扬天下 逛三宫游六院帽插金花

2017-1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珍珠记>是明代传奇作品,又名<高文举珍珠记>,作者不详.徐渭<南词叙录>著录明初南戏<高文举>1种,未见传本.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杂调"载<珍珠记>名目,评曰:"此即<高文举还魂记>也.<还魂>原本固不佳,此犹不得与之并列."<高文举还魂记>已失传,从名目看,故事情节似与<高文举珍珠记>有别.明代<八能奏锦>.<万曲长春&

  《珍珠记》是明代传奇作品,又名《高文举珍珠记》,作者不详。徐渭《南词叙录》著录明初南戏《高文举》1种,未见传本。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杂调"载《珍珠记》名目,评曰:"此即《高文举还魂记》也。

《还魂》原本固不佳,此犹不得与之并列。"《高文举还魂记》已失传,从名目看,故事情节似与《高文举珍珠记》有别。明代《八能奏锦》、《万曲长春》、《玉谷调簧》等戏曲选集,收有《鞠问老奴》、《书馆相会》两出,相当于文林阁刊本《珍珠记》的第19出《询奴》和第20出《逢夫》。

此剧写儒生高文举无力偿还所欠官银,富翁王百万代为缴纳,并以己女王金真妻之。文举上京应试中状元,被丞相温阁逼赘为婿。文举修书遣人迎金真进京,温氏将信改为休书。金真至京寻夫,适值文举外出,遂被温氏剪发剥鞋,在相府浇花、扫地,幸得老仆帮助,与文举在书馆重逢。

文举不敢挺身抗争,乃使金真越墙赴开封府告状。包拯审明具奏,皇帝下诏谪罚温阁,并准许金真处罚温氏。王百万夫妇婉劝,金真宽恕温氏,两人共事文举。因河桥话别时,金真剖珍珠,与文举各执一半,以为后会之盟,又因文举思吃米糯,金真趁机将珍珠藏于米糯之内,夫妻始获重逢,故剧名《珍珠记》或《米糯记》。

赣剧和婺剧的《合珍珠》、潮剧的《扫纱窗》、莆仙戏的《米糯思妻》、河北梆子的《夜宿花亭》以及秦腔、川剧、河北梆子、西路评剧、河南曲剧、哈哈腔、定县秧歌的《花亭会》等都是此剧的经典版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梨园戏《高文举》,其情节与《珍珠记》不同。

高文举倔强、有骨气,敢于斗争,有专家称此本可能保留了明初南戏《高文举》的思想艺术风貌。该剧是小梨园七子班传统剧目,由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整理上演,其中"玉真行"一出是歌舞性很强的折子戏。

剧情:高奉字文举,西京离芳县人,父母双亡,家贫卖身安葬,不慎烧毁主家文书,被告官系狱,幸有王福员外怜之,为之赎回,使其在家攻读,并以女玉真妻之。文举中状元,为宰相殷炯强招为婿,文举日夜思念玉真,殷女设计骗取玉真进京,禁于冷房。文举夜探冷房与玉真相会,乃上奏朝廷,辞官退婚。

另有版本将故事的源头敷衍成高文举娶表姐张美英。 (梧桐新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