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春姚慕双 喜欢姚慕双周柏春独脚戏的网友有福了!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独脚戏又称"滑稽",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以方言演出.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独脚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角,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挡演出,遂使独脚

独脚戏又称“滑稽”,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以方言演出。独脚戏兴起于1920年前后,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独脚戏创始时期的艺人王无能,曾演过文明戏的丑角,江笑笑、刘春山也各有专擅,当时称为“滑稽三大家”。他们的表演也吸收了文明戏和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说唱”与“滑稽”的拼挡演出,遂使独脚戏形成独立的曲种 。

姚慕双 (1918-2004) 原名姚锡祺。祖籍浙江宁波,1918年生于上海。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师承何双呆,民国28年(1939)在电台演播独脚戏(时称"自由谈唱")。

初时搭档为巧运道,两个月后分手,此后50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与胞弟周柏春搭档,是滑稽界搭档时间最长的享有盛 誉的兄弟响档。其独脚戏代表作有《宁波音乐家》、《英文翻译》、《各地堂倌》、《啥人嫁拨 伊》等。

在独脚戏向滑稽戏过渡的进程中,姚、周亦是第一批开拓者,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参加过最早的滑稽戏团体"笑笑剧团"、"华亭剧团",参演过最早的滑稽戏《瞎子借雨伞》、《小山东到上海》等。 1950年,姚、周共同组建了蜜蜂滑稽剧团,主演的《小儿科》、《老帐房》、《不夜的村庄》等现代剧目,受到当时的好评和鼓励。

1960年"蜜蜂"纳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在《满园春色》中扮演的饭店4号服务员,在《笑着向昨天告别》中扮演的祖传中医华祖康,均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曲艺剧团建立后,在《出色的答案》中扮演的大炉工老方,语言硬朗,形体动作棱角峥嵘,刻划出一个卑视邪恶、正直无私的老工人形象,是滑稽戏舞台上典型程度较高的艺术形象。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其弟子甚众,仅"双字辈"就有近30人。 2004年9月20日因病逝世, 被滑稽界誉为滑稽泰斗.

周柏春 原名姚振民,祖籍浙江宁波,1922年生于上海。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届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民国28年(1939)与胞兄姚慕双搭档在电台演播独脚戏,开始了滑稽艺术生涯。1950年与兄共同组建蜜蜂滑稽剧团,任团长。同年代表滑稽界出席全国戏剧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曾先后担任过上海市滑稽戏剧改进会主席、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滑话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在蜜蜂滑稽剧团参与主演的代表剧目有叫、儿科》、《老帐房》、《不夜的村庄》等。在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及上海曲艺剧团期间,主演过十数部大型滑稽戏,塑造出不少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形象。

如《满园春色》中的先进工作者2号服务员,《出色的答案》中的"四人帮"爪牙马家骏,《路灯下的宝贝》中的小业主蒋阿桂等。其表演动作和语言柔软娇曲,富有弹性,铺垫从容,波谲云诡,具有"冷面滑稽"特点。

其创作演出的独脚戏获奖的有《解放千字文》、《啥人嫁拨伊》等。《学英语》由美国ABC广播公司录像后在美国播放。1985年和姚慕双去香港演出,颇为轰动,当地报纸誉为"大陆超级滑稽双档"。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和姚慕双共同培育了大批滑稽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