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朝安未入选候补委员 宿迁换届首开先河 乡镇书记入选市委候补委员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特约记者 包永辉 宿迁报道乡镇书记"意外"入选"我很意外.""我怎么会成为幸运的全国第一?"2006年9月11日,35岁的刘金山,以难以掩饰的兴奋语气对本报记者说.宿迁,江苏北部的一个农业大市,距南京不足300公里,由于出了一个"最有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蜚声海内外.刘是中共顺河镇委书记,一个在乡村社会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十数载的基层公务员.按照基层组织的用人导向,他应该是一个"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

特约记者 包永辉 宿迁报道乡镇书记“意外”入选

“我很意外。”

“我怎么会成为幸运的全国第一?”

2006年9月11日,35岁的刘金山,以难以掩饰的兴奋语气对本报记者说。

宿迁,江苏北部的一个农业大市,距南京不足300公里,由于出了一个“最有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蜚声海内外。

刘是中共顺河镇委书记,一个在乡村社会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十数载的基层公务员。按照基层组织的用人导向,他应该是一个“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9月2日上午,身为中共宿迁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的刘出席了中共宿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这一天,是大会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共宿迁市委换届程序中至关紧要的一天。

和所有的与会人员一样,头发稀落开始谢顶的刘,知道自己当天上午的使命之一,就是参与选举中共宿迁市第三届委员会,46名市委委员、9名候补委员都将从他们的选票中诞生。但他自己说,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候选人。

“我当时就感到很诧异,也很兴奋。”刘说,“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候选人,在过去的惯例中,一直是从县委书记、县长、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局办‘一把手’中产生,怎么可能把我们乡镇党委书记列入其中呢?”

惊讶的或许不止刘一个人。当天上午的会议上,同时被列为市委委员候选人的乡镇书记,共有5个,分别来自于宿迁市下辖的5个县区。

投票开始了,486名实到代表,集体投票。

待主持人宣布得票数字的时候,刘瞪大了眼睛——自己竟然得了454票。他不仅没有像另外一个“倒霉的”乡镇书记那样,被“差额”掉,还幸运地成为5个乡镇书记候选人中得票最高的人。

“我也庄严地投了自己一票。”刘对本报记者哈哈一笑。

全国第一例

“让乡镇党委书记进入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序列,成为全委会组成人员,在江苏是第一例。”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通说,“据我所知,在全国也是第一例。”

5月上旬,中共宿迁市第二届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即俗称的“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通过了常委会此前确定的“第三届委员会组成原则”,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名额,以及候选人差额比例。

诸多原则中有一条:在全市118个乡镇党委书记中,将破天荒地产生若干名委员或者候补委员。

而后,中共宿迁市委向中共江苏省委做了请示,并得到批复。

毫无疑问,中共江苏省委的批复,对身为乡镇党委书记的刘金山的个人命运意义非凡,尽管这一纸批复并未指定刘金山可以入选新一届委员会。

一段日子过后,中共宿迁市委将全市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突然集中到市区的一个宾馆,让大家从118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名单中,勾出5个。

此时的刘金山正在广东东莞市出差,毫不知情地挤入了5人行列。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写入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文案——“候选人初步人选方案”。换言之,此时的他,已是“候选人初步人选”。

但是,距离入选新一届委员会,刘才迈出第一步。

接下来,刘必须成为“候选人预备人选”。迈出这一步,需要过四关。“第一关”是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设置的,组织部要对他进行“全面的组织考察”;“第二关”中共宿迁市委常委会设置的,组织部将考察结果提交到市委常委会,供常委们讨论,从而形成“候选人预备人选方案”;“第三关”是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候选人预备人选方案”要上报给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直到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的“387号文件”,表示“原则上同意”,刘金山等人方算过关;“第四关”市委要在正式选举之前,开一个情况通报会,听取退休的市领导的意见,他们没有异议的时候,刘金山才没有悬念地成为“候选人预备人选”。

彰显民主理念

“我当选市委候补委员的消息传出后,一个农村教师拉住我的手,跟我说,你在市委的会议上,要喊出农民的声音。”刘金山说,“我们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民中的干部,是事实上的‘村干部’,我要当成农民的二传手,让市委的决策更好地体现农民的意志。”

在刘的理解中,新一届中共宿迁市委,之所以要从乡镇党委书记中选拔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意在彰显决策的民主性、广泛性。

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部长白云萍说,彰显民主理念,是宿迁市委换届选举中的鲜明特征,也是乡镇党委书记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推荐视野的重要原因。全委会组成人员向乡镇延伸,有助于将乡镇党员的意愿传递到市委。

“将党内民主扩大到基层,是市委换届时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也是省委对我们的希望。”中共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通补充道。

何通透露了一个省级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消息,日后,省一级委员会的换届中,县委书记也有望进入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序列。

有关专家认为,党内民主扩大化,正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潮流。

白云萍称,宿迁换届中的民主理念,还体现在另外三个层面:

扩大了民主范围。刚刚选举出的中共宿迁市委第三届委员会,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比上一届增加了12人,上升了28%,新增加的候补委员中,还有2名即将改制为民营企业的酒厂的党委书记,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扩大了差额比例。市委委员的差额比例达到了13%,比中共江苏省委的要求高出3个百分点。

实现了真正的差额选举。过去,宿迁市委在正式选举之前,会先搞一个非正式的“预选”,在“预选”中将“差额”的人筛除掉。等到正式选举的时候,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等额选举。这一回,宿迁废除了“预选”,在正式会议上,开始了真正的差额选举。

党建专家表示,刘金山等人出任市委候补委员,是中共扩大全委会作用的一个象征。全委会,即委员会全体会议,是一个地区党的日常领导机构,它的决策代表着全体党员的意愿。全委会组成人员的增加,实质上是民主范围的放大,对防止决策的片面性,大有裨益。

市县换届以来,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等相继强调,“要适当扩大党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规模,充分发挥全委会作用。”今年春天,中共辽宁省委就曾召开专题全委会,审议表决正厅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辽宁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共56人参加会议。

在较早实行干部任职票决制的江苏省,全体参会委员的无记名投票,对干部任用起着表决的作用。故而,刘金山等人出任候补委员,影响殊大。

何通说,作为市委候补委员的刘金山,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既无权选举市委常委、市委书记,也无权被选举为市委书记或者市委常委,但他们可以参加选举会议,可以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在市委的重大事项上,发出乡镇党委书记的声音。”刘金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