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生当选院士 新当选院士马永生:中国“川气东送”探索者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是脚踏实地的学者,油气勘探的实践者.探索者--经过近20年的艰难探索,在碳酸盐岩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普光等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十一五"国家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经组织协调不得不配合时的解释是"历来如此,应该多宣传基层的同志".他就是马永生,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

他是脚踏实地的学者,油气勘探的实践者、探索者——经过近20年的艰难探索,在碳酸盐岩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普光等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十一五”国家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

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经组织协调不得不配合时的解释是“历来如此,应该多宣传基层的同志”。

他就是马永生,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川气东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曾长期担任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马永生秉承“科学严谨、求是创新”的态度,大胆探索,取得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与勘探技术多项创新性成果。

他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与预测模式,阐述了复杂构造区油气复合控藏的新认识;提出了碳酸盐岩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成功指导了普光等地区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普光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051亿立方米,为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提供了资源基础。

年轻的马永生院士为我国油气勘探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答辩会上,面对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0多位院士,马永生真诚地说:“我的所有成果,是在前辈及同行专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与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组织关怀、支持的结果。”

求学:与地质专业结缘

马永生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英年早逝。身为长兄的马永生要承担起照顾3个弟弟妹妹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和求学过程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马永生说:“我是凭借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一口气从本科读到了博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连续10年的地质理论学习和野外实践训练,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实践:从西部油气勘探起步

1990年,马永生博士走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大门,有幸参加到胡见义院士领衔的项目组,“得到了石油勘探界前辈的直接指导,受益匪浅”。项目结束后,戴金星院士等专家建议:“如能到油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大有益处。

”遵从了老一辈的教诲,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告别3岁的女儿,1992年5月,马永生参加塔里木石油会战。由于工作出色,他很快担任了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1995年底,组织上安排他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研究室主任,在周堃、徐志川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中国南方海相油气的研究,并从此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突破:发现中国最大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

199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重组。马永生被调到刚成立的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管理部。由于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和实践经验,1999年5月,组织任命马永生组建中石化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中石化南方海相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工作。他再次离别妻女,开始了长达近9年的南方油气勘探生涯。

面对南方复杂的地质情况,他们从基础研究入手,尊重前人,但不迷信权威。“在四川这样一个富气盆地中,应该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气田。需要勘探思路的解放,需要理论和技术的创新,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做支撑。”这是当时他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同时,他提出了探索海相深层、超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

马永生将突破的首选目标锁定在普光地区。但在普光地区所有构造高部位都已打井,未发现气田,勘探工作已停滞了10年之久。通过对构造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历史等分析研究,马永生认为位于构造低部位的普光构造岩性圈闭,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

2001年8月,马永生3次向专家组汇报了普光1井的部署方案,最终得到了专家和总部的认可。同年11月普光1井开钻,2003年5月钻达5700米完钻,发现了巨厚的优质储层,取得了勘探的成功。随后,马永生负责提出了普光气田整体部署方案,组织实施探井29口,成功率高达93%。之后又相继取得元坝等大型气田重大突破,实现了几代地质学家的梦想。

普光气田的发现及相关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成果被评为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两院院士评为2006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被国际权威杂志称为“Outstanding Work”。

2007年,“在接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通知书时,需要我签字保证3年内不离开中国,我说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祖国。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爱国,没有国家和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马永生说。

责任: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而努力

“我能够当选院士,是前辈院士们对我的认可,是恩师们和组织培养的结果,与团队和家庭的支持分不开。现在自己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任与责任。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在油气勘探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保障我国油气资源安全作出更多贡献。”马永生如是说。

不管身份怎么变化,马永生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低调做人,踏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