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四川 太原市第二十四中数学教师王艳丽

2017-08-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报记者 刘丽红 儿子生病需要王艳丽时,她却陪自己学生看急诊;儿子强迫她接送自己上下学时,还要在旁边一直指路,因为这是她几年来第一次送儿子上学;有一次,在批评儿子时,儿子脱口而出:"我是奶奶养大的,不是你." 王艳丽告诉记者,班主任肩负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而且,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有兢兢业业.以身作则的校长,有一群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的同事,更有一群爱戴自己.关爱自己的学生. 王艳丽几年前带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大学即将毕业,却坚持每周给自己妈妈和她通电话.反省自己的&qu

本报记者 刘丽红 儿子生病需要王艳丽时,她却陪自己学生看急诊;儿子强迫她接送自己上下学时,还要在旁边一直指路,因为这是她几年来第一次送儿子上学;有一次,在批评儿子时,儿子脱口而出:“我是奶奶养大的,不是你。

” 王艳丽告诉记者,班主任肩负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而且,她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有兢兢业业、以身作则的校长,有一群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的同事,更有一群爱戴自己、关爱自己的学生。 王艳丽几年前带过的一个学生,现在大学即将毕业,却坚持每周给自己妈妈和她通电话。

反省自己的“下马威” 第一次带班主任,王艳丽就遇到了张强(化名)这样的学生:欺负同学、不带胸卡、上课看报纸、早读时间抄作业。起初,没有带班经验的王艳丽想用严厉来“制服”这个学生。

比如,看见他抄作业,就让他撕了重写,不带胸卡就直接批评几句,可这压根无济于事,让他撕抄一页,张强能把整个作业本撕掉;被批评时,张强压根不理睬,头也不回走掉。

“那会儿,我多次找过他谈话,但起色并不大,只能坚持几天。”王艳丽告诉记者,是一个偶然的契机改变了他,也点醒了自己。2009年元旦,王艳丽给班里每个同学买了件小礼物,趁中午时间,王艳丽在给他们往柜子里放礼物时,发现张强的数学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数学老师,她一定非常非常地讨厌我、恨我吧,但我不讨厌她,因为我知道她恨我这块铁不能成钢,可我讨厌她对我毫不留情的训斥……”回到办公室,王艳丽在心里把这段话念了很多很多遍,突然意识到,总想给学生“下马威”的她,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于是,张强生病时,王艳丽去宿舍照顾他;暖气漏水湿了被褥,不顾儿子反对,她把儿子被褥拿走了……在一次聊天中,张强告诉她:“老师,每当我犯错的时候,我很自责,因为我觉得我做的一些事情真的对不起您。

”现在,这个学生常会这样跟别人说:每周我都会定时给我的两个妈妈打电话,这另一个妈妈指的就是王艳丽。 有着太多温馨回忆 老妈,我想你了;老妈,我想吃干吃面,你给我寄过来一箱;老班,我中午睡觉梦见你了,梦见我抱着你哭,哭醒了……王艳丽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短信。

她告诉记者,五年的班主任生涯,太多的回忆留在她的脑海里。 曾经,为了在山医大二院挂一个专家号,她的学生从晚上12点开始排队为她挂号;收到这样的温馨短信:“老师,不知道应该在老师前加一个什么样的形容词,是尊敬的?还是亲爱的?因为你对我的意义,太不一样!

是没有血缘的家人。好好保重身体,愿下一次见你,不会再多白发丝。”“忘不了的太多太多,也许很多人觉得我们只是师生关系,但是,在我和孩子们的眼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王艳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