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

2017-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滑石 滑石甘淡性寒.功能利水祛湿,通淋滑窍(滑利尿道).清暑止渴.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砂淋等所致的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可与猪苓.泽泻.车前子.瞿麦.海金沙.冬葵子.萹蓄等同用.滑石淡可渗湿.寒能清热,适用于暑热病(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自汗.脉濡滑等)与湿温病(身热不很高但多日难退,身重嗜卧,神情淡漠,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而腻,脉滑缓).治暑热病常与甘草(如六一散).扁豆.扁豆花.竹叶.荷叶.绿豆衣等同用.治湿温病常与苡米.通草.佩兰.白豆蔻.大豆卷等同用.治疗中暑呕吐.泻利等症,可与藿香.佩兰

滑石 滑石甘淡性寒。功能利水祛湿,通淋滑窍(滑利尿道)。清暑止渴。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砂淋等所致的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可与猪苓、泽泻、车前子、瞿麦、海金沙、冬葵子、萹蓄等同用。滑石淡可渗湿、寒能清热,适用于暑热病(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自汗、脉濡滑等)与湿温病(身热不很高但多日难退,身重嗜卧,神情淡漠,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而腻,脉滑缓)。

治暑热病常与甘草(如六一散)、扁豆、扁豆花、竹叶、荷叶、绿豆衣等同用。

治湿温病常与苡米、通草、佩兰、白豆蔻、大豆卷等同用。治疗中暑呕吐、泻利等症,可与藿香、佩兰、竹茹、半夏曲、茯苓等同用。 滑石粉外用有滑润皮肤、清热祛湿的作用。可用于痱子、湿疹、脚趾湿痒等病。可以单用,也可以与石膏、枯矾、薄荷等同用。

冬葵子与滑石都能利尿滑窍,但冬葵子兼能通乳汁,滑石兼能清暑热。通草、木通、滑石皆能利小便,但通草能引肺热下行而利小便;木通能导心火下行而利小便;滑石能除膀胱湿热而利小便。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用量一般为9~30克。脾胃虚寒、滑精、小便多者忌用。 石 韦 石韦味苦性微寒。它的主要功能是清肺经气分之热,利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可用于肺气不清和膀胱湿热所致的尿癃闭和热淋、血淋、砂石淋。

常配合滑石、瞿麦、萹蓄、木通、海金砂等同用。配小蓟、仙鹤草、白茅根等,可治尿血。配槟榔、知母等,可用于肺气热所致的咳嗽。 海金沙与石韦都能清利膀胱湿热而治淋,但海金沙偏入血分,石韦偏入气分;海金沙多用于砂石淋,石韦多用于湿热淋。

据近代实验研究,本品对因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使白细胞升高的作用。可资临床参考使用。 用量一般为6~9克,特殊情况也可用15~30克。

萹蓄 萹蓄味苦性平。功能清利膀胱湿热,主要用于治疗热淋、小便不利。常与猪苓、茯苓、泽泻、木通、滑石、瞿麦等同用。 本品有利湿清热的作用,故有时也用于治疗湿热郁蕴而致的黄疸(阳黄),可与茵陈、车前子、黄芩、黄柏等配合应用。

与苍术、黄柏、白鲜皮、苦参等同用,也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根据本品主治热淋的作用特点,近些年来常配合黄柏、木通、茯苓、泽泻、瞿麦、石韦等,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有一定效果。据实验报导,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及皮肤霉菌有抑制作用。

萹蓄醋炒有治蛔虫的作用,可用于蛔虫所致的上腹部疼痛。可与乌梅、川椒、黄连、使君子、大黄、吴萸等配伍使用。 用量一般6~15克。

瞿 麦 瞿麦苦寒,能清心热,利小肠、膀胱湿热。主要用于热淋、血淋、砂淋、尿血、小便不利等。常与泽泻、滑石、木通、萹蓄、猪苓、茯苓等同用。 本品的特点是能入血分、清血热,故治血淋、尿血时常用,一般多与炒栀子、黄柏炭、海金沙、白茅根、灯心炭等同用。

并有活血祛瘀的作用,配合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牛膝等,可用于治疗经闭、月经有紫黑块等。 瞿麦的穗部利尿作用比茎部效果好,故用于利尿时常选用瞿麦穗。

据近代报导,本品治疗血吸虫病腹水有效。 本品与萹蓄、石韦比较:萹蓄清利膀胱湿热为主,兼治黄疸、湿疹。石韦清肺与膀胱湿热为主,偏入气分,多用于湿热淋。本品清心与小肠、膀胱湿热为主,偏入血分,多用于血淋。

用量一般为4.5~10克。孕妇不宜用。 海金沙 海金沙甘淡性寒,有利尿作用,能清利小肠与膀胱湿热。主要用于各种淋病。例如:配石韦、萹蓄、木通、猪苓、茯苓、泽泻、黄柏等,用于热淋;配冬葵子、金钱草、滑石、车前子、猪苓、石韦等,用于砂石淋;配黄柏炭、白茅根、泽泻、瞿麦等,用于血淋。

根据近些年来的经验,用海金沙配合冬葵子、牛膝、金钱草、泽泻、泽兰、赤芍、槟榔(或沉香)、王不留行等,治疗泌尿系结石,有时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曾有二、三例输尿管结石,用药后结石由尿道排出,经X线拍片证实)。

腰痛明显的可配用桑寄生、续断、狗脊、杜仲、乳香、没药等。 瞿麦、萆薢、海金沙皆用于治淋,但瞿麦多用于治血淋,萆薢多用于治膏淋,海金沙多用于治石淋。

用量一般为3~9克。单用本品时,也可用五钱至一两。 体虚尿频、无湿热者忌用。 金钱草 金钱草甘苦微寒。有利水排石作用,能清利肝、胆、膀胱、肾经湿热。主要用于利尿通淋(石淋)和排除结石(胆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右、膀胱结石)。

本品配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槟榔、大黄、元明粉。茵陈等,可用于胆结石;配猪苓、茯苓、冬葵子、滑石、牛膝、槟榔、海金沙、泽兰、泽泻等,可用于泌尿系结石。

但要同时注意辨证论治,根据证候的虚实寒热,随证加减用药。例如胆结石患者出现肝郁气滞证(胁痛、肋胀、胸闷、脘堵、精神抑郁、喜长吁……)者,应配合木香、香附、炒川楝子、郁金等舒肝理气之品;如胁痛或右上腹痛其疼痛之处固定不移、舌上有瘀斑者,又应配合五灵脂、生蒲黄、元胡、乳香、没药、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大便经常秘结者,又应重用大黄和元明粉;泌尿系结石如出现肾虚腰痛、膝软乏力等症者,则应配用桑寄生、川续断、枸杞子、潼蒺藜等益肾之品;如少腹疼痛喜暖或波及睾丸、会阴等处者,则应配合炒川楝子、炒小茴香、吴萸、乌药、荔枝核等暖肝肾行气之品;如小便赤涩、尿道疼痛甚或尿血者,则应配合黄柏、木通、瞿麦、生地、萹蓄等。

总之注意随证加减,疗效就能相应提高。 用量一般为30克左右。单味使用也有用到60~90克者。 冬葵子 冬葵子甘寒滑利,能利尿、滑肠、通乳。配车前子、猪苓、茯苓、瞿麦、萹蓄、滑石,可用于小便淋痛、尿少、尿频兼有大便燥结之症。

配通草、王不留、炙山甲等,可用于乳汁不通。配漏芦、瓜萎、白芷、赤芍等,可用于乳痈初起。近些年来,曾利用本品有滑利通窍的作用,配合金钱草、海金沙、牛膝、泽兰、泽泻等,用于泌尿系结石,有一定帮助。

例如一患者,两天来右下腹部剧痛,疼痛向腰部及尿道放射,尿短赤而痛,大便干。舌苔黄,脉滑数。诊断为湿热淋兼砂石淋。西医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用:冬葵子15克、牛膝15克、泽兰、黄柏各12克、泽泻9克,猪、茯苓各15克,金钱草30克、萹蓄12克、生大黄6克、乌药6克、瞿麦12克、黄芩10克。

水煎服。共服两剂,在排尿时,排出黑褐色结石两小块(小些的如大米粒大小)而痊愈出院。

仅供参考。 车前子清利湿热而通淋,兼能利湿止泻。冬葵于滑利达窍而通淋,兼能滑肠通便。 王不留通行血脉而下乳,冬葵子滑利除滞而通乳。 用量一般为6~9克,特殊情况也可用到15~30克。 本品为滑利通达之品,故孕妇及无实邪者不宜用。

薏苡仁 简称苡仁或苡米,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湿;健脾;排脓;舒筋。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胃。 1. 利湿:生苡米有利水祛湿的作用,常配合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等,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配木瓜、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用于足膝肿痛、湿脚气。 2. 健脾:炒苡米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常配合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芡实米等,用于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者,常生、熟苡米同用,可收健脾利湿之效。

3.排脓:生苡米不但能利湿,并有清热排脓的效果。例如配冬瓜子、桃仁、芦根等,用于肺痈(肺脓肿);配桔梗、白芨等,用于肺痈已溃、吐大量脓血者,有帮助排脓的作用;配银花、当归、生地、元参、生地榆、黄芩、甘草、生大黄、丹皮等,用于急性阑尾炎;配附子、败酱草等,用于阑尾炎已化脓穿孔形成脓肿多日不愈者。

4.舒筋:生苡米还有舒筋、利关节及缓解痹痛的作用。配威灵仙、防己、羌活、独活、桑枝、赤芍、当归、附片等,用于风湿痹痛、筋急拘挛、肢体不能屈伸等症。

对由于风湿久痹、筋急拘挛而关节、肢体变形者,除重用苡米配合上述祛风湿之品外,还可同时选配骨碎补、伸筋草、炙山甲、红花、地龙、虎骨(或豹骨)、续断、木爪等活血通络、舒筋壮骨之品。

这时可以生、熟苡米同用,既利湿舒筋又健脾益胃。 木瓜、苡米均能舒筋,但木瓜偏于治湿寒所致的筋脉拘急和腿肚转筋;苡仁偏于治湿热所致的筋急拘挛、肢体难伸。

扁豆、苡米均能健脾,但扁豆偏于消暑除湿以健脾;苡米偏于淡渗利湿以健脾。 用量一般为10~20克。但本品味淡力缓,病重者常须重用(30~60克)和久服。 滑精及小便多者不宜用。孕妇忌用。

防 己 防己大苦辛寒。功能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湿热。 本品配黄芪、桂枝、白术、茯苓等,用于风水(头面、四肢浮肿,兼有恶风、骨节疼痛,脉浮)、皮水(四肢水肿明显)证。例如防已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茯苓、桂枝、甘草)等。

这时可适当加用麻黄、桑皮、冬瓜皮等兼以宣肺利水。配威灵仙、苡米、羌活、独活、红花、赤芍等,可用于风湿痹证的关节肿痛、肢体挛急等症。

配木瓜、苡仁、地龙、牛膝、槟榔、茯苓等,可用于湿热郁滞而致的下肢浮肿、疼痛、脚肿,湿脚气等症。配木通、泽泻、猪苓等,可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等症。 防己有汉防己和木防已两种,作用大致相同。但仔细分析,也微有不同,一般说汉防已偏于祛湿利水,治下焦湿热,下半身水肿,湿脚气时适用;木防己偏于祛风通络、止痛,治上半身水肿及风湿疼痛时适用。

若处方上只写防己,药店一般习惯即给“汉防己”,如须选用木防己时,药方上一定要写明“木防己”。

通草甘淡,祛气分之湿热。防己苦寒泻血分之湿热。 木瓜酸温,化湿兼能舒筋活络,善治筋挛,足痿。防己苦寒,利水兼能通络泻热,善治水肿,脚气。 据近代报导,木防己有治各种神经痛的作用,可用于肋间神经痛、结核胸痛、各种肌肉痛、肩凝、闪挫、胃痛、月经痛等。

用量一般3~9克。本品大苦大寒,不宜大量使用,恐害胃伤中。近代报导汉防已用小剂量可使尿量增加,用大剂量反使尿量减少。本品性善行,阴虚及无湿热实邪者忌用;热在气分者也不宜用。

木 瓜 木瓜酸温。主要有利湿理脾,舒筋活络的功能。 1.利湿理脾:本品能利湿温脾胃,可用于中焦湿盛所致的吐泻、腹胀,常与紫苏、吴萸、茴香、佩兰、甘草等同用。

又常用于湿邪流注于小腿、足跗而致的湿脚气(两脚浮肿胀痛、沉重、麻木、妨碍行走),常与紫苏、吴萸、桔梗、槟榔、橘皮、生姜(如鸡鸣散)等同用。 2.舒筋活络:本品主治筋病,筋急者能缓,筋缓者能利。

临床用于:①因暑湿伤中,发生吐泻不止而致的两腿腓肠肌痉挛(古书名霍乱转筋),常与藿香、佩兰、扁豆、党参、吴萸、白芍、甘草等配伍同用;②因湿邪侵袭,经络不和,筋软关节不利,肿胀沉痛(湿痹),常与虎骨、牛膝、五加皮、当归、川芎、川乌、威灵仙、海风藤等配伍应用。

白芍治筋病,主要是柔肝缓急而养筋。木瓜治筋病,主要是利湿温肝而舒筋。 用量一般6~12克。 本品味酸,单独使用,可有收涩作用,故筋骨关节不利而兼有小便不畅者,不宜单用,须配合利水之品同用。

五加皮 五加皮辛苦而温。功能利湿消肿,强腰膝,壮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脚软无力,腰膝痠痛,下肢浮肿等,常与牛膝、苡仁、萆薢、木瓜、独活等同用。 本品配木瓜、牛膝,研未服用,可用于小儿脚软不能行走。

据近代研究证明南五加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甲、乙挥发油(五加皮油),故可用于缺乏维生素甲、乙引起的诸种疾病。配茯苓皮、桑皮、冬瓜皮、陈皮、麻黄等,可用于急性肾炎腰痛水肿。

配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等,可用于心机能不全所致的下肢浮肿。据实验报导,北五加皮有类似毒毛旋花子甙K样作用,可作为强心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近人的发明,配伍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用本品泡酒,名五加皮酒,有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的功效,可随证饮用。

本品还可以外用。例如配黄柏、蛇床子、防风、苦参等,煎水外洗,可用于阴囊湿痒,皮肤湿疹等病。 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两种,功用大致相同。

但仔细分辨,也有不同之处。北五加皮多用于利湿治水肿,南五加皮多用于强筋骨治脚软无力。 用量一般为3~9 克。 用北五加皮时,如发现脉搏减慢(一分钟低于60次),则需停用。 冬瓜皮(附冬瓜子) 冬瓜皮甘寒,有利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

常与桑皮、茯苓皮、猪苓、泽泻、车前子等同用。因其性寒,常配用一些生姜、姜皮、陈皮等,以防其寒。 冬瓜子味甘微寒,功能排脓利湿,降痰清肺,润燥导滞。可用于肺痈,肠痈,肺热痰多的咳嗽和大便干燥。

治肺痈(肺脓肿)常配合桃仁、桔梗、生苡米、芦根等同用。治肠痈(阑尾炎)常与生大黄、丹皮、苡仁、连翘、赤芍、败酱草等同用。治肺热痰多,常与知母、贝母、瓜蒌、杏仁等同用。

用量:冬瓜皮一般为15~30克,病重者也可用到60克。 冬瓜子一般为9~15克,治肠痈、肺痈有时可用到30克。脾胃虚寒,大使溏软者不宜用。 茵 陈 茵陈味苦微寒。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配栀子、黄柏、大黄、车前子等,用于阳黄(湿热性黄疸)。

配附子、干姜、白术、茯苓、泽泻等,用于阴黄(寒湿性黄疸)。表有湿者,能微发其汗,里有湿者,能利尿祛湿,故阳黄、阴黄、表湿、里湿皆可用。近些年来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阳黄证较多),常以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柴胡、黄芩、大黄等随证加减应用,对于退黄疸有明显效果。

本品也可用于湿温、暑温初起,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胸闷、干呕、头眩、胁痛、不思饮食、或听觉不灵者,常与黄芩、竹茹、陈皮、半夏、枳壳、白叩、苡仁等同用。

茵陈有利胆的效能并有抑菌作用,配银花、连翘、枳实、柴胡、焦三仙、槟榔、赤芍、莱菔子等,可用于胆道感染;配苦拣子(或苦楝皮)、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大黄、元胡等,可用于胆道蛔虫。

用量一般为9~15克,病重者也可用25~30克。个别情况还可用到60克左右。 玉米须 玉米须性味甘平。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配桑皮、茯苓皮、陈皮等,可用于肾炎水肿。

配茵陈、黄柏、栀子等,可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但最常用于治疗各种水肿,也可单味煎水内服。 据近代实验研究,本品有利胆及降血压作用。可与茵陈、金钱草、元胡、芦根等同用,治疗胆囊炎及胆结石(泥砂状或小块结石)。

单味煎服也可用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治疗。 用量15~30克,单味使用时,有的可用到45~60克。 抽葫芦 抽葫芦性味甘平。功能利尿消肿,可用于治疗水臌(腹水)和水肿。可单味应用,也可放入利尿方剂中使用。

例如配大腹皮、茯苓皮、车前子、车前草等,用于腹水。配白术、茯苓、黄芪皮、冬瓜皮等,用于全身浮肿。 我曾用本品配合柴胡、黄芩、茯苓、泽泻、冬瓜皮、大腹皮、车前子、炒莱菔子、白蒺藜、水红花子、沉香等,用于肝硬化腹水,有几例收到满意效果,请参考试用。

入汤剂用量一般为12~30克。单味煎水服用时,可用30~60克。也可用本品焙研为细未,每次服9克,温开水送服,一日三次,连用十天左右。 甘 遂 甘遂苦寒,有毒。

功能泻逐水饮,是逐水猛剂。可用于重症腹水、胸水、水肿的实证。例如配黄芩、木香、砂仁等,用于水臌(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等)。配芫花、葶苈子、杏仁等,用于水饮停聚胸胁(胸水)。配芒硝、大黄,用于外感邪热与内蓄水饮结聚于胸胁脘腹之间(结胸)。

配牵牛子,用于水肿腹满(肾性水肿)等等。 本品入肺、脾、肾三经,能逐泻上中下三焦之水邪痰饮,使水从大便泻出。可以单用,也可以与他药配伍应用。 本品所含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故多作为散剂或丸剂使用。

生甘遂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煨甘遂泻下作用较弱,毒性也较小;用醋炙后,可减缓其泻下作用和降低其毒性。本品反甘草,与甘草同用则毒性增强。 用量:生甘遂0.

3~l克;煨甘遂、醋炙甘遂1.5~3克。宜先从小量开始,根据情况渐渐加量。 本品为逐水峻泻剂,泻力猛烈,虚证、体弱及孕妇忌用。 大 戟 大戟性味苦寒,有毒。功能攻泻水饮,为逐水猛剂。可应用于重症的水肿胀满、胸腹积水,肝硬变腹水等。

据近代报导也可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可单用,也可以与他药配伍应用,例如配芫花、甘遂、大枣(十枣汤),用于胸胁积水(胸腔积液);配甘遂、白芥子(控涎丹),用于因痰浊水饮积蓄所致的胸脘痞闷,恶水不欲饮、心悸、气短等症;配甘遂、葶苈子,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等。

大戟与甘遂不同之点,大戟能泻逐上、中、下三焦脏腑之水,甘遂能泻逐上、中、下三焦经隧之水。两药常同时配伍应用,使停蓄在脏腑、经隧的水邪都能被逐出,大戟还有消肿散结、治痈肿疮毒的作用,如“紫金锭”(又名玉枢丹)中即有本品。

用量一般为0.6~1.5克,特殊情况可稍增多。制成散剂或丸剂应用。 本品有毒,有峻泻作用,体弱者和孕妇忌用。

服用中如出现咽部肿胀、呕吐、或眩晕、痉挛等,为中毒的症状,应停药,本药反甘草,不能与甘草同用。 芫 花 芫花辛温,有大毒。功能峻下逐水,兼除痰饮。配甘遂、大戟、牵牛子、槟榔、轻粉、橘红、青皮、木香为丸(舟车丸),常用于形气俱实的重度水肿、腹水、胸水。

配大黄、葶苈子等,也可用于痰浊水饮引起的咳逆喘满。 本品常与大戟、甘遂同用。三药比较起来,芫花毒性最大,甘遂次之,大戟又次之。用醋炙后可减轻其毒性。

三药均反甘草,与甘草同用毒性增大。 据近些年的报导,本品可用于肝硬变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和胸腔积液等病。 用量一般为0.5~l.5克 ,病重体壮者可稍增大。体弱者及孕妇忌用。 商 陆 商陆苦寒有毒。

主要功能是利尿逐水,兼有清热降气作用。但临床上主要用为逐水药治疗各种重症水肿。例如配鲤鱼煎服(鲤鱼汤),可用于各种水肿(肾炎水肿、心脏性水肿等入有利尿消肿的作用。配槟榔、大腹皮、茯苓皮、川椒目、赤小豆、木通、泽泻、杜仲等,用于水肿、水臌(肝硬变腹水)、腹胀、二便不利等。

本品对胃肠有刺激作用,饭后服较合适。 本品为末水调(或加些醋)外敷,可用于痈肿疮毒,有消肿拔毒作用。 用量1.

5~4.5克(入汤药剂量);如单味药研末服用,一般为0.4~1.5克。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大量可引起中毒,反致尿量减少。曾遇一例服本品后,尿量未见增加,尿检查出现了“管型”,是否与毒性有关,供参考。

身体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牵牛子 牵牛子又名黑白丑,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下气、通二便、逐水消肿。常用于水肿并有腹水、便秘(湿热郁结而致)、喘胀等症。治腹水胀满(如肝硬变腹水),常配大戟、芫花、甘遂、青皮、陈皮、轻粉等同用(例如舟车丸),可通过泻下作用而逐水、下气、消胀。

配枳实、槟榔、焦三仙、木香等,可用于三焦气滞,湿热郁结,肠胃积滞的便秘、腹胀。配大黄、槟榔、雄黄、使君子等,可用于虫积腹痛、腹胀、大便干秘。

单用本品3~9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用,为细未,每次用1~2.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一次或隔一、二日一次(视体质强弱而定),能泻水兼利小便,可用于水肿、腹水等症。 本品常作为丸剂、散剂服用,很少入汤剂煎服。

在逐水丸剂中除前述舟车丸外,现再介绍一个叫“消水丹”的经验方,供参考使用。牵牛子250克、沉香60克、琥珀30克、甘遂260克,共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身体较弱者每服十至二十丸,体壮者每服三十至六十丸,白水送下,隔日服一次或隔二、三日服一次。

起初宜用小量,以后渐渐增大,可连用二十天至一个月。每次服后要泻稀水便数次,尿也可见 增多。水肿消退后,应吃容易消化、富于营养、低盐的饮食,好好休养些天,以使身体恢复。

本品泻下逐水,兼能利尿,并有下气、消积、杀虫作用,与上述逐水药又有所不同。 用量一般2~4.5克。视具体情况而定。要先从小量开始。 体虚者及孕妇忌用。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这类逐水药物,虽然有逐水消肿的作用,但毕竟是攻逐峻泻之剂,只可用于体壮邪盛者,并要注意不可用之过多过久,以免伤正。

这些药物是治标之品,水邪退后要注意扶正。 另外,木通、苡米、通草、防己、木瓜、五加皮等,除有利尿祛湿作用外,还有舒筋通利关节的作用。这是与一般利尿祛湿药不同之处。至于祛风湿治关节疼痛的药,以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