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李鸿雁 通化市李鸿雁他带领农户发展林下参种植业畅销全国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鸿雁,现任吉林省辉南县龙岗山生态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她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带领50多户社员种植林下参.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小小合作社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公司拥有资产1.5亿元,被评为通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李鸿雁小时候就经常往山里钻,采摘的山货比谁都多,山里老人说:"不信你能把大山搬走."没想到看似玩笑的一句话,竟在她骨子里酿成了远大志向.2002年创业之初,李鸿雁成立了辉南县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了木瓦工.电焊工.农产品经纪人.按摩师等专业,先后培养农民工60

李鸿雁,现任吉林省辉南县龙岗山生态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她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带领50多户社员种植林下参。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小小合作社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公司拥有资产1.5亿元,被评为通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李鸿雁小时候就经常往山里钻,采摘的山货比谁都多,山里老人说:"不信你能把大山搬走。"没想到看似玩笑的一句话,竟在她骨子里酿成了远大志向。

2002年创业之初,李鸿雁成立了辉南县利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了木瓦工、电焊工、农产品经纪人、按摩师等专业,先后培养农民工6000多人,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的农民工有2200人。之后,她又成立了通化农校辉南分校,开设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中专课程,培训学生930名。

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很多人都成为致富能手,一支新型农民专业队伍就这样渐渐形成,同时,也让她认识到把涉农专业农户组织起来,合作经营、抱团发展的潜力更大。

2007年,椅山湖合作社在李鸿雁的带领下成立了,规模发展林下参种植业,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到5000亩。"我们尝试了刨沟、搂垅等多种种植方式,结果都失败了。最后,我们摸索出来一种新的种植方式:一个眼,一粒种子。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它的原始生态环境,而且成活率比较稳定。"

李鸿雁不安于现状,又把眼光紧紧盯在长白山这个资源宝库上,着手成立龙岗山特产公司,立志做最天然纯正的长白山养生食品。

2010年3月,辉南县龙岗山生态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了"龙岗山"商标,公司依托亿万年火山喷发留存的玄武岩矿床地貌开发建设了一万亩稻米、杂粮基地,研发出火山岩生态米、有机富硒米等系列产品;邀请台湾制茶专家,参与炒茶技术研究,研发出女真刺五加炒茶系列;建设1万亩林下野山参基地,精心打造出野山参系列产品;沿袭古老原始小背篓采摘习俗,建设1万亩野生采摘基地,利用传统手法加工出野生食用菌、山野菜、野生坚果等系列产品……如今,已推出火山岩生态五谷、小背篓野生山珍、女真传统刺五加茶、皇封御品参茸等八大系列60多种产品。

多年来,龙岗山公司一路向前,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李鸿雁继续开拓新型发展途径,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设集"产业文化、专卖加盟、商超连锁、电商平台、社区服务"五位一体的销售体系。

当年的小合作社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6万平方米,品牌被认证为"通化市知名商标"的大公司。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认证了1万亩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12种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锁住大山,咬定特产,推进企业向绿色生态发展,是李鸿雁为自己确定的发展方向。如今,公司投入向生态平衡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倾斜,逐步完成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企业。功能区由刺五加茶加工区、人参加工区、冷链物流区、长白山特产研发中心、龙岗电子商务区构成,拉动建设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100万亩,以全新的运行模式,实现企业长足发展。记者 李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