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与杨子烈 揭秘:张国焘如何与中共分道扬镳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1897年11月14日,生于江西萍乡上栗县金山乡山明村.1916年,张国焘入北京大学读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张国焘,受到蔡元培.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办学宗旨和"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风格的影响,身处新鲜活泼.民主自由的北京大学校园,张国焘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潮的影响.除了搞好学业,他如饥似渴地寻求着各种新知识和新思想,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政治素养.随着对社会现实了解的深入,张国焘对国弱民穷和内忧外

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1897年11月14日,生于江西萍乡上栗县金山乡山明村。

1916年,张国焘入北京大学读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张国焘,受到蔡元培、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办学宗旨和“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风格的影响,身处新鲜活泼、民主自由的北京大学校园,张国焘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潮的影响。除了搞好学业,他如饥似渴地寻求着各种新知识和新思想,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政治素养。

随着对社会现实了解的深入,张国焘对国弱民穷和内忧外患的时局现状深感不满,内心中充斥着激荡的爱国热情。正是在这种爱国思想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反日爱国的请愿示威活动,加入了以大学生为主的学生救国会成立的《国民》杂志社,积极从事各种爱国活动。在北京大学两年半的时间里,张国焘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渐渐成了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之一。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北京大学学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张国焘则与邓中夏、黄日葵、高君宇等人起了核心领导作用。像所有的爱国青年一样,张国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运动之中。

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由于张国焘负责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的演讲工作,因此,事实上他成了学生联合会中演讲工作的负责人。为了让北京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学生联合会于5月19日举行北京全体学生总罢课,学生运动开始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6月2日,张国焘和演讲团的团员以售卖国货为名,走上街头演讲。结果,张与其他6名北京大学的学生被捕。

北京政府镇压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引发了大规模的“三罢”斗争,迫使北京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6月8日,张国焘等被捕学生被汽车“礼送”回学校。迫于压力,北京政府最终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张国焘出狱后,即代表北京学联赴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会议结束后,张国焘回到北京。在一次北京大学学生会的会议上,他被推举为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总务主任兼联合评议部主任,并被选为出席北京学生联合会的代表。随后,又被北京学联推举为总干事。之后,由于北京政府的镇压,张国焘以北京学联代表的名义到达上海,直到1920年4月北京形势稍有好转,他才回到了北京大学。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去拜访了李大钊,并向他介绍了陈独秀在上海的情况,以及上海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张国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介绍社会主义的书籍。

7月初,北京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李大钊要张国焘再赴上海,并同陈独秀详谈进一步的计划。张国焘到达上海后,受到陈独秀的热情接待,并同他就当前的局势、共产主义运动、党的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这一切都使张国焘受益匪浅。

回到北京后,张国焘向李大钊汇报了陈独秀在上海着手筹建共产党的情况。李大钊表示非常赞同,认为建党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北京等地也应一致进行。10月,经过一系列准备,李大钊、张国焘和张申府三人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室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北京共产党组织,随后又发展了一些人加入。11月底,北京共产党组织举行会议,决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

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后,一方面继续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积极在工人中开展工作。此外,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由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人负责发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到中共一大,张国焘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上,还是在发动组织工人的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张国焘政治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页。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张国焘以北京共产党组织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并被推举为会议主持人。在会议最后选举产生的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张国焘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三大上,张国焘因反对国共合作,未当选中央委员。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北京,与杨子烈结婚。在北京,由于叛徒的出卖,张国焘与杨子烈一同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张国焘贪生怕死,向敌人供出了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张昆弟及北京的共产党员等,背叛了共产党。但是,这段历史却不为人知,张国焘也对此做了隐瞒,甚至被当成了对敌斗争的英雄。

中共四大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的张国焘又回到中央工作。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时,面对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的阴谋活动,张国焘却执行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在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三大事件中,他都对国民党做了让步。

1926年底,张国焘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任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曾赴南昌阻止发动南昌起义。当他的意见被否决后,他同意起义,而且自始至终参加了起义的全过程。

1928年,张国焘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莫斯科。

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到鄂豫皖苏区,由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张国焘到来不久,就对鄂豫皖特委和红军进行了全面改造,打出“布尔什维克的改造”、“加紧肃反”等旗号,使鄂豫皖苏区肃反扩大化。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犯了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

到达陕北后,1937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党中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并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下,张国焘写出了书面检讨《我的错误》。这样,张国焘被中央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

1938年4月4日,是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的日子。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身份前往参加祭拜活动,在黄帝陵前见到了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祭拜完毕,张国焘对护送的人说他到西安有事,请他们先回去,就带了一个警卫员上了国民党方面的汽车扬长而去。

到武汉后,虽经周恩来等多次劝他,但张国焘投蒋之意已决。

1938年9月抵达重庆后,戴笠让他领导国民党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训练专门对付共产党的特工人员。不久,为了表功,张国焘竟然向戴笠提出“策反八路军一二九师”。他胸有成竹地说,一二九师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改编的,而红四方面军是“我的队伍”,故而自信对这些部属有感召力。

策反失败后,戴笠立刻大光其火,派人叫来张国焘指着鼻子大骂一通后,当场宣布:立即撤销张国焘的一切职务和一切生活待遇,包括专用汽车。张国焘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被打入了冷宫。

1946年,张国焘靠着关系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他马上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感。张国焘开始办公后,早年结下的仇家王陵基处处与他作对。忍气吞声待了两个月后,张国焘感到再也无法干下去了,便辞掉职务,离开江西,避居上海。

1949年,蒋家王朝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已将他遗忘了。不久,他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被人占了,潦倒的张国焘再次带着全家迁移,迁居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遂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共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61年,张国焘应美国堪萨斯大学之约,开始撰写回忆录,堪萨斯大学每月付给张2000港币作为生活费用。以后十余年间,张国焘多靠卖版权维生。

1966年,张国焘离开香港,迁居加拿大,投奔留学加拿大的大儿子张海威。1977年12月,张国焘刚刚过了80岁生日,突然中风,从此卧床不起,住进了官办老人免费病院。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张国焘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院的病床上,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凄惨地客死异国他乡。

张国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活动,但收效甚微。最后冻病交加,魂丧异国。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去拜访了李大钊,并向他介绍了陈独秀在上海的情况,以及上海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张国焘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介绍社会主义的书籍。

7月初,北京的局势再次紧张起来。李大钊要张国焘再赴上海,并同陈独秀详谈进一步的计划。张国焘到达上海后,受到陈独秀的热情接待,并同他就当前的局势、共产主义运动、党的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这一切都使张国焘受益匪浅。

回到北京后,张国焘向李大钊汇报了陈独秀在上海着手筹建共产党的情况。李大钊表示非常赞同,认为建党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北京等地也应一致进行。10月,经过一系列准备,李大钊、张国焘和张申府三人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室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北京共产党组织,随后又发展了一些人加入。11月底,北京共产党组织举行会议,决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

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后,一方面继续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积极在工人中开展工作。此外,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由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人负责发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到中共一大,张国焘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上,还是在发动组织工人的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张国焘政治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页。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张国焘以北京共产党组织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并被推举为会议主持人。在会议最后选举产生的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张国焘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三大上,张国焘因反对国共合作,未当选中央委员。心灰意冷的他回到北京,与杨子烈结婚。在北京,由于叛徒的出卖,张国焘与杨子烈一同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张国焘贪生怕死,向敌人供出了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张昆弟及北京的共产党员等,背叛了共产党。但是,这段历史却不为人知,张国焘也对此做了隐瞒,甚至被当成了对敌斗争的英雄。

中共四大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的张国焘又回到中央工作。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时,面对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的阴谋活动,张国焘却执行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在国民党二大、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三大事件中,他都对国民党做了让步。

1926年底,张国焘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任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曾赴南昌阻止发动南昌起义。当他的意见被否决后,他同意起义,而且自始至终参加了起义的全过程。

1928年,张国焘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莫斯科。

1931年4月,中共中央派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到鄂豫皖苏区,由张国焘任鄂豫皖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全权领导鄂豫皖苏区。张国焘到来不久,就对鄂豫皖特委和红军进行了全面改造,打出“布尔什维克的改造”、“加紧肃反”等旗号,使鄂豫皖苏区肃反扩大化。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犯了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

到达陕北后,1937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党中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并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下,张国焘写出了书面检讨《我的错误》。这样,张国焘被中央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

1938年4月4日,是国共双方共同祭拜黄帝陵的日子。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身份前往参加祭拜活动,在黄帝陵前见到了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祭拜完毕,张国焘对护送的人说他到西安有事,请他们先回去,就带了一个警卫员上了国民党方面的汽车扬长而去。

到武汉后,虽经周恩来等多次劝他,但张国焘投蒋之意已决。

1938年9月抵达重庆后,戴笠让他领导国民党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训练专门对付共产党的特工人员。不久,为了表功,张国焘竟然向戴笠提出“策反八路军一二九师”。他胸有成竹地说,一二九师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改编的,而红四方面军是“我的队伍”,故而自信对这些部属有感召力。

策反失败后,戴笠立刻大光其火,派人叫来张国焘指着鼻子大骂一通后,当场宣布:立即撤销张国焘的一切职务和一切生活待遇,包括专用汽车。张国焘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被打入了冷宫。

1946年,张国焘靠着关系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他马上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感。张国焘开始办公后,早年结下的仇家王陵基处处与他作对。忍气吞声待了两个月后,张国焘感到再也无法干下去了,便辞掉职务,离开江西,避居上海。

1949年,蒋家王朝大势已去,国民党许多高官显要纷纷逃到台湾。张国焘慌忙携带全家逃到了台北。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当时正是冬天,他急于找地方将全家安顿下来,奔波数日,才终于在台北租到了一栋房子。

张国焘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一年过去了,国民党既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也没有过问他的生活。尽管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委员”,但国民党已将他遗忘了。不久,他居住一带的房子由行政院批示,被辟作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强行征收。他怒气冲冲地前往行政院找人理论,一番闹腾过后毫无结果。房子终究还是被人占了,潦倒的张国焘再次带着全家迁移,迁居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张国焘注意到国内形势宽松了许多,遂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的请求。不久,中共来人了,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他虽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条件,但对方真的提出来时,他又犹豫了。他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61年,张国焘应美国堪萨斯大学之约,开始撰写回忆录,堪萨斯大学每月付给张2000港币作为生活费用。以后十余年间,张国焘多靠卖版权维生。

1966年,张国焘离开香港,迁居加拿大,投奔留学加拿大的大儿子张海威。1977年12月,张国焘刚刚过了80岁生日,突然中风,从此卧床不起,住进了官办老人免费病院。

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张国焘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院的病床上,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凄惨地客死异国他乡。

张国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活动,但收效甚微。最后冻病交加,魂丧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