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演讲 驻孟买总领馆牛清报在圣雄甘地大学的演讲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驻孟买总领馆牛清报在圣雄甘地大学的演讲(2012年11月1日,印度喀拉拉邦圣雄甘地大学)尊敬的古鲁卡尔校长.各位贵宾.朋友们,上午好!非常荣幸在圣雄甘地大学主办的"中国之崛起"国际研讨会上发言.首先,我代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和中国驻孟买总领馆,向研讨会的召开和甘地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的崛起与影响"是这三天会议的唯一主题.不少人认为,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或者中国将在若干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有许多评论员(绝大多数是西方

原标题:驻孟买总领馆牛清报在圣雄甘地大学的演讲

(2012年11月1日,印度喀拉拉邦圣雄甘地大学)

尊敬的古鲁卡尔校长、各位贵宾、朋友们,

上午好!

非常荣幸在圣雄甘地大学主办的“中国之崛起”国际研讨会上发言。首先,我代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和中国驻孟买总领馆,向研讨会的召开和甘地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的崛起与影响”是这三天会议的唯一主题。不少人认为,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或者中国将在若干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有许多评论员(绝大多数是西方的)预测中国快速发展期告终、中国面临“硬着陆”、中国奇迹已经结束,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人甚至言之凿凿地预测着中国即将崩溃。我相信在此次会议上也会出现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是正常的,在这样一个由严肃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上,这也是受欢迎的。

那么,中国到底是否已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又如何?我想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给出我的答案。

一、中国如何看待自己?

中国认为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大”不仅是因为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广袤土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是因为现代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用了63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由灾难深重、贫穷落后的弱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经济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也是最大出口国、最大工业国和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国家。

民生上,中国取得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显著的进步:中国人均寿命从39岁提高到73.5岁,成人识字率从不足20%上升到高于90% ,孕妇死亡率从1.

5%下降到0.034%,婴儿死亡率从20%下降到1.5%。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3亿多中国人摆脱贫困。政治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自由。

社会公众更善于表达自身的观点,民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拥有5亿网民,这一数字超过美日两国人口总和。网民们特别敢于表达,其中一些更对中国各级政府的政策十分挑剔。中国现在有一个新词叫“网络问政”,意思是通过网络参与处理国家事务。

另一方面,中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尽管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但其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例如,中国出口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苹果手机,但收入不足其零售价格的4%,其零售价格超过96%的部分由设计商苹果公司、核心部件供应商日本和韩国公司及贸易商收取。

中国要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空客飞机。

中国出口了世界80%的手机,但平均每部手机的利润只有可怜的20卢比,中国获取的利润份额不足世界的1%,99%的利润被仅三星和苹果两家公司赚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虽然中国人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发展进程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我们的民主和法制还有发展空间,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如社会不公与腐败依然存在。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还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已经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那么真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显然远未成为“超级大国”。如果“超级大国”就是指那些炫耀“肌肉”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的国家,那中国永远也不会成为“超级大国”。但中国的影响力确实在上升,这种上升是和平的、积极的,也是渐进的。正确地解读中国并制定正确的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当代及其未来进行全面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

二、中国如何影响世界?

首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世纪50年代,中印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任何国家都不应当抱有道义优越感,都不应当把国际干预合法化。

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处理国际事务,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中国没有海外军事基地,除履行联合国义务外,未向海外派出一兵一卒。中国拥有核武器,也是唯一公开无条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其次,中国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政策。中国崇尚“雪中送炭”,鄙视“以邻为壑”。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政策,为相关国家带来和谐、安全、繁荣。无需否认,中国确实与一些周边国家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上存在争议,但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事端,总是被迫应对。

以与菲律宾和日本的岛屿争议为例,尽管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黄岩岛和钓鱼岛属于中国,中国还是希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不寻求强加意志于别国,单方面改变现状。于此同时,中国也绝不容许别国单方面改变现状。一个崛起的中国必须能够捍卫自己的领土,一个软弱、无力自卫的中国只会像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那样饱受欺凌。

第三,中国奉行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强调“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的先哲教导我们做人须友善体贴。“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当今世界的许多地方,特别是西亚和北非地区,因社会动乱、内战或外部势力的介入,无辜和无助的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可见选择宽容与和睦比选择政权更迭与国际干预好得多。

第四,中国坚持包容性增长。当今世界各国彼此深度依赖,如果世界陷入混乱,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中国依靠良好的外部环境获得了快速发展,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成果。尽管根据人均财富计算,中国依然贫穷,但中国积极参与缓解欧债危机的努力。

中国已免除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并力所能及地、无条件地向其他欠发达国家提供了援助。中国还向外国公司开放国内市场。例如,塔塔集团去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到60多亿美元,是其2010年销售收入的两倍多。印度最大的三家IT企业在华业务均快速扩张。

第五,中国履行其国际责任。在世界和平方面,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的维和人员最多。在资源方面,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23%,但却以极低的价格和巨大的环境代价满足了世界95%的稀土需求。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却避免开采其稀土资源,并从中国进口稀土。某个国家从中国进口稀土不仅是为了满足短期需要,还将其囤积起来作为日后储备。讽刺的是,这些国家也是对中国调控稀土产业政策批评最多的国家。

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政府斥巨资发展太阳能与风能,以使世界减轻对煤炭和石油资源的依赖。但一些自封为环境卫士的西方国家却指责中国政府资助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企业,影响了西方企业的利润。

在气候变化方面,尽管所有的科学研究均显示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数百年无节制排放造成的,尽管《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还是单方面决定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比2005年下降20%,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三、中国如何看待印度?

有不少评论文章预测中印竞争或对抗。但辛格总理的话更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世界足够大,足以同时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温家宝总理也说:“世界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彼此合作,中印是合作伙伴,并非竞争对手”。

“伙伴”这个词最恰当地形容了我们的双边关系。中国把印度当成好邻居、好伙伴,高度重视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印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都是伙伴。中印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向世界贡献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请注意,中国发明火药并非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制造爆竹。中国还生产丝绸,茶叶。而印度是世界宗教和哲学的老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先种植水稻。

我们与全世界愉悦地分享了这些财富或“知识产权”,并没有要求使用者支付“专利费”。设想一下,如果中印两国像西方国家一样重商,对使用上述发明收费,西方还能像今天一样富裕和发达吗?

中印都曾是外国侵略的受害者,也是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伙伴。印度曾被英国统治超过100年。中国超过100年的苦难也始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这些鸦片并非来自英国,而是在印度帕特那等地种植、加工,并由加尔各答运至中国。

鸦片收益一度占英印当局年财政收入的20%,其中一部分被用来镇压印度1857年的民族大起义,还有一部分用来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中国和印度都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受害者。中印在各自争取独立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印度曾在1938年派遣医疗队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医疗队成员柯棣华医生的事迹与精神至今仍被中国人民所铭记。中国也全力支持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和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解放果阿。

中国和印度在各自国家建设中是伙伴。中印是世界上两个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具有高度互补性。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华为和中兴公司出口到印度的电信设备优质安全,极大地降低了印度手机用户的资费。

中国山东电建三公司、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在印承建的发电站已占印度总装机容量的10%。中国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生产的机械设备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中国也在IT、金融服务、创新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向印度学到许多。更多的贸易与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和印度在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方面同样是伙伴。例如在气候和生态问题上,中印遇到同样的挑战,拥有相同的利益。如果没有中印的紧密合作与协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就不会取得成果,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就不可能得到保护。

当然,中印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两国甚至在50年前发生过短暂的边界战争。但中国政府一向认为,中印争端的种子是由欧洲殖民者种下的,在西方殖民者的操纵下,中印都是受害者。第二,与中印漫长的友好交往相比,中印之间的不愉快就如同沧海一粟。

温家宝总理曾说:“在中印过去2200年的交往史中,友谊占到99.99%,而误解仅占0.01%。现在正是忘记0.01%,重建99.99%的时候”。历史已经证明并将再次证明,中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中印合作在今年年初达到了新的高度,胡锦涛主席和辛格总理共同开启了“中印友谊合作年”。中印共识远大于争议,共同利益远大于冲突。中方愿意与印方一道,加强交往、扩大共识、深化合作、提升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我们一起完成这项事业,推动中印和平、友好与互利的双边关系达到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