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万青失控 柏万青走红背后是民间调解机制缺失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柏万青,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老大妈,如今已成为上海电视荧屏的收视保证.<新民晚报>的报道说,以她名字命名的<柏万青和谐热线>节目的收视率近期扶

柏万青,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老大妈,如今已成为上海电视荧屏的收视保证。《新民晚报》的报道说,以她名字命名的《柏万青和谐热线》节目的收视率近期扶摇直上,3月份以来,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最高的一天达到12.1%,成了当天上海所有电视频道、上千个节目中的"收视之王"。 栏目组特地开通了3门热线电话,平均每天接到观众求助电话200多个,每月多达六七千个观众来电求助,电话为之打爆。

由柏万青主持的这个节目,没有当红歌星捧场,也不像谍战电视剧那样扣人心弦。她所说的,都是普通上海人家的家长里短,诸如夫妻纠纷、情感危机、房产风波、婆媳矛盾、财产争执、老人问题,都是鸡零狗碎之事,卑之无甚高论,但她却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视线。柏万青来自民间,体察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节目所讲述的全是发生在老百姓中间的真人真事,柏万青面对他们的诉求,以真情来打动他们,她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分忧解愁,指点迷津,全无半点荧屏作秀的色彩,所以受到了欢迎。

柏万青的走红,值得传播界的专家认真研究。但是,柏万青的走红提供给我们的,决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学的研究话题,更是一个社会学的课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上海普通老百姓会把自己的家庭矛盾公开到电视荧屏上,请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大妈来评点,来调解?这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我们的社会缺少一种民间调解机制,而柏万青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弥补了社会所出现的空档。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社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社会元素,传统的道德对普通人具有相当强的约束力,而这种约束力的具体体现便是社区舆论的"软规范",社会也因此得以实现相当程度的和谐。

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社区概念被打破,社区舆论对人的约束作用已经开始瓦解。这种新型的社会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它打破了传统文化中一些落后因素对人所形成的束缚,使个人的自由度得到了提升。

但是,这种约束力的消失,同时也使人的欲念得到膨胀,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会因此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