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荣我的爹 我眼中的评剧名家刘秀荣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虽然评剧名家刘秀荣老师的一些戏遭人诟病,但我仍是她的忠实粉丝.喜欢她,不单单是因为接触她的戏比较早,而更多地是被她不断创新的精神所感动.我是河北人,受爷爷奶奶影响对戏曲产生了兴趣,那时候河北电视台有一档戏曲节目<戏曲大观园>,经常播出刘秀荣老师的评剧;之后的<戏苑乡音>和<欢乐急急风>中也经常出现刘老师的身影,还记得刘老师曾经在<戏苑乡音>中作过一个专场演出,以评剧<三看御妹>的"降香"收尾,甚是好看好听;有时候在播出整出大戏

虽然评剧名家刘秀荣老师的一些戏遭人诟病,但我仍是她的忠实粉丝。喜欢她,不单单是因为接触她的戏比较早,而更多地是被她不断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我是河北人,受爷爷奶奶影响对戏曲产生了兴趣,那时候河北电视台有一档戏曲节目《戏曲大观园》,经常播出刘秀荣老师的评剧;之后的《戏苑乡音》和《欢乐急急风》中也经常出现刘老师的身影,还记得刘老师曾经在《戏苑乡音》中作过一个专场演出,以评剧《三看御妹》的"降香"收尾,甚是好看好听;有时候在播出整出大戏后会加播评剧名段,如"一枝碧桃"、"劝母亲"、"银河当空"、"满园春色"、"格登太子"、"夸月娥"等,这些唱段的唱词那时候我都熟记于心;再有,几乎每年的河北电视台的春节戏曲晚会都会有刘老师精彩的演唱,她曾经演唱过的有"夸月娥"、"敕勒川"、"报花名"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经常在省台播出之外,刘秀荣老师的戏也经常在我们县(衡水市安平县)的县台播出,如评剧电视剧《三看御妹》。

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中,一月回家一次,县台周六晚上就会播出整场大戏,每次我都是必看的。评剧电视剧《三看御妹》这个戏,我至少看过五次,遗憾的是有几次只看了两集,剩下的一集看不了了,因为周日我就回学校了。因此,对这个戏的印象特别深。高中之前的我,闲余时间基本上是在电视台播放的刘秀荣老师的评剧中度过的。

2002年,我上了大学,来到了省会石家庄。四年时间转眼即逝,除完成我正常学业之外,我的娱乐时间就是听评剧。主要两个来源:第一,收音机。那时候下午三点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戏曲节目,周一放京剧,周二放河北梆子,周三放评剧…… 每到周三,只要没有课,我一定会准时收听。

评剧节目播放石家庄评剧团和青年评剧团的评剧多,如尚丽华、李红霞、刘淑琴、梅清良、刘秀荣、袁淑梅、徐金仙等等,但是刘老师的戏播出频率相当高,很多评迷都是打电话点播的,可见其人气之大。

"小桥送线"、"我的爹"、"采桑叶"、"火红的太阳"、"金殿保本"、"满园春色"、"银河当空"、"慢闪秋波"、"夸月娥"、"格登太子"等这些段子,我从收音机里听了无数遍,唱词全部记住。

除了这些,我还听过刘秀荣老师在石家庄演出评剧《胡风汉月》时电台的现场录音,包括"百年轮回到今朝"、"敕勒川"等,尤其是"百年轮回到今朝"这一段反复在电台中播放,优美的唱腔让我陶醉了。

有一次电台还特意先后播放了刘秀荣和徐金仙两个人唱的"百年轮回到今朝",让听众们对比收听,以此来提高听众的欣赏水平,这段录音资料我还保存至今。第二,磁带。为了很好的学习英语,我买了一个小录音机(或叫随身听)来练习听力。

说实在的,用它听评剧的时间要远远比听英语的时间多得多。我在学校旁边的祥龙泰超市买了一盘刘秀荣评剧唱腔专辑,对其是爱不是后啊,里面收录了《花为媒》、《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乾坤带》、《无双传》和《三看御妹》等戏的经典唱段。只要一有空我就听,尤其是晚上临睡前必听,是评剧伴我入梦乡。

2006年,读研究生,我来到了大连。这座滨海城市漂亮、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是却没有我所喜欢的评剧的根脉。没有专业的评剧院团,评迷少之又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结识了一位喜欢评剧的仁兄,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评剧资料。

三年的时间里,我主要听网络评剧,通过网络传播评剧。虽然我的视野更加开阔,逐渐深入了解了其他派别和演员,但是依然钟情于刘老师的评剧艺术。在评剧群里,大家评论演员,很多时候都是莫衷一是,天上地下,评价差距很大。

也有人指出了刘老师演唱的缺点,说是嗲,不自然,尤其是唱刘巧儿的时候。对比新凤霞的原音来听,刘老师唱得确实有点过了,可能是刘老师知道了戏迷们的议论,在各种演唱会上她还是比较注意了这个问题,唱得更加自然和流利了。

瑕不掩瑜,人无完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兼听则明,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进步。刘秀荣主演的评剧艺术片《新凤霞》终于完成了,在央视地方戏之窗播出了,我在电脑前看了首播。我很喜欢这个戏,里面有段大段的唱和优美动听的音乐,还让人们重温了新凤霞这个伟大的评剧艺术家坎坷的一生。

2009年,来到了北京,继续我的学业。这期间主要到剧场看评剧,10年9月底我在北京政协礼堂观看了两场刘秀荣主演的评剧《红叶》。这个戏对我的震动很大,特别是最后一场,无论是舞蹈,还是唱腔和音乐,都是可圈可点的。

我还特意录制了最后一场视频,分析了唱腔的特点,扒出了戏词,放在了我的优酷播客和中国评剧网中,没想到点击率超高。前几天,我又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刘老师的新作《宋庆龄和新中国》,演出现场很是火爆,刘老师大段大段的唱得到了评迷们的认可,让评迷们过足了戏瘾。

再来谈谈刘秀荣老师的创新精神。我觉得刘秀荣的创新精神极大程度上是受新凤霞大师的影响,这种创新精神指引着她不断向前向前,走好走稳脚下的每一步。

个人认为,刘老师的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新剧目的唱腔设计上,集大成者非评剧《胡风汉月》莫属。起初听说这出戏是在2000年左右,说是为了拍戏,刘老师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让演员集资入股,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之后,河北电视台对评剧《胡风汉月》进行了录制,并播出。

有一次在电视中仅看到了这个戏的最后一场,即蔡文姬在卫队的护卫下离开草原归汉的一幕。看了以后没觉得这戏有多大意思,也就没有太关注这个戏。大学期间,电台总是播放"百年轮回到今朝"这一段;还有就是电台记者采访刘秀荣老师,刘老师讲述了这个戏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分析了一些唱腔;硕士期间,在中国评剧茗苑中下载了视频,开始反复看,反复听,不断琢磨、思考。

逐渐地、不自觉地就喜欢上这出戏了。

后来仔细分析,为什么喜欢这出戏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唱腔好。"奶茶配"一折中是新派"除草调"的改革,"别离调"中融入了歌曲《十五的月亮》、《高天上流云》的腔,"敕勒川"一段融入了内蒙古长调、疙瘩腔,"百年轮回到今朝"里出现了凡字调大慢板的尾腔。

对于这些强调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和评剧的传统唱腔相融合,融合的几乎让你分不出来,听着有评剧味,但又很新颖。曾经和一个戏迷分析"别离调"中《十五的月亮》的唱腔,一边哼着十五的月亮,一边听着"别离调",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出了这个腔。

当然,唱腔设计是与樊继中老师离不开的。他是新凤霞大师的唯一一个男弟子,也是评剧界为数不多的专门进行新派唱腔设计的一位能人,我认为樊老师和刘老师在新派唱腔设计上是绝配,天下无敌。

可以说,《胡》剧的唱腔是樊刘两位老师共同努力地结果。二是音乐好。这个不用我多说,听过这个戏的人很容易对此达成共识。音乐的好听离不开于泽麑老师,他可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师,为《胡》的配器和音乐设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胡》剧增色不少。

另一出在唱腔上作出重大突破的应该属评剧《红叶》了,集中体现在最后一场中。我认识到这个重大创新是从听了郑桂芳老师的名段欣赏之《牧羊卷》后开始的。听我慢慢道来。

那天中午听了"磨房"这一段,倏地一下子,在我脑海里蹦出了《红叶》中王瑛儿子张然的那句唱词"您的儿我此时心如刀扎"的"扎"字中那曲折委婉的尾音,突然明白了,这场戏的腔调原来是借鉴的评剧传统的"慢大悲调"。

《牧羊卷》中的这段"慢大悲调"是我第一次听,真是动听,九曲回肠。这句"思想起往事大放悲声"后的伴唱"大放悲声啊"的尾音,还有"想当年全家人多欢乐"的伴唱"多欢乐"的尾音,再有"到如今只落得凄凉如冰"的伴唱"凄凉如冰"的尾音和新编评剧《红叶》最后一场整个的基调是大同小异的,特别是幕后的伴唱几乎全都是用的"大悲调"的变形,尤其是王瑛的儿子张然的唱"您的儿我此时心如刀扎啊"的"啊"字和伴唱的"啊"、王瑛丈夫张勇的唱"如今我对谁说瑛你快回答啊"的"啊"、柳大妈的唱"吞苦水酿蜜糖甜的是千万家啊"与伴唱"甜的是千万家啊"的"啊"、柳强的"不容我柳强来报答"的"答"、兰兰的唱"待来生兰兰我定要报答"的伴唱"定要报答"、背二嫂的"你夺走了她夺走了她呀"的"呀"和王瑛的滚板"定要把党的温暖送往千家万户万户千家呀"的"呀"等的腔调特别明显。

她的新戏《宋庆龄和新中国》中最后一场中的伴唱也是这个调。

都说创新难,什么叫创新?这就是创新。不失传统,还符合人物、符合故事,新时代赋予新内容。

在我一个普通评迷眼中,刘秀荣走的是一条不断创新、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评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