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和聊城 他从东昌大地走出——傅斯年与聊城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堪称大师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孤高的人格.无畏的勇气.非凡的才情.骄人的成就……所有这些,集于一人之身,而且在历史沧桑中经历淘洗,愈显其真.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傅斯年,正日益被人们,尤其是家乡人引为荣耀;而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聊城,也以她丰富的营养,滋养过傅斯年的童年.少年.     ■名门望族的家学渊源          傅斯年的家族,曾是鲁西名门望族.其家族最为荣耀之处,是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乃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以后,傅氏堪称"官宦世家",获取功名,中

    堪称大师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孤高的人格、无畏的勇气、非凡的才情、骄人的成就……所有这些,集于一人之身,而且在历史沧桑中经历淘洗,愈显其真。

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傅斯年,正日益被人们,尤其是家乡人引为荣耀;而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聊城,也以她丰富的营养,滋养过傅斯年的童年、少年。     ■名门望族的家学渊源          傅斯年的家族,曾是鲁西名门望族。

其家族最为荣耀之处,是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乃清朝开国状元。

傅以渐以后,傅氏堪称"官宦世家",获取功名,中举人、进士或成为庠生、太学生者不下百余人,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几代不绝。傅以渐三传至傅绳勋、傅继勋兄弟,他们又成为傅氏家族新的辉煌:傅绳勋清嘉庆十九年(1814)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军机处章京,后外放任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巡抚。

傅继勋是道光年间拔贡,长期任职于安徽省,以清正廉明、慈祥化民著称,清末名臣李鸿章等都是他的门生。归乡后,兄弟二人均致力于地方文教事业。

    从傅氏家族代代相继、诗书传家的传统中,人们不难寻见傅斯年日后成长的深厚渊源。     ■"老头子"的影响          "到处的蛙鸣     野外的绿烟儿濛濛腾腾     ……这一幅水接天连、晴霭照映的画图里     只见得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     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立在河崖堤上……"         1919年,傅斯年曾在《新潮》杂志上发表这首题为《老头子和小孩子》的白话诗,回忆他少时的生活。

诗中的"老头子",人们认为主要是他的祖父傅淦的形象。傅淦淡泊不仕,傅家从此开始富贵不再。傅斯年4岁时,父亲傅旭安离家到东平龙山书院教书,5年后不幸逝于任所。

傅斯年的养育,基本来自于祖父傅淦。     傅淦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博通经史书画,且文武双全、精通医道。28岁得到贡生资格后,他无意于仕途,终生不参加科试。

傅淦兄弟七人,行三,分家时,他将祖上的楼房全部让给了兄弟,自己只要了一座马厩。傅斯年一生乐于助人,颇有祖父谦恭超然之风。     傅斯年的启蒙教育,也是在祖父关心下完成的。

傅斯年的同乡、同学聂湘溪介绍傅斯年的童年生活说:"孟真4岁即和其祖父同床共寝,每天破晓,尚未起床,便口授以历史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系统地讲到明朝。历时四年,一部二十四史就口授完毕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其后能成为历史学家,委以历史研究所所长的职务而有所成就,是与其家学渊源分不开的。

"     傅斯年不满5岁,傅淦便选聊城最好的先生孙达宸,送他入了私塾。

在孙氏塾馆读了一段时间后,傅家世交朱家出资请另一位塾师马殿仁到家开馆授徒,傅斯年便就近与朱家子弟朱笠升一起就读。读私塾后,傅斯年每天放学回家,祖父都会督导他读书习字,不准有丝毫懈怠。

    傅淦对早年傅斯年的教诲,对傅斯年一生影响很大。傅斯年成年后曾对弟弟傅斯岩深情地说:"祖父生前所教我兄弟的,尽是忠孝节义,从未灌输丝毫不洁不正的思想,我兄弟得有今日,都是祖父所赐。

"可以说,傅斯年一生坚持参政而不从政、为人常怀侠义之心、率直而有豪气等人品与作风,都深受其祖父影响。     ■艰难家境玉汝于成          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家族思想理念方面,傅斯年受母亲影响较大。

傅斯年母亲姓李,闺名叔音,是聊城西南郊贺家海人。傅斯年父亲病逝,李夫人既要孝养高年公婆,又要抚育幼年双子,家境日趋贫寒。

克勤克俭,备尝艰辛。在此情形下,李夫人只身承担家庭重担,百般筹划,维持全家生活,同时严加管教,不使兄弟二人失学。     李夫人娘家在乡村,傅斯年有时随母亲到外祖母家小住,得以体验农村生活,对贫困农民的生活有较深切的了解。

十几年后,他所撰写的《山东底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就是他这个时期的观察和了解所得。农村的生活体验,也是他后来积极提倡社会革命、改造国民性、推行农村改革等思想的基础。

    对傅斯年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还有一个人,这就是与傅斯年父亲傅旭安有着深厚师生缘的侯延塽。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前,曾在聊城街上一家商店偶遇一谈吐、举止十分文雅的青年学徒专心读书,二人由此相识。

侯延塽恰是东平人,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后,便让他随自己到龙山书院读书,并代为解决一切费用。侯延塽苦读三年,先后得中举人、进士,后授刑部主事。

得知恩师去世,侯延塽便决心把斯年、斯岩兄弟二人培养成才。     1908年冬,侯延塽将年仅13岁的傅斯年带离故乡来到天津,傅斯年不久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进而进入北京大学预科、本科,后又留学英、德,从此走出了一条治学、救国的光辉道路。  □本报记者 张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