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谈过去 作家张贤亮去世 其父曾结交张学良、戴笠等人(图)

2018-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游人如织(资料图片).9月27日中午,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癌症晚期,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张贤亮1936年出生,祖籍江苏盱眙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9月27日中午,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癌症晚期,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张贤亮1936年出生,祖籍江苏盱眙,1955年后定居宁夏。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100余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在他的打造下,成为国家5A级景区。

说起张贤亮,这是在中国文坛近三十年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名字。他有过很多“第一”,在中国大陆当代文坛,他是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第一个写知识分子的没落感,第一个写关于男欢女爱的小说,第一个写无厘头闹剧的作家,也是第一个揭示了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低标准、瓜菜代”对整个民族,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的作家。

他的作品以其充满人性的故事和新锐的思想,在国人的阅读中激起了巨大波澜。特别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标新立异的写作风格,以及对当时大众道德观念的挑战,一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争议。

中国知识分子当中的50后、60后和一部分70后估计都是张贤亮的粉丝,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早年毕业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于是,被认为出生于反动家庭的张贤亮,注定要历经一番磨难。

人生磨难

张贤亮的祖籍在江苏省的盱眙县,祖父张铭早年在美国读书时,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回国后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官。1930年,张贤亮的父亲张友农到哈佛商学院留学。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的枪声,使中国东北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张贤亮的母亲是安徽一个书香门第的才女,在与父亲结婚几个月后,父亲就随张学良回到了西安,而母亲已经有了身孕。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开始合作抗日。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张贤亮的父亲也开始弃官从商,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重庆。在内战爆发后,张贤亮的父亲又开始到上海经商,194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百万军民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游行,在黄浦江的码头,乘船离开上海的商人,纷纷登上了甲板,而此时张贤亮的父亲却坚决地留了下来。1951年,张贤亮父亲去世。

1955年,张贤亮一家响应国家号召,到大西北开荒。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十九岁的张贤亮挑起了养家糊口照顾母亲和妹妹的担子。在紧张的劳作间隙,张贤亮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首诗歌和散文。不久,他被调到甘肃省委干部文化学校,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员。1957年,全国性的“反右”运动如火如荼。那时,学校的广播里总是出现张贤亮的名字。

张贤亮被带走了,而这一走,竟然劳动改造了22年。张贤亮在被送进劳改后没几天,张贤亮的母亲就在晾衣服的时候摔断了腿,十岁的妹妹正在上小学,家里顿时没有了生活来源,无奈中,母女俩准备回迁北京投亲靠友。

十年后的1968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张贤亮趁劳作间隙扒火车回北京,他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而此时妹妹早已分配到甘肃工作。和母亲的团聚仅有几天,张贤亮就被发现,强制带离了北京,而这次竟然是同母亲见的最后一面。后来无路可走的张贤亮,只能靠乞讨为生辗转到了兰州。

回到农场后,张贤亮又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继续改造。

1979年张贤亮得以平反恢复名誉后,也结束了22年的劳改生涯。平反后的第二年,张贤亮发表了长篇小说《绿化树》,一经出版,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一时之间,张贤亮这个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有人为他天生的乐天派所动容,有人为他不幸的遭遇潸然泪下,也有人对他夸大“文革”的遭遇嗤之以鼻,而张贤亮只是平淡地回答:“我只是想在政治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原那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年代,让更多的读者去全面了解那段历史,从而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此后,张贤亮在文坛上一发不可收拾,前半生所遭受的苦难和22年来的人性反思,都成为他创作的财富。继《绿化树》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等小说纷纷走红,有人说他的作品就像是一曲冲锋的号角,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反思和革新的力量。

西北味道

读张贤亮小说,你能从小说里闻出浓重的西北味道,张贤亮曾表示,命运把我安排在宁夏,自然我表现的就是宁夏的东西。我们把这叫风骨,文学的风骨,他必须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

张贤亮在《满纸荒唐言》这篇文章里,详尽地叙述了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也表述了他许多关于文学观念的见解。他特别呼吁评论家要注意研究作家的精神气质。他说,“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的一小段对他有强烈影响的经历,他神经上受到的某种巨大的震撼,甚至能决定他一生中的心理状态,使他成为某一种特定精神类型的人……如果这个人恰恰是个作家,那么不管他选择什么题材,他的表现方式,艺术风格,感情基调,语言色彩则会被这种特定的精神气质所支配。

在被打成“右派”之前,他是以一个很有才气的青年诗人的形象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他在1957 年4月7日,写给《延河》编辑部的信中,以一种直率的年青人的激烈和自信宣称:“我要做诗人,我不把自己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的感受去感染别人,不以我胸中的火焰去点燃下一代的火炬,这是一种罪恶,同时,我有信心,我有可能,况且我已经自觉地挑起了这个担子。”

这里,我们看到青年张贤亮对人生的奋进和在文学上的宏大抱负。在他当时发表的《夜》、《在收工后唱的歌》、《在傍晚唱山歌》、《大风歌》等抒情诗中,也显露出他感情炽热、富有浪漫色彩和幻想等诗人的气质。随即因《大风歌》罹难,这无疑使他神经上受到巨大的震撼,这使他的精神气质又渗进了一种悲剧色彩,一种愤激、悲怆的孤独感。

张贤亮有9部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包括《灵与肉》、《老人与狗》、《肖尔布拉克》、《男人的风格》、《浪漫的黑炮》、《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河的子孙》。其中,《灵与肉》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后由李准改编,谢晋导演,拍摄成影片《牧马人》。影片获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

而没有被拍成电影的中篇小说《绿化树》作为张贤亮最重要的作品,显然把“灵与肉”的对立统一处理得炉火纯青。小说写一位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章永麟,被打成“右派”,备受迫害。章永麟经受思想改造的痛苦过程,于是通过学习《资本论》,他的思想产生了飞跃,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在一起”,探寻到了“超脱自己”的真谛,开始踏上真正共产主义的“净土”。

在灵魂升华的同时,肉体也在升华,一个“梦中洛神”出现了,马缨花有着贞女节妇般的勇敢,当章永麟还试图怀疑马缨花的忠贞时,马的执着令人动容:“就是钢刀把我头割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哩!

”事实上,在小说的叙事中,那些苦难早已为爱情的温馨所遮蔽,也就是说,伤痕太美了,以至于在美的光辉映照下,根本看不到伤痕了。这就是张贤亮书写的伤痕史。

转身商海

1993年,作家张贤亮57岁,他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下海、弃文从商。

为了办公司,张贤亮抵押自己全部的外汇版税。公司的基地在镇北堡,这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张贤亮从这个荒凉中看到了商机。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影视旅游版图上响当当的第一站,从“文革”结束不久的《牧马人》到让张艺谋一炮走红的《红高粱》,从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黄河谣》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经典武侠片《双旗镇刀客》,还有堪称周星驰经典的《大话西游》,几十部影视剧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而张贤亮对于和剧组的关系,都是免费提供场所给他们,不收剧组场租费用,但有唯一的条件,那就是留下剧中的美术设计。靠旅游业赚取收入的方式,就是门票的收入。

如今,这座占地1100亩、在一片废墟上建造起来的影城,从最初的78万元投资,到现在总资产超过2亿元,每年仅门票收入就高达八千万元,被视为我国文化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范例。

张贤亮一直住在镇北堡西部影城,生活简单到每天除了管理影城,就是看书和练习书法。对于人生,张贤亮曾表示,“我是宿命论者,人生的意义就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我劳动改造了22年,40岁时我还是处男,可我脸上没有深仇大恨,因为我觉得老天后来把所有的幸福都补偿给我了,这就可以了。我心态好,活到100岁也没有问题。”

除了写作、经商,张贤亮还十分热心于慈善,张贤亮曾表示,“我不是最有钱的中国作家,但一定是做慈善最多的作家。”据悉,到目前为止,他的慈善累计捐款2000多万,是作家中捐款最多的人,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慈善做成时尚。

从2010年3月起,张贤亮先生发起了“救生行动”,旨在救助宁夏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体及来宁打工者。 “救生行动”的缘起,是因为张贤亮常看到媒体报道说,贫困人群治病困难。张贤亮坦言,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打工者、低保家庭等贫困人群患重病后,巨额医药费挡住了他们的求生希望,每当看到这些报道,他都会很难受。

张贤亮说,“在农村很多地方,几千元的花费都是很大的问题。这让他们对医保或新农合自费的那部分仍然望而生畏。再加上很多人没有保险,更需要社会关怀。”

张贤亮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宁夏站的火炬手,能成为火炬手,在张贤亮看来已经足够荣幸。更荣幸的是,张贤亮居然是宁夏的首棒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