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书在线阅读 张德芬和武志红的书籍阅读比较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先比较一下武志红和张德芬书籍内容的差别,前者作为专业心理学者,更侧重于为什么会心理如此,而后者作为灵性专家,更侧重于应该如何采取措施.而张德芬之所以如此之火,也在于中国人实在是特别想找一个能帮自己找到出路的人,来安慰和鼓励自己.   大多数人的社交关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客气周到,但真正考验人的却是亲密关系,只有在真正日常生活中才能摩擦出岁月的无奈,正因此,耳鬓厮磨对于短暂的瞬间来说,是诱人的浪漫;对于长时间的岁月来说,除了厌烦,恐怕难以有更好的感觉产生,再好的优点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先比较一下武志红和张德芬书籍内容的差别,前者作为专业心理学者,更侧重于为什么会心理如此,而后者作为灵性专家,更侧重于应该如何采取措施。而张德芬之所以如此之火,也在于中国人实在是特别想找一个能帮自己找到出路的人,来安慰和鼓励自己。

   大多数人的社交关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客气周到,但真正考验人的却是亲密关系,只有在真正日常生活中才能摩擦出岁月的无奈,正因此,耳鬓厮磨对于短暂的瞬间来说,是诱人的浪漫;对于长时间的岁月来说,除了厌烦,恐怕难以有更好的感觉产生,再好的优点也磨不过岁月,缺点被无穷放大后的可怕细想起来却是无穷的悲哀。

3岁之前与母亲形成无间亲密关系孩子终身不会有被抛弃感,4-7岁与父亲的互动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尤其是男孩子),7-14岁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两性观,而未来衡量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就是孩子将来在亲密关系中是否顺畅。

这一点在许多中国家庭教育是被忽视的,如果被认真提及,也会被认为是过于认真了。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很多人都未曾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所谓金钱的付出都是需要另外付出的,即便是孩子一个人在前面玩回头一看,看到妈妈温馨的笑容,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如果妈妈不在或者是没有及时给孩子回应,孩子都会有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者是不认同感。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在幼年时期遭受到各种创伤,长大之后的亲密关系都是在修补童年伤痕,我们都像向要求完美父母一样苛求爱人,希望能让内在小孩得到很好的照顾。

对个人而言,都要想对待孩子一样宠爱自己,想要什么就给予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还告知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外在的衡量标准,过好自己内在标准和心里那道坎即可。

并非每次周末的出游才是幸福衡量的标准,如果愿意躲在房间里看书又有何不可呢?没有统一的标准,一再重复的话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进行自我安慰,内心十分坚定的人是不会太在意周围人的眼光,那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自私嚣张、目无他人到一定程度便是活出真自我,潇洒,但这真的很好,大约只有10%的人活出了真自我,剩下的都是喊着活出真自我,然后在各种心灵鸡汤中过着伪小资的一生。

正因为清醒后人们对自我的无奈,所以执迷不悟是一种幸福,执迷而悟,却无路可退,这该是怎样复杂而又无奈的心情。回首往事,碌碌无为而又如何?有目标的意义不是外在附加的么? 如何清醒?如何自知?如何自我?要先了解自己,而这点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