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张爱玲 闲说张爱玲的伯乐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个月买了一本面底都算进去也不够四十页的小书,书名<拙政园记>.本来这书大可不必买的,因为书里的四篇文章(梁鸿志<拙政园记>,袁殊<拙政园记>,顾公任<拙政园论>,汪正禾<曲园记>)有三篇在杂志上登过,而这杂志我又是存有的.单行本的诱惑很难抵挡,最终买了.书虽小价钱却不小,合每页三十元呢,商议的结果,卖家让了我二百元.书寄到时还夹了一封信,我以为是那种话,真是自作多情——卖家让我补五元邮费.翻到我第十二本日记,1981年7月6日:"在苏

上个月买了一本面底都算进去也不够四十页的小书,书名《拙政园记》。本来这书大可不必买的,因为书里的四篇文章(梁鸿志《拙政园记》,袁殊《拙政园记》,顾公任《拙政园论》,汪正禾《曲园记》)有三篇在杂志上登过,而这杂志我又是存有的。

单行本的诱惑很难抵挡,最终买了。书虽小价钱却不小,合每页三十元呢,商议的结果,卖家让了我二百元。书寄到时还夹了一封信,我以为是那种话,真是自作多情——卖家让我补五元邮费。

翻到我第十二本日记,1981年7月6日:"在苏州的第四天。上午两人前往‘园中之园’拙政园。楼台亭阁,小山小水,景致真不错。在盆景园里照了好几张像,玩得十分爽快。"苏州所有有名的园林,那几天都游过了,感觉拙政园的格局是最大的。那天还有一件事我至今留有印象。一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在拙政园里坐着收门票,没有游客的时候他就写毛笔字,一撇一捺落九宫,看着很舒服,我俩说这工作倒是不错。

我后来再也没有去过拙政园,三十年来仅此一游。十年后,我开始接触民国文艺期刊,在一本叫《古今》的杂志里看到两篇《拙政园记》,便多了一分留意。这两篇同名文章,一篇是梁鸿志写的,一篇是袁殊写的。我于这二人,当时是一无所知。

后来有所知道,读起来好像与初读的感觉有了改变。今天的人读书,对于作者欲有所了解,真是太方便了,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相貌,均很容易从网络上搞来。我认为纯粹的阅读还是对作者一无所知(包括是男是女)更好。

我存有全份三十七期《杂志》,这是上海沦陷时期最好看的杂志。就连陈平原这样的学者也会分不清上海"孤岛"时期与沦陷时期的界线,他竟然将《古今》说成"孤岛"时期出版的。此话用来说《杂志》倒还算对了一半,《杂志》前一半出版于"孤岛"时期,我说的"最好看"是沦陷后复刊的后一半。

《杂志》是以袁殊为首的地下党掌控的,但这都是后话了。汪正禾即汪馥泉(1898-1959)的《曲园记》,初刊于《杂志》,此文附六张照片,是袁殊拍摄的。

我前晚竟意外地于网络上搜得一张汪正禾夫妇的旧照片,照片下有一行字"在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袁殊安排下,在苏州创办江苏教育学院,在校园内合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正是《拙政园记》这本书的出版者,袁殊是正院长,汪是副院长,一切都对上号了。近来有研究者找到了汪正禾的后人,但是对于沦陷时期汪正禾写了哪些文章,他们好像知之甚少。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面有一句话——"袁殊自命为中共地下工作者,战后大摇大摆带着厨子等一行十余人入共区,立即被拘留"(张爱玲致宋淇,1976年4月22日)。这件事及袁殊的真实身份张爱玲是怎么知道得如此详细的,隔了三十年还记得,张爱玲一定还记有许多"秘闻"。

袁殊是打入敌伪内部的中共分子,级别不低,有一时期他的办公室竟设在苏州拙政园。他主持的《杂志》月刊成为张爱玲那一时期最重要的阵地,除了发表小说散文,还有动态的活动如"纳凉会""对谈记"也记载于《杂志》,并登有照片。另外还专门组织张作品的研讨会,还为张出单行本,这么特殊爱戴张爱玲,只有《杂志》一家。

沈鹏年先生早在1986年便写文章说"《杂志》社使张红遍上海滩",沈先生写道:"张爱玲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党员的慧眼发现,苦心扶持,多方揄扬而成名的。他们就是恽逸群、吴诚之、鲁风,袁殊等同志。……袁殊看到《紫罗兰》发表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顿觉眼睛一亮,像在马群中发现了骅骝。

他便驱车静安寺常德路的公寓楼上,向这个可以做他女儿的小姑娘移樽就教。张爱玲当然不会知道,此人竟是共产党员。张爱玲本来都是自己投稿的,这一次,《杂志》创办人却来上门约稿了。"(《共产党慧眼识真才——记袁殊与张爱玲的成名》)

沈鹏年曾列席1950年7月24日"上海第一届文代会",他持的是"旁听证",张爱玲则是"正式代表"。沈鹏年虽然提供了数据,但有一处似存疑问。金性尧当年说:"先是,袁殊(学易)先生在《古今》上读了张爱玲先生《西洋人看京戏及其它》后,觉得颇多人情味的同感。

于是写信给编者周黎庵先生,约周张二位及我到苏州随便的玩几天,看看尚未绽开的邓尉的梅与灵岩天平之胜。后来在锦江曾跟鲁风先生谈起这事,他就想多约几个朋友作一次集团性的旅游。

"(文载道《苏台散策记》)金性尧说的是《古今》而不是《紫罗兰》。那次春游苏州周黎庵和张爱玲均未赴邀,周曾言:"那时我也绝不想履越出上海旧租界一步的土地。"张爱玲不去的理由却是"为了住惯香港怕天冷感冒"。

为了写这篇小文,又翻出袁殊在《杂志》上的《古城的迟暮》,有一段话才发现"往北京西山玉泉山访过熊希龄的废园双清别墅后……"我家去香山很是方便,双清别墅每游必至,香山的掌故,我最熟的就是它了。遥想七十年前,袁殊的履迹与今日的我的某一步脚印说不定会合上。

书虽买贵了,可书上有几枚印章,梁鸿志一枚,袁殊三枚。哪天请懂行的朋友看看,算不算珍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