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石的弟子 大师间的翰墨情缘 孙大石先生生前轶事

2017-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山东省高唐县三十里铺乡马颊河畔,有两个相隔不到十里的村庄,坐落在东岸的叫李奇庄,坐落在西岸的是孙庄,在这两个不大的村子里,诞生了两位大画家,即后来人们惯称的李苦禅和孙大石.李苦禅诞生于1899年,比孙大石正好大二十岁.当孙大石还在少年时代,李苦禅早已在北京拜齐白石为师,并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李奇庄出了画家,在孙庄也传开了,这对少年孙大石影响很大,从此,他也立志当一名画家,也为孙庄争光.李苦禅与孙大石虽然是同县又同乡,但因孙大石长期在海外生活的缘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两人从未见过面.后来李苦

在山东省高唐县三十里铺乡马颊河畔,有两个相隔不到十里的村庄,坐落在东岸的叫李奇庄,坐落在西岸的是孙庄,在这两个不大的村子里,诞生了两位大画家,即后来人们惯称的李苦禅和孙大石。

李苦禅诞生于1899年,比孙大石正好大二十岁。当孙大石还在少年时代,李苦禅早已在北京拜齐白石为师,并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李奇庄出了画家,在孙庄也传开了,这对少年孙大石影响很大,从此,他也立志当一名画家,也为孙庄争光。

李苦禅与孙大石虽然是同县又同乡,但因孙大石长期在海外生活的缘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两人从未见过面。

后来李苦禅先生从报纸电视上得知,高唐籍画家孙大石回国定居的消息,作为同乡,感到非常惊喜,他为中国画坛增添了一位老乡而由衷地自豪和高兴。他立即派儿子李燕(全国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前往华侨大厦探视问候。孙大石握着李燕的手说:“谢谢苦老,苦老是我童年的偶像,走上画家之路,可以说也是受苦老的影响。”

1982年9月30日上午,孙大石专程到北京三里河寓所,拜访从未见过面的同行老乡、自己少年的偶像——李苦禅先生。同喝马颊河水长大的两位画坛大家终于相聚,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他们都十分激动,眼眶都湿润了。两位老乡第一次见面就有相见恨晚之感,从此以后,孙大石便时常看望年长的李苦禅先生。

1983年5月的一天,孙大石把新创作的一幅山水画《江帆风顺》拿给李苦禅先生看。这幅作品尺幅虽然不大,但却在有限的尺幅内,画出了无限的空间。画面主题部分是用浓墨和青绿色层层渲染的雄劲律动的山脉,画面上方白水横空、江帆远去。

白水衬出黑山的奇险峥嵘,黑山又衬出白水的飘渺神韵,鲜明的黑白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幅画面气韵生动,意境深邃。苦禅先生看了啧啧称赞,拿起毛笔在画上方诗塘处挥笔写到:“上帝造万物,画者亦能造万物,画自家画即开辟自家蹊径也!”

李苦禅把画家喻为能造万物的上帝,与孙大石早在台湾时期提出的名言---“我在绘画中,犹如上帝之伟大,”真是不谋而合。他们早已把绘画艺术上升到做上帝的境界,这是一般画家难以体悟和认识到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孙大石与李苦禅的这次相见竟成了永别。是年6月11日,李苦禅因心脏病突发于凌晨一时去世。李苦禅和孙大石这对老乡,从二人相识到李苦禅去世,时间不到一年,留给孙大石的是无尽的思恋和深深的遗憾。

丰子恺与孙大石的书画缘

丰子恺先生(1898年—1975年)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和艺术教育的先驱者,他一生出版著作180多部,在文学、美术、美术教育、翻译领域都有着开拓性的贡献,尤其在漫画创作上,更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被美术界誉为“中国漫画之父”。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1月,孙大石随部队在湖北驻防。当孙大石听说丰先生在汉口举办画展的消息后,异常兴奋,不顾往返数百里的路程,专程来汉口观看画展。

孙大石走进展厅,顿然被那一幅幅寓意深邃、艺术精湛的作品所打动。他忘记了时间,完全沉醉在美妙的艺术作品中,直到中午要关门时,丰先生来到孙大石面前,看到这位身穿上尉军服、个子略矮,但敦实英俊的小伙子看画入了迷,便问道:“你很喜欢绘画吗?”孙大石忙转身,看到眼前这位留着胡须、身穿长袍、透着圆圆的眼镜片,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长者,便反问道:“您是丰先生吧?”丰先生点点头。

孙大石面对眼前这位大名鼎鼎的长者,激动而兴奋地说到:“丰先生,我很爱绘画,但没有老师,更没有进过美术院校,全靠自学。

我的许多绘画知识和对绘画的认识,都是阅读了你的书而获得的,你就是我从未见过面的老师。”说着便拿出有备而来的作品,请丰先生指教。

通过看作品和交谈,丰先生已觉察到面前这位年轻人,未来将不可估量。丰先生讲了一些绘画艺术方面的知识,最后鼓励道:“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有生活的艺术,才具有生命力,故艺术无专科,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最后两句话极大的鼓舞了年轻的孙大石,成了他奋斗一生的名言。丰先生很喜欢眼前这位年轻人,临走时把住址告诉了孙大石,邀孙大石有空到寒舍再叙。

画展结束后,孙大石按照丰先生提供的住址前来拜访。丰先生很热烈地接待了他。丰先生从人生谈到艺术,从艺术谈到当时国内局势。因不愿看到中华民族内战的悲剧再重演,便展纸提笔,为孙大石写下一首自撰诗以作留念: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丰子恺先生虽比孙大石大二十多岁,但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互相建立了通信联系。孙大石最后一次见到丰子恺,是在1948年,这一年孙大石已转为海军后勤军官,在厦门驻防,丰先生受福建厦门佛学会之邀来讲演,讲演的题目是《我与弘一大师》,是丰先生为悼念恩师李叔同去世六周年而作。

当时丰先生虽没有像恩师一样出家,但已吃斋信佛。在讲演中丰先生把人生喻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的,二是精神的,三是灵魂的(宗教)。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接近。丰先生自愧没有追随老师达到宗教的层次,而是停留在艺术的层面上,他是望着宗教的高度,做着艺术的事情。

孙大石听了丰先生的讲演很受启发。分别前,丰先生又为孙大石写了“海不扬波”四个寓意深刻的大字留作纪念。

他俩虽然没有师承关系,但丰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对孙大石影响很大,知遇丰子恺是孙大石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后来孙大石厌恶军界,辞军从艺,在台湾以漫画为发端,后享誉台岛和东瀛,晚年每天坐禅,研究佛教和禅宗画,讲究放生和护生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丰先生的影响。孙大石也多次在日记里和与人的谈话中讲到这一点。

人生无常,厦门一别,竟成了丰先生与孙大石的最后诀别。1975年9月15日,中国漫画之父、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悄然去世。

孙大石与李可染的莫逆之交

孙大石与李可染的第一次相识,是在1979年孙大石从美国首次回国探亲的时候,当时中美两国刚刚建立了外交关系,孙大石借此机会回到了阔别四十年的祖国大陆观光省亲(孙大石于1949年去台湾,1974年定居美国,一直为著名的职业画家)。4月22日上午孙大石专程拜访了李可染先生。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孙大石在台湾时就仔细研究过李可染的作品,他很佩服李可染先生扎实的写生功底和创新的艺术才华,那时他就认定李可染将成为祖国大陆国画界的艺术大家,虽当时的名气还不及齐白石、张大千,但作品不在二人之下。

孙大石来到李可染居住的三里河寓所,走进李先生的居室,心里顿时一震,这是位于四楼的一套居室,光线暗,房间面积小,墙面有许多小洞,有的地方墙皮已脱落,室内没有什么摆设,大部分墙面被书所占据。李可染先生面目清瘦,戴一副深度眼镜,穿一身陈旧的中山装。孙大石没想到身为中外驰名的画家,中国画最高研究机构的院长,生活条件是这样简朴,他的内心充满着敬意和不解。

李可染对孙大石的来访,表示非常高兴和欢迎,他也是第一次会见从美国回来的画家。他向孙大石详细介绍了国内美术界的状况,还介绍了正在筹建中国画研究院的情况。说者无意,听者留心,这为孙大石后来回国定居选择职业埋下了伏笔 。

三句话不离本行,二人话题很快转入国画的创作和创新问题上,不知不觉已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孙大石起身告辞。临别时,李可染先生拿出自己新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俯首甘为孺子牛》,题上“大石同志法家指正”赠送孙先生。

这是一幅表现农村牧童情趣的作品,用白描手法勾勒的俏皮的牧童伏在通体乌黑的牛背上,用墨色变化的线条画出轻轻摇曳的夏日柳枝。作者在“牛与牧童的生活情趣中挖掘了黑与白、面与线、大与小、粗豪与俏皮间的无穷的形式对照的韵律感”。

1982年,孙大石夫妇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定居。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中国美协代主席吴作人、中国画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可染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孙大石夫妇并观看了孙大石的部分画作。

李可染对那气势恢宏、气韵生动、耳目一新、风格独特的画作赞不绝口,并劝说孙大石到中国画研究院工作。后来中央有关领导征求孙大石工作意见,孙大石首先选择了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便成了孙先生的直接领导和同事,并为孙先生题写了“落叶轩”斋号。

随着二人的不断接触,他们的画缘情、翰墨谊也在不断加深。有一次,李可染看到孙大石创作的一幅山水通景画,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他对画中题写的几句警句更是欣赏。

“受古人形式之束缚则死,得古人精神之启示则活;受自然形色之束缚则俗,得自然气象之感受则雅。”他让儿子李小可要记住这几句话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当时李可染就推荐孙大石的这幅作品同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作品一起,参加1984年秋冬在苏联举办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展。

该作品在苏联及欧洲巡回展活动结束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付画酬。孙大石把这笔钱捐赠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该年,这幅作品又被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绘画卷》。

李可染是孙大石真正敬重的为数不多的画家之一。孙大石早年在《李可染画集》扉页中写的一段话,高度评价了李可染的艺术成就,也揭示了二人交往笃深的感情基础。

孙大石与李奇茂的翰墨情缘

书有书缘,画有画缘,而孙大石与李奇茂的翰墨情缘,在海峡两岸画坛,在中国书画之乡高唐已成为传奇佳话。

李奇茂(1925年—),安徽人,原名李云台。国际知名水墨画大师,是卓有成就、桃李成蹊的美术教育家,又是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为两岸国粹艺术薪火相传、共同繁荣做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化使者。

孙大石与李奇茂最早相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台湾,二人都考入政工干部学校美术专业。共同的从军经历和美术爱好,使二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憾。后来孙大石在高雄成为职业画家,李奇茂到台北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虽一南一北,但书信不断,相互砥砺。

岁月无情,画友有情。1991年初春的一天,孙大石在北京住所迎来了尊贵的客人——李奇茂夫妇。这是他们分别几十年,海峡两岸打破坚冰后的第一次会面。老友相逢,老泪纵横,二人拥抱在一起,谁都不肯先松手。在两位夫人的劝说下,二人才分开。

时光如梭,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孙大石从北京回高唐孙大石美术馆定居。2007年9月的一天上午,李奇茂夫妇及子女又专程到高唐孙大石美术馆看望孙大石夫妇。李奇茂全家人饶有兴趣的仔细参观了美术馆,对孙大石的作品和古色古香园林式馆舍建筑赞不绝口,这也引发了李奇茂也要在老画友的家乡建馆的初衷。

老友相逢,话匣打开,他们从人生谈到绘画,从早年谈到晚年。晚上,孙大石用家人自做的包子稀饭招待李奇茂全家。饭后,李奇茂说:“这是我来大陆吃得最舒服的一顿饭。”后来在很多场合他都提到这顿包子稀饭。

自2007年李奇茂与孙大石在高唐再次相聚后,李奇茂成了高唐的常客,每年的高唐书画博览会开幕式他都应邀参加并拜访孙大石。2009年高唐书画博览会期间,李奇茂在高唐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在海峡两岸书画家共绘百米长卷活动中,他挥笔写下“人居四海,心系高唐”八个大字。

李奇茂对高唐倾力打造书画艺术名城和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的举措啧啧赞赏。对高唐浓郁的书画氛围、淳朴的民风和城湖一色的城市建设情有独钟,再加上李苦禅艺术馆、孙大石美术馆的影响,他毅然决定在高唐建个人美术馆,要把自己创作收藏的数百幅作品及上千件文物捐给高唐人民,要把高唐当成第二故乡。

2010年12月,李奇茂美术馆在美丽的双海湖北岸破土动工。2012年10月12日,李奇茂美术馆开馆仪式即将隆重举行。从二人最初相识,到李奇茂美术馆开馆,整整相隔六十年。岁月不隔翰墨缘,海峡难分画友情。两位老画友的美术馆都落户高唐,这在全国也绝无仅有,为两岸书画界平添了一段传奇佳话。(记者 孙克峰 许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