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爱莲子女 戴爱莲:“君子莲”舞翩跹

2017-09-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因其祥瑞.高洁的寓意让历代文人雅士为之倾心.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有一位秉性若荷.气质如莲的"花中君子".她,就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奠基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因其祥瑞、高洁的寓意让历代文人雅士为之倾心。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有一位秉性若荷、气质如莲的“花中君子”。她,就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奠基人、新中国舞蹈教育的创始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使者、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

今年是戴爱莲100周年诞辰。1916年5月10日,戴爱莲出生在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的一个三代华侨世家。她7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在三姐妹中,戴爱莲年龄最小,非常聪慧,母亲时时以中华礼仪教诲她如何做人。

14岁时,戴爱莲在英国伦敦开始正规学习舞蹈,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玛格丽特·克拉斯克及玛丽·兰伯特等学习古典芭蕾舞。1939年她获得著名的尤斯-雷德舞蹈学校奖学金,进入该校学习现代舞,并有幸成为现代舞蹈理论之父、拉班舞谱发明人鲁道夫·拉班的优秀继承人的学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身在异国的戴爱莲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命运。1940年春,23岁的她乘坐客轮抵达香港,随即便以无比的热情投入抗战的激流中。戴爱莲在伦敦参加的许多募捐、义演所筹集的抗日捐款,大都转给了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并通过同盟转交到中国抗日军民手中;而她创作的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反映中国抗日军民战斗风貌的舞蹈作品,更是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戴爱莲怀揣着找寻中国舞蹈之根的想法,坚持采集、探索中国文化和舞蹈。1946年她和学生以及部分藏族、维吾尔族朋友一起,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首次登上舞台,并作为中国舞蹈的奠基之作被载入史册。

1949年后,戴爱莲将全部精力投入舞蹈事业。她领衔创作并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而后,她以高超的编舞技法对民间舞“荷花灯”进行再创造,推出《荷花舞》;之后又创作了取材于敦煌壁画、借鉴戏曲长绸舞的传世之作《飞天》。1994年,这两个作品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

戴爱莲毕生倡导“舞蹈来自于人民群众,应该归还于人民,让群众能享受舞蹈”的理念,晚年她致力于积极推动民间舞蹈“人人跳”活动。

戴爱莲被国际舞蹈界誉为“中国的舞蹈大使”。她几次到欧洲举办中国舞蹈图片展览,还多次赴世界各国和地区举办示范讲座,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1年,戴爱莲的头像被放置在英国舞蹈学院大厅,与几位国际芭蕾界的泰斗并列。1982年,戴爱莲以高票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2001年,美国俄亥俄舞蹈协会颁给戴爱莲“终生成就奖”。

经过戴爱莲的不懈努力,国际舞蹈界通用的拉班舞谱终于在中国开花结果。她亲自开班教学推广拉班舞谱,创立了中国舞蹈家协会拉班舞谱委员会,用拉班的现代舞蹈理念推动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戴爱莲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芭蕾植根中国,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1954年,戴爱莲担任了北京舞蹈学校校长。1959年,她担任了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团长。1979年之后,戴爱莲尽己所能,广泛邀请世界一流芭蕾明星和专家来中国访问教学。通过丰富剧目的演出和国际芭蕾艺术家的指导,剧团的演员得到了锻炼和提升。1986年戴爱莲率领中央芭蕾舞团第一次赴美国演出,剧团整体已经达到了国际舞团水平。

戴爱莲担任中芭艺术指导与顾问期间,呕心沥血不断培育芭蕾新秀。青年演员在她和剧团老一代艺术家们的精心指导下,在世界芭蕾舞界崭露头角。

戴爱莲晚年仍以满腔热情关心、支持中国芭蕾事业的发展,她专程到中芭为当时的新一代主要演员排练《吉赛尔》双人舞,指导排练《海盗》。她特别关注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创排,十分关心中央芭蕾舞团新创作的进展。

戴爱莲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入党的那一幕至今令人难忘。2005年12月26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房区的会议室里,悬挂在墙上的党旗显得格外鲜艳,病床上的戴爱莲虽已89岁高龄,但精神很好。

为了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她还专门化了淡妆,希望以最佳的状态完成自己人生中这重要的一刻。16点40分,入党仪式正式开始。戴爱莲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她一字一句,格外认真,力求把每一字每一句都镌刻在心中。

戴爱莲瘦弱的身躯中蕴含的强大的内心力量,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她对党矢志不渝的赤诚与深情,令所有人肃然起敬。那个瞬间、那幅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如今,敬爱的戴爱莲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载,但她为中国舞蹈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她那质朴纯粹、高尚无私的生命气度永远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

今天,中国的芭蕾艺术的发展在戴爱莲坚守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之根的理念影响下,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创作之路,创作出了一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同时,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彰显中华人文情怀的窗口,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每一位从事中国舞蹈事业的后人正以昂扬的姿态,沿着戴爱莲执着奉献的足迹,不断坚毅前行。

戴爱莲,她那不曾停息的人生舞步,引领着中国舞蹈人走向中国舞蹈艺术更广阔的未来。戴爱莲,她的名字,与中国舞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