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陈三立 胡先骕被迫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真正的原因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0年版的<江西师范大学校史1940-2010>,对胡先骕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一职如此记载:"1943年5月,泰和发生<江西民国日报>事

2010年版的《江西师范大学校史1940—2010》,对胡先骕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一职如此记载:“1943年5月,泰和发生《江西民国日报》事件,因保护学生正当利益,拒绝处分学生的胡先骕,于1944年春天被迫辞职。

”而其实,2005年胡宗刚出版《不该遗忘的胡先骕》时,在书中特意注明《江西民国日报》事件致使胡先骕被削校长不合史实;2008年,胡宗刚出版皇皇六十万字《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也引述了各方史料;而几年过后,一所具有辉煌历史的高校在编撰校史之时,竟然还出此大错,实在不该。

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被迫辞职一事,不仅在本校掀起巨大波澜,在学界教育界也备受人瞩目。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书生不敌政客。这也反映着,民国教育并非如同当下流行图书所说的那般美好,终究也不过是在政客不敢太过放肆的压力之下钻出一些缝隙而已。

这也间接反映了政府及其派系在高校领导权、舆论思想领导权的争夺,也体现了民国时期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易。那么,胡先骕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的呢?

交接国立中正大学

1944年5月2日,教育部新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萧蘧到任,胡先骕被迫辞去校长一职。萧蘧,江西泰和县人,清华大学毕业后,曾赴美国留学,获密苏里大学学士和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密苏里大学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被抽调时,他正在昆明担任云南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对于他的突然到来,人们不禁将此事与之前的“《江西民国日报》事件”联系起来。但在这一天,学生们看到一幕幕如此好奇的场景:新旧两任校长并肩巡视校区,访问教师,两人还在礼堂右侧合影留念。

次日,国立中正大学学生自洽会举行迎送新旧校长大会。胡先骕在大会上解释了同学们的好奇,经济系第一届毕业生邹嗣奇在日后记录下了胡先骕当时的讲演:“从来新旧任交接,总是前任提早离开,留下几个人办移交;有时还故意留下一些麻烦,作新任在工作中的掣肘,唯恐新任的成绩超过自己。

而新任上任也往往烧起三把火,以建立威信,显示才能。这些都是重名位、轻事业的恶习,我这个前任与他们完全不同,我从来轻名位、重事业,唯恐继任者不顺手,影响到学校,伤害到学生,因此,我陪同萧校长熟悉各方面环境和情况,才把这副重担交给他。

”在场学生无不为失去一位好校长而惋惜。但据《江西师范大学校史》记载,胡先骕愤怒地面对在场的近千名学生,激愤地说道:“今日大会,一送一迎,在国内各大学中诚为创举。

”而倘若将语气修饰词去掉,或许是真实的场面,毕竟胡先骕不可能面对着在场的萧蘧怒不可遏吧?

1944年3月5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张治中,与江西支团部干事长蒋经国一起来到国立中正大学进行视察。紧接着,三天后,教育部便批准了胡先骕辞掉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为了促使胡先骕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一职,重庆方面还不断向胡先骕传去若他辞掉校长一职,或还可以在日后担任美国访问团副团长或中央大学校长等职位。

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则委任其亲信贵州大学校长张廷休致信胡先骕,让他前往重庆路过贵州时到他家叙叙旧等。但见国民党贪污腐化,且又如此不公道地逼迫其辞职,胡先骕干脆直接回复张廷休:我不到重庆去。

自从蒋介石与蒋经国不断擦手国立中正大学事务之时,他便对二蒋很不满。在任职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一职时,胡先骕都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的自由与独立,毕竟他是接受过欧风美雨自由洗礼的海归。胡先骕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他认为蒋介石做得太过分了:第一届学生毕业在即,他作为校长却没有让他在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盖上他的印章;倘若一定要他辞职,也应当等到学生毕业之后,何必如此急迫地催其辞职呢?从此,胡先骕不愿与蒋家人来往。

某次偶遇蒋经国同乘一架飞机从重庆飞回江西,胡先骕提前在桂林下飞机,就是不愿再与蒋经国同行。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在庐山,他听说胡先骕也在山上,便主动约见,胡先骕得知此事之后,立马提早下山,不赴蒋介石之约。

“《民国日报》事件”

1943年4月11日,胡先骕与蒋梦麟、梅贻琦、竺可桢等校长一同被召往重庆参加党政培训班。在此期间,重庆方面令大学校长书写自传以获取肄业文凭,胡先骕认为这是让大学校长受训是侮辱大学校长。并且,蒋介石提出中正医学院与国立中正大学进行合并,胡先骕更是当面驳回。这为蒋介石对胡先骕产生了怀疑的态度。正当胡先骕在重庆维护学校利益之时,国立中正大学内却发生了震惊国内的“《民国日报》事件”。

1943年5月9日晚,国立中正大学青年剧社为庆祝戏剧节以及赈济逃荒来到泰和的粤东灾民,在建艺剧场义卖公演话剧《野玫瑰》。为免节外生枝,青年剧社还专门事先向军、警、宪、政机关及报社赠票。江西《民国日报》一位姓项的记者将自己的票送给了别人,却在当晚搂着女友强行无票入场,且横行霸道地擅自搬来凳子在台口坐下,挡住前排荣誉观众的视线,还造成通道堵塞。

负责相关事务的同学劝他购票后对号入座,却被记者一口回绝。最后,由维持秩序的警员请出场外。

第二天,《民国日报》刊登新闻宣称:“国立中正大学青年剧社昨晚公演话剧《野玫瑰》,演出成绩欠佳,秩序尤成问题。”中正大学学生认为,这则无理取闹的报复性新闻刊登后,将影响赈济义演的售票率,便派同学前往报社交涉要求更正,不料报社执意护短,直到义演结束始终不见更正。

晚饭期间,当同学们在食堂听到报社毫无致歉之意时,部分学生带头冲到报社,却发现所有员工紧闭门窗而走逃一空。学生见此情景,更加愤怒,便将整个报社和办公房舍打砸得惨不忍睹。返回学校之时,有学生说军统办的《捷报》对中正大学也极不礼貌,便又去砸了《捷报》。

翌日,两报联合出版一张只有四开版的报纸,头条新闻便是“两报昨晚遭到中正大学暴徒捣毁,无力单独印刷,敬请读者原谅”。虽然学生读到后未采取其他行动,然而两报声明却引起了社会谣言:中正大学正在准备第三次行动,两报也正在组织力量冲击中正大学。

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江西省主席曹浩森下令对外严密封锁电讯以免丑闻外扬,又连续七天采取拉响防空警报来阻止两方行动。日军趁机对外宣布:“蒋政权四分五裂,学生厌战,江西省党部《民国日报》被中正大学学生捣毁。”

蒋介石从《民国日报》社长冯琦那边得知此事后,大怒,叫陈立夫让胡先骕回校严惩闹事学生。6月2日,胡先骕回校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认为错不在学生,宣布不开除任何一位学生。只是后来陈立夫到泰和视察之时,不但没有惩罚学生,还兴致极高地做了一场演讲,只让胡先骕从大学经费里扣除五万元作为赔偿了事。胡先骕不顾政客威权爱护学生,更加得到学生的爱戴。

被迫辞职的真正原因

一个月后,蒋经国将胡先骕召往赣州。在赣州,蒋经国对胡先骕款待甚为殷勤,在与胡先骕谈论国立中正大学时谈起创校及分校之事。一年前的夏天,日军自浙东侵入赣东,国立中正大学有迁校计划,便在赣州设立了一个分校。一年后的今天,蒋经国见中正大学连分校都办得极其优秀,在赣州主政多年的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希望国立中正大学迁往赣州为自己继续扩大政治影响。

他对胡先骕说,其实他父亲本来是想将学校设在赣州的,奈何经众人商量之后却被更改。

胡先骕当时并未觉察到蒋经国想要夺取中正大学之意,只是淡淡地说了几句战乱时期迁校困难之类的话。当遭到胡先骕的拒绝后,蒋经国便当场生出逼胡先骕辞职之意,以为只要胡先骕去职,他就可以将国立中正大学迁到赣州。

于是,胡先骕开始向蒋介石谗言中正大学办得何其糟糕,加之胡先骕不久前在重庆当面拒绝了蒋介石将中正医学院和中正大学合并之事,蒋介石在儿子的谗言之下,亲下手谕迫使胡先骕辞职。陈立夫对蒋经国使用下三滥手段极为不满:“伺候一个人已经够了,难道还要伺候人家的儿子吗!”

1943年9月29日,蒋介石与熊式辉商量中正大学校长更替之事。熊式辉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总裁云:诚然,胡乃一不识事之书生。继询继任人选。”从“诚然”二字可知,熊式辉也对胡先骕不满。原因在于,熊式辉希望将国立中正大学办成一所党校,而胡先骕总是坏他好事,一心维护学校自由与独立。

当胡先骕就职不久,他就把熊式辉安插在文法学院的亲信马博长解聘了:一是马博厂总不断将熊式辉的势力安插进校,还在校内鼓动学潮致使朱希亮辞职;二是马博厂是个不学无术之徒。

胡先骕在任的三年内,他不愿受熊式辉的党派和蒋经国的团派控制,不允许党团分子到中正大学活动,不准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搞得中正大学没有党团气氛。熊式辉一到美国,胡先骕便把他的亲信人物解聘得差不多了。但教授和学生一心向学,中正大学越办越好。对于一心意欲将党派势力渗透进高校的熊式辉来说,他当然会在蒋经国的谗言基础上,对胡先骕与国立中正大学添油加醋。

所以,胡先骕辞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一职,并非如《江西师范大学校史》所载的因学生闹事而被罢免,而是因他不愿受党团政治人物的钳制而导致惹怒政客,才被迫出走国立中正大学的。1944年3月11日,听到胡先骕不再担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完全摸不着头脑,只好莫名其妙地向时任教育部社科教育司科长的江西彭百川问及此事时,竺可桢百思不得其解中央怎么放任胡先骕在这个时候辞职。

彭百川告诉他,胡先骕“实为免职,非辞职”:“近因由于蒋经国至都后报告中正大学办得极坏,故主席与熊天翼一函,谓熊为中正大学之发起人,应立即设法。熊乃电话教部,故不得不换。”

在今日喜好美化民国教育的图书市场里,却往往忽视崇尚高校自主、教授治校的民国时代,政治势力一直都潜伏着等待时机趁机而入,渗透到高校之中。胡先骕便是政治的牺牲品,在威权政客的无理谗言之下,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国立中正大学。离开中正大学之后,胡先骕心依旧不甘,致信任鸿隽向其申请前往美国考察教育,希望回国后改革教育制度。但任鸿隽回复他说“出洋事不易办到”,胡先骕只好回到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

参考书目:

《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胡宗刚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

《不该遗忘的胡先骕》,胡宗刚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版

《胡先骕传》,胡启鹏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抚今追昔话春秋——胡先骕的学术人生》,胡启鹏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版

《國立中正大學五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版

《竺可桢全集》第九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