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爽哈医大二院 哈医大二院"爱心日"大型义诊 为四位"换心人"佩戴远程心电追踪心动态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26日,为纪念哈医大二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一年一度的哈医大二院"爱心日"大型义诊活动于上午9时在门诊大厅如期举办."换心人"于文

4月26日,为纪念哈医大二院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一年一度的哈医大二院“爱心日”大型义诊活动于上午9时在门诊大厅如期举办。“换心人”于文峰心脏移植后健康生活22年,再次刷新我国心脏移植术后存活纪录。

当天,医院还为四位“换心人”佩戴了远程心电,24小时追踪心动态。今年的“爱心日”与往年不同,为让省内更多的患者群众受益,哈医大二院心内科联合多个科室,分别在哈尔滨和铁力两地分别举行“爱心日”大型义诊、培训、手术、会诊等系列活动。

25日,爱心日的前一天,哈医大二院二十余名专家前往铁力市人民医院和铁力市中医院,为当地医院的心血管病专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讲解如何建立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通过为当地医院演示介入手术帮助其技术提高,还为当地无法转诊的重症心病患者进行集中会诊和讨论,还在医院开展了大型的义诊,百余名铁力市百姓接收了免费的诊疗和健康检查。

此外,哈医大二院心内科还为铁力市人民医院进行“胸痛中心”的挂牌,铁力市自此成为全省第14家拥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26日义诊活动当天,哈医大二院也举办了大型义诊活动,心内科、心外科共十余名专家在义诊现场为400多名患者进行免费诊疗和检查。四位换心人也来到现场,在心内科专家指导下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为了实时监测换心人的心脏动态,心内科在一周前就前往换心人的家中为他们分别佩戴了远程心电。

这样,换心人的心脏实时动态就通过设备直接传输给心内科的专家,专家会根据他们的心电变化情况,随时指导用药、调整生活节奏、情绪、饮食、运动等,通过实时监控,医生对他们的状态了如指掌,对于他们的健康情况的掌握有了更科学可靠的依据,最大程度的为他们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换心人”于文峰、赵传军、杨孟勇、孙立滨都来到了义诊现场。1994年2月,于文峰接受了我院为其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至今他已经健康生活了22年,保持着我国大陆地区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

于文峰现为黑龙江尚志市的一名中学教师,至今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近两年,于文峰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让生活方式更健康。赵传军是来自黑龙江省逊克县,目前已经术后20年半,身体状况极佳。于文峰额赵传军是两位术后超过20年的换心人,两人携手一同挑战着国内的记录。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7亿,按全国人口比例计算,近5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亿,心肌梗死患者200万,先心病患者200万,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

4万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大死因,在城市、农村人口死亡因素中,心血管疾病分别占41%和40.3%。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大疾病死因,也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

然而,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心血管病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因此,全民都要形成关注心血管健康的良好风气。爱心日当天,于波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心梗抢救的流程和理念,以及发生心源性猝死应如何急救。

六成心梗病人因不了解急救流程错失抢救机会 专家:胸痛后应立即拨打120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梗,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危及生命。血管堵塞后,20分钟心肌就开始坏死,1小时后坏死面积达到血管供血区的20%,3小时后达到50%,而6小时后坏死的心肌已达80%。

然而,许多病人发生胸痛,不是第一时间就诊,而是死忍,忍无可忍才到医院去。许多患者在无意义的耽误中就没了。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与中老年人心梗发病不同,年轻患者发病前,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血管没有显著斑块和固定狭窄,未能建立侧枝循环血管。因此,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极易造成心肌组织大面积损伤、坏死,易并发心肌组织电生理紊乱,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病症。

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杨爽医生说,对心梗患者而言,从发病到血管开通,控制在120分钟内为急救黄金时间,4小时后病人可挽救的心肌只有20%,12个小时后则不足10%。据调查,大约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早期的及时治疗,即超过九成的心梗患者错失了最佳血管开通时机。

而通常影响救治时间的最大因素就是“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也就是患者从发病感到不适后,到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过长,有些患者是4~6小时不等,有的甚至能熬到10个小时才就诊。

这时即便是医护人员后续分秒必争的抢救,也是难有回天之力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患者不仅要从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更要有对疾病的警觉意识,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抽烟、喝酒的人群,尤其是40-50岁男性的高危人群,当肚脐以上到下巴以下的部位突发不明原因疼痛,应警惕是心脏问题。

尤其是胸部正中的胸骨后,或左胸部位突发疼痛,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约九成是心梗发作,要立即拨打120,决不能犹豫不决,因为耽误一分钟,可能就有更多的心肌“阵亡”,不要熬到心脏“坏死”再实施抢救。

心源性猝死急救黄金5分钟,我们该做些什么?

近期,有很多年轻心病患者猝死的案例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就是在5分钟之内,”专家介绍,“在国外,心脏病患者的家属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术的培训,而国内急救知识普及还比较欠缺,心脏病患者家属并不懂得正确的抢救方法。

”在医院外,一旦有人发生猝死,可先通过脉搏判断是否是心源性猝死,在拨打120同时,实施心源性猝死急救,首先,应将晕倒的病人摆放至适当的体位,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果患者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整体转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

随后,实施心脏按压,用一个手的掌跟部贴在患者胸骨的正中线的位置,另外一个手把手指头都拉起来,保证就这一个地方接触。保证按压一下,两下,三下,按压的频率要求每分钟要到一百次。每按压30次,停止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一直进行心脏按压。

专家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三高”人群,在生活中要注意舒缓情绪,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要注意气候变化,天气骤然变热,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血液浓缩,诱发心肌梗塞;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睡眠,杜绝暴饮暴食。另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定期体检,对自己的心脏和健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心梗急诊抢救应“就近、就急、就能力”

于波教授介绍,心梗急诊抢救的原则要把握三大方向,就近、就急、就能力。因此一方面需要基层医生有基本的抢救能力,需要由紧急处理和治疗的综合实力,但当患者病情严重,就要选择有医疗救治能力的大型医院,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于波主任同时指出,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优化胸痛患者急诊就诊流程而设置的。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选择由120急救车送进医院,在急救车内所作的心电图就会通过微信传给主治医生,患者若由家人送医,医院检验科将优先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心电图服务,并及时传输给信息终端,供主治医生参考。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心内科医生将第一时间和患者家属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确保心脏介入手术能顺利进行。这一流程,免去了普通急诊的挂号、就诊、心电图检查、医生讨论诊疗方案等复杂过程,节约了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为患者争取了治疗心肌梗塞的最佳救治时机。

新闻链接:

于文峰--术后22年的纪录保持者

于文峰是一名数学教师,1993年,32岁的于文峰心脏病发作晕倒在讲台上,紧急抢救后被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只有进行心脏移植才能继续生存。1994年,于文峰是由心肌病导致的严重心律失常入院,入院时已经有过反复室颤,并且有双下肢浮肿,抢救多次,随时有猝死的危险。

当年2月8日,我院投入八十多名医务人员进行了第二例心脏移植手术。于第一例心脏移植患者杨玉民稍显不同,于文峰的术后恢复堪称奇迹,术后仅3天很多指标开始回归正常,半个月后,于文峰心脏和身体状态就已经恢复如初,甚至可以出院了。

手术后,于文峰很快回到了三尺讲台,现在带的是高三毕业班,爽朗的笑容,文雅的谈吐,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个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人。

于文峰每年参加哈医大二院爱心日活动,为社会大众传递健康理念,倡导“关爱自己的心脏”,作为“换心人”的形象大使,于文峰实践着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染着学生们,他的目标就是打破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到目前为止,于文峰已经过完了换心后的第19个生日,于文峰保持着亚洲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记录。

现在于文峰接过杨玉民手中的接力棒,信心十足地挑战全世界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

心外科蒋树林主任回忆,第一例心脏移植患者杨玉民经过了长达数月的恢复和漫长的反复治疗,而于文峰心脏移植的成功,在事实上比第一例更加鼓舞医务人员对心脏移植的信心,也让整整一代医务工作者加强了对心脏移植术后效果的实际认识。

杨孟勇--接受手术时年龄最大的换心人

杨孟勇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职工,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手术前病情已到了晚期,心脏移植成了挽救其生命的唯一选择。2000年1月14日,哈医大二院心外科主任夏求明教授主刀,为杨孟勇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国际上公认55岁是心脏移植的禁区,当时杨孟勇已经57岁了。抱着赌一条命的决心,2000年1月16日,医院动用了100多名医护人员,经历了6小时1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现在心脏移植手术后16年过去了,在杨孟勇的家里,这位老人灿烂的笑容在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个人,展现着换心人独有的生命活力,手术后,杨孟勇还出版了著作《活下来再说》和《太阳传奇》。

现在他每天写字、画画、写作,每次见到我们,他都会说,“上天给了我额外的幸福时光,我非常感恩,现在每一天我都觉得十分珍贵,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 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