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普选儿子宋鑫】探访阅兵总指挥宋普选老家:家族和村里最大的骄傲

2018-04-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宋普选儿子宋鑫,王刚说的"大人物"和村里人谈论的,就是这次纪念抗战胜利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 在常树英老人印象里,宋

核心内容:宋普选儿子宋鑫,王刚说的“大人物”和村里人谈论的,就是这次纪念抗战胜利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 在常树英老人印象里,宋普选从小一共回过三四次老家,其中前两次都是住在他家。

宋家相册里宋普选年轻时的照片

9月3日,是普天下中国人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

这一天,所有中国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中国的心脏。与此同时,与北京相距380公里外的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七合村也是一派喜庆气氛。村里人从早晨起来就敲锣打鼓,聚集在村委会大院内。随着阅兵正式开始,欢闹的人群静了下来,人们的目光凝聚到一个人身上——阅兵总指挥宋普选。

宋普选家人(前排)与乡亲们一起收看阅兵实况

电视机前,几位老人泪眼婆娑。没错,这里是宋普选的老家。几位老人,都是宋普选的家人。

阅兵前后,鲁北晚报记者两赴七合村,为您讲述这里的故事。

9月1日,离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日阅兵还有两天时间,博兴县乔庄镇七合村的许多村民早就开始不“淡定”了。

“这次阅兵的总指挥是俺村的。”一名村民说话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自豪感。

“虽然我刚到这个村只有两个月时间,但早就知道这个村出了个大人物,现在几乎全村老少都知道这次阅兵总指挥是这个村的。”博兴县派驻七合村第一书记王刚说。

王刚说的“大人物”和村里人谈论的,就是这次纪念抗战胜利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

>>家:宋家是七合村 建村七大家族之一

七合村坐落于风光秀美的打渔张森林公园景区内,村子四周绿树环抱,滚滚黄河在村北两公里处蜿蜒流过。

“大约160多年前,为了躲避水患,原来散居在黄河滩内的七大家族搬迁至现在村址,形成了一个大的聚居地,‘七合’因此得名。”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说。

宋家,就是七合建村的七大家族之一。宋普选,是宋家的第四代族人。

“我们这个村里,所有姓宋的都是一家。”今年51岁的宋建香说,她的父亲宋玉俊,与宋普选的父亲宋玉章是亲兄弟。“普选哥整比我大10岁,他是1954年出生的。”

宋玉俊前两年刚去世,原来在村里担任村支书多年,享有很高威望,老人生前编写了一本《七合村宋氏家谱》(以下简称“族谱”),家里的成年男丁人手一本。

族谱上的宋氏第一代名为宋泮林,出生于1866年,生前以农业为主。对自己的曾祖父,宋建香说自己没有任何印象,但对于爷爷宋和堂,宋建香却充满了崇拜:“俺爷爷是个能人,闯过关东,去过大连、廊坊、天津等地方,后来在蒲台县城开饭馆,年老后回到村里。”

宋泮林和宋和堂两代单传,但宋和堂与夫人宋赵氏育有五个儿子,宋家人丁一下兴旺起来,宋普选的父亲宋玉章排行老二,村里人习惯称为“宋老二”。

到了宋普选这一代,宋家人口更加兴旺,“我们这一代有八个男孩,十五个女孩,兄弟姐妹一共二十三个。”宋建香说。

>>人:宋家能人辈出 在村里有口皆碑

在七合村,村里人一提到宋家都会啧啧称赞,按照村里人的说法,宋玉章这一辈亲兄弟五人都在外面吃过“公家饭”。

“宋家出能人,并且在村里口碑都很好。”七合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军说。

除了老五宋玉俊1958年响应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号召回到村里外,其余兄弟四人都是在城市离退休。

宋普选的父亲宋玉章1946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先后在河北省古城县和山东省宁津县等地工作。

因为当时年龄较小,宋建香对二伯并没有很深印象,“他常年在外地工作,有时回来探亲,但呆的时间也都很短。二伯母也经常一起回来,我们知道她在法院工作,是个很干练的人。”

对年长自己十岁的兄长宋普选,宋建香直言自己从小没见过,“我二伯家有四个孩子,普选哥是老大,他还有三个妹妹。”

“怎么没见过?你两岁多的时候你普选哥还回来过一次,只是你当时还小不记事。”宋建香的母亲李爱荣打断说道。

>>念:将军在外 七合是永远的挂念

如今,宋家第三代兄弟五人都已经故去,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的老伴三位老人,也就是宋普选的三位婶子。

在宋普选的四婶常树英家堂屋的相框里,还放着不少宋普选以及父母的照片,照片显示,当时宋普选还是大校军衔。

“这些照片都是我大儿子和小儿子带回来的,因为都当过兵的缘故,他兄弟俩和俺家选走得最近。”常树英老人口中的“选”,就是宋普选。多少年来,老人的称呼一直未变。

“俺家选生在宁津,正月十六出生,比俺家老大小了两个月。俺老大是年前十一月十三生人,俺婆婆刚给俺伺候完月子不长时间,选就出生了。俺婆婆就赶紧收拾东西去了宁津。”常树英说。

“普选其实是小名,他的族名是宋建河,但这个名字一直没怎么叫过。”常树英老人的大儿子宋建江说。

在常树英老人印象里,宋普选从小一共回过三四次老家,其中前两次都是住在他家。“我记得他长得和他妈一个模样,从小就很踢腾,后来十六岁就当兵了。因为他父亲是老革命,希望他在部队能有出息。”

宋普选最后一次回七合村老家,是他在十二岁那年,“那次就住在俺家里。”宋普选的五婶李爱荣说,“当时普选已经快长成大小伙子了。”

在此之后,宋普选没有再回过老家,“有一次普选曾和他五叔(李爱荣的老伴)说起过,说他记得老家堂屋前和大门外有几棵枣树,他很想再回老家看看。”

>>公:铁面无私 族人最大的骄傲

常树英老人的大儿子宋建江和小儿子宋建光都曾先后当过兵,和宋普选交流相对多一些。

宋建江从部队转业后先是在济南工作,当时宋普选在济南军区,“那时经常见面,周末时经常去找他玩。1988年我回博兴上班,之后见得就相对少了。上一次见他是在南京,他那时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现在我们经常电话联系,说说家里的事。”宋建江说,在他印象里,宋普选平时话不多,不太善于表达。

常树英说,小儿子宋建光入伍时担心体检过不了,曾专门去找宋普选,希望能走走关系顺利些,但宋普选却说:“建光要是体检没问题,那就堂堂正正当兵;要是体检过不了,找我也没有用。”

类似的事李爱荣老人也说过一件,“当时普选在济南军区已经是领导,有老乡找到俺家,有件事希望能找普选疏通一下。俺家老头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又是小事,就带着去找普选。普选很严肃地跟他五叔说,不是他不讲情面,他既然负责这事,就得讲原则。最终这件事也没能办成。现在想想,俺普选做得对!”

现在,宋普选早已成了七合村的骄傲和自豪,村里人对他也是越来越关注,“今年普选晋升上将时,村里就都传开了。”王建军说。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用手机找出网络上宋普选的照片给李爱荣老人看,老人带着花镜仔细端详了老半天,“原来是尖下巴的,现在成了圆的了。”老人看了一会流下了眼泪,“俺还挺想俺的普选呢。”

“别担心,改天我拉着你们老姐仨一起去看普选哥去。”李爱荣老人的女婿李金林笑着说。